必備文化常識總結(九)

必備文化常識總結(九)[體娛行業]

1、古時候的風箏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並不一樣,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風箏相傳是用木頭做的,製作它的人是戰國時期鼎鼎有名的墨子。那時墨子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做成了一隻“風箏”, “風箏”在古時候被稱作“鷂”或者“鳶”。

古代風箏不僅被用於軍事方面,它還被廣泛用於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傳遞信息等方面。

風箏成為娛樂消遣活動始於隋唐時期。隋唐時期造紙業的發展使得紙張得到普及,民間許多人用紙裱糊風箏。到了宋代,風箏便成為了民間廣泛流行的戶外活動。

2、女子足球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女子足球和蹴鞠有所不同,蹴鞠設有球門,“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蹴鞠球門是用兩根三丈長的竿子立在地上,中間放一個網,以此判斷球有沒有進。這種打法把競爭對手置於門兩邊,看誰進的球多則為勝利的一方。而女子足球不設球門,它以踢高和踢出花樣為優勢,這種踢法又叫“白打”。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

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蹴鞠由原來的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3、​西周的時候,“蚩尤戲”被稱為“角力”,有角逐和拼力的意思,並且為當時統治者所用,主要用來訓練士兵的身體素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角力”統稱為“角抵”。到了魏晉時期,“角抵”發展為“相撲”,從此之後,“相撲”不僅流行於官府,在民間也廣為傳播。到了宋代,“相撲”活動更為活躍了,一度發展到了頂峰。宋朝的摔跤也稱為“爭跤”,那時不僅皇室裡有職業“爭跤”手,民間也有許多。到了元代,有戲曲家記載甚至有人不願過莊農生活,喜歡刺槍弄棒,學拳摔跤。明清時期,“爭跤”活動較為成熟了,“爭跤”發展為“撲跌”“摜跌”,清朝設有“相撲營”,也稱“善撲營”,主要服務於宮廷,人員專從八旗子弟中選拔,平時任其他職位。“相撲營”中營員自練絕活,還有人專門研究相撲技術。至此中國在摔跤技術上,已發展至較成熟的水平。到了現代,摔跤已經演變為一種娛樂、競技的體育運動。

4、麻將在20世紀之後在全球流行起來。這項起源於中國的牌類遊戲,幾經發展之後,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廣受寵愛的博弈遊戲。麻將集娛樂性和社交性於一體。麻將最初只是盛行在有大量閒暇時間的闊太太和小姐之間。而到了近代,麻將已經開始風靡於世界上眾多國家,可見其魅力非同一般。

5、收官,原是圍棋中的術語,又作官子。在圍棋比賽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佈局、中盤和官子。官子是圍棋比賽中的最後一個階段,它是比賽雙方經過中盤的戰鬥,地盤及成敗已經初步確立之後,邁入的最後一個臨界階段。這時雖然大局已定,但是比賽雙方仍對局部有著一定程度的爭奪,以獲得浸分目標。

當引入到體育報道中時,收官一詞對結果已經弱化了,它只強調其大局已定。比如一場長期的比賽中,最後一場冠亞軍的比賽,比賽選手的大局已經敲定了,即無論這場比賽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是有名次的,而且這個名次在外界看來都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因此這場比賽就可以稱為收官之戰。

要值得注意的是,這雖是最後一場比賽,但是並不等同於決賽就可以稱為收官之戰。因為決賽有可能是最後一場,也有可能是最後幾場。所以不能把決賽混同於收官之戰。

6、太極拳作為中國的國粹,其核心是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將陶冶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融為一體,是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拳術。

在技法上,太極拳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這種技擊原則,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作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秧歌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由於節奏歡快,富於形式變化,因此一直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它有著怎樣的由來呢?秧歌作為一種漢族舞蹈,它起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秧歌流行中國北方漢族地區,主要於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秧歌是我國廣泛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在我國西北部地區,除打擊樂伴奏外,還配有嗩吶、笙、笛等樂器。舞蹈動作不多,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即走三步、踏一步,當秧歌隊串街走陣時,主要是以兩豎排隊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貫穿始終。

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

8、射箭運動成為了我國古代運動項目的鼻祖。在我國,射箭運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弓箭就已經被髮明,常用於狩獵和戰爭中。

到了漢朝,由於鐵製器械的發展,因此弓箭形制發展成了鐵箭鏃,射箭運動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有著較大的發展。後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專業的射箭比賽出現,促進了此運動的發展和普及。

時至隋唐時期,射箭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運動,得到了巨大發展。唐朝武則天時期,出現的武舉制度中的九項選拔的標準中,有五項是考核射箭技術,其中有長跺、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考核方式。直到宋朝,射箭更為普及,民間出現了許多群眾自發組織的“弓箭社”,共三萬餘人,大力推動了射箭運動的發展。

後來,在清朝時期,滿族將少數民族的射箭活動帶入中原,與漢族及各民族的射箭方式融會貫通,提高了整個射箭活動的開展。

9、跳繩運動是中國人發明的。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跳繩這項運動就已經有了,過去的人稱跳繩為“跳索”。

跳索最早是孩子們在春節時玩的一種遊戲,所謂跳百索,就是因為當繩飛轉時,可以幻成千百條,因而取名跳百索。

由於跳百索既有趣,又能與人同樂,所以這種運動一直被延續下來。到了現今,孩子們玩這種遊戲,不僅僅侷限於春天,隨時隨地三五人就可以玩得很痛快,跳百索也改口叫跳繩了。

10、大家常常會在古代影視劇中看到鬥蛐蛐這樣的場景,“鬥蛐蛐”也稱作“秋興”“鬥促織”,是用蟋蟀相鬥取樂的娛樂活動。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每年秋末舉行。

鬥蟋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盛行於宋代。第一部關於鬥蟋蟀的研究專著始於南宋宰相賈似道之手。清代時,這項活動越來越講究,首先蟋蟀要求無“四病”(仰頭、卷鬚、練牙、踢腿)外觀顏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體形雄而矯健。蟋蟀在相鬥之前,要挑重量與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後特製的日菣草或馬尾鬃引鬥,讓它們互相較量,幾經交鋒,敗的退卻,勝的張翅長鳴。在過去的城鎮、集市,多有鬥蟋蟀的賭場,現在已經被廢除,民間仍保留此娛樂活動。這項活動自興起之後,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又從民國至現今,前後八九百年的漫長歲月。這一活動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長興不衰,呈現出一年比一年興盛的趨勢。

中國蟋蟀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文化生活,也是中國的藝術。蟋蟀真正的產地,以山東齊魯大平原最聞名,而山東的寧津縣是蟋蟀王國王冠上的寶石,在歷史上寧津蟋蟀為歷代帝王的御用品種。

11、古人春遊踏青賞花,內容豐富多樣,無比風趣,比我們過清明更加有意義。他們會結隊出遊,在憑弔先人的同時,感受春天氣息。

古人踏青除賞花外,還在郊野中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玩得有滋有味。

在古代,原本男女授受不親,可在清明期間,可以“奔者不禁”,暫時廢除了那些男女之間的條條框框,男女可以自由交往。古代的單身男女自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往往在踏青的時候成就了美妙的愛情。最有名的恐怕要算“人面桃花”了。因此,古代清明節的地位基本上相當於現代的情人節了。

12、踢毽子運動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健身活動,歷史非常悠久,宋代集市上就有專賣毽子的店鋪,明清時就有正式的踢毽子比賽,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幾腳。踢毽子時,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身等運動,使身體各部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有效地提高關節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加快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

13、在我國古代,的確有跳水運動這項體育項目。那是在宋朝的時候,當時就曾出現了一種跳水運動,只不過和現在的說法不同,當時叫作“水鞦韆”。具體的表演流程是:表演者站在鞦韆之上,隨著鞦韆的擺動,使身體凌空而起,在空中做完各種動作之後,直接跳入水中。這種表演的特點在於動作驚險,姿勢優美,類似於現代的花樣跳水項目。

14、在中國,最早的表演形式就是雜技,這樣的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漢朝的時候,雜技被稱為“百戲”,到了隋唐時期,又被稱為“散樂”,而在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類型的歌舞、雜劇,這項表演藝術才最終被命名為“雜技”。到了宋朝之後,雜技表演進一步發展,已經出現了挑一擔水能在繩索上行走這樣的絕技。

古人其實很早就會變魔術,不過有一個特別的名稱——變戲法。

楊曉歌《中國魔術》考證,中國戲法產生於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漢劉向《列女傳·孽嬖傳》載:“桀既棄禮義……收倡優侏儒狎徒能為奇偉戲者,聚之於旁。”

這裡的“戲”指的就是戲法表演。戲法盛於西漢,直到上世紀初才開始叫魔術。

我們知道,現代魔術往往有專業的道具,比如魔術棍、魔術槍、魔術缸、魔術撲克等。而在古代,戲法的道具大部分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產工具,如盆、碗、碟、勺、籠、箱、櫃、刀等。戲法的手法講究“上下翻亮,經外交代”,意思是表演前向觀眾交代雙手時的姿態,必須上、下、反、正都要亮明,把蓋布里外讓觀眾看過。

15、我國古代,在士大夫層面,當時流行著一種叫作“投壺”的遊戲。所謂投壺,就是以盛酒的壺口做標,在一定的距離間投矢,以投入計籌的多少來決定勝負,負者罰酒,以助酒興。這種遊戲的來源就是射禮,在春秋時期,諸侯宴請客人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當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在主人邀請客人射箭時,客人是不能拒絕的。到後來,有的客人實在不會射箭,就用箭矢投入酒壺代替,久而久之,投壺遊戲就代替了射箭,成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

在戰國時期,投壺遊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時的學者都比較傾向於內心的修養,而投壺這種遊戲,在形式上講究禮儀,正適合他們的需求,文人的提倡,以及社會的發展,使得這種遊戲變得越來越普遍。在《禮記》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投壺者,主人與客宴飲講論才藝之禮也。”在《左傳》中還記載了晉昭公大宴諸國國君,舉行投壺之戲的事情。

到了秦漢以後,投壺遊戲在士大夫之間盛行不衰,每逢宴飲,必定會有“雅歌投壺”的娛樂節目,而這個遊戲在不斷流行的過程中,也增添了許多新的名目,難度也得到了增加,比如在壺外設置屏風等等。

16、劍術的歷史和劍是分不開的,劍的產生,帶動了劍術的發展。作為冷兵器中的一種,劍和刀、槍、棍一起,被稱作武術中的四大名器。這是一種防衛性極強的武器。

在春秋後期,史料中開始出現了關於劍術的記載。漢代是劍術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鋼鐵劍以全新的面貌取代了青銅劍,並已然成型。在武術的諺語當中,有“刀如猛虎,劍如飛風”, “刀如下山猛虎,劍如翻海蛟龍”這樣的說法。

劍術的特點就在於靈活、敏捷、瀟灑、飄逸,並且氣勢連貫,演練起來變化多端,一氣呵成。在比賽中,還規定有“立劈橫抹”“騰空跳躍”等動作,作為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在社會的發展中,劍術也逐漸成為人們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一種活動項目。

17、從古至今,炎黃子孫一直自稱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裡代表著吉祥、尊貴、勇猛。更有權力的象徵,所以舞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古代龍是用稻草紮成,用一大把稻草紮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鬍鬚的龍頭,用一捆稻草索紮成與龍頭頸一般粗尺多長的七節龍身,再用一把稻草紮成魚尾形的龍尾,共九節,再用稻草間隔串起來,每節插一根竹木杆為把。舞草把龍,主要在土家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主要是驅瘟、防火。

驅瘟。每年農曆五六月間,稻草苗猛長,天氣炎熱,病蟲多發,“稻瘟病”就會時常興起,無法防治的情況下,土家農民以舞龍來驅逐稻瘟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大家聚集在一起歡快地舞龍。

遷火焰。農曆的五月端午節前後或七月間稻穀即將成熟期在村寨舉行。舞龍當天,全寨各家各戶堂屋中間放一盆水和一篩子五穀雜糧,等候舞龍隊伍。舞龍隊伍中還有一條將一丈長的竹子從中破成船形,中間裝一盆炭火的火焰,二人抬著。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隨後。舞龍隊在土老司帶領下,從村頭第一家開始由上而下順次進各家堂屋。此時,射水人用射水筒槍吸盆中水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射水,土老司抓篩中五穀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為堂屋大門外時,舞龍隊出門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完後,把草把龍和火焰抬到溪溝邊燒掉,澆水回海。舞龍遷火焰的意義在於,請龍把火焰神遷出村寨,以免火災保平安。

18、在民間的傳說和野史記載中,麻將牌上標識的每一個細節都各有出處。比如說,最早麻將牌面上有“公、侯、將、相、文、武、百”等七個字,為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所忌,具有下謀犯上、玩弄長官的意思,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而成為禁忌遊戲,道光年間浙江舟山有位叫陳漁門的普通人,私下裡將“公、侯、將、相”改為“東、西、南、北”,將“文、武、百”改為“中、發、白”,這種大膽的革新使瀕臨滅絕的麻將重上桌面,而骰子本來是單獨的一個遊戲,被吸收加入以後,更強化了麻將牌遊戲的公平性,它最初是橄欖形的,玩法上也許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有點不一樣。到了三國時期,相傳曹植將其改作立方體,並在六個面上分別刻上一到六點的標註。

現在的骰子有兩種顏色的點數,就是一點和四點為紅色,可是其餘的都是黑色,這種顏色的變化相傳與唐明皇有關,傳說唐明皇和楊貴妃都非常喜歡骰子游戲,有一次該輪到唐明皇擲骰子的時候,唯有兩粒骰子均為四點的時候,才能夠贏了楊貴妃,唐明皇在轉動的時候就不停地喊“雙四”,待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果然出現了兩個四點。唐明皇見此情形以為吉兆,非常高興,就令太監高力士將所有骰子的四點都塗飾成硃紅色,後來又將與四點對應一面的一點也塗成了紅色,這種說法引發民間模仿且一直流傳至今。

19、作為川劇藝術中的特殊技巧之一,變臉大致可分為抹臉、吹臉和扯臉三種形式。所謂抹臉,就是將油彩塗在臉上,到時候用手往臉上一抹,就能變成需要的妝容,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須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看起來簡單,其實這需要表演者日積月累的練習。

所謂吹臉,這種表演形式只適用於粉末狀的化妝品,表演時,在舞臺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

而扯臉則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表演方式,事前將臉譜畫在綢子上剪好,將每張臉譜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將絲線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隨著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再一張一張地扯下來。這個表演形式需要演員非常深厚的表演功底。

總之,作為川劇表演中獨特的藝術形式,變臉已經被其他劇種借鑑,並逐漸走向了國際,受到國內外一致好評。

20、拔河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水道縱橫,曾發明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專門用於水上作戰。當敵人敗退時,軍士以鉤拒將敵船鉤住,使勁往後拉,使之逃脫不了。後來鉤拒從軍中流傳至民間,演變為拔河比賽。

在古代,參加拔河的人數比現在要多得多。規則是這樣的,在大繩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兩邊劃兩條豎線,稱為河界線。比賽時,以河界線為勝負標誌,一聲令下,河界兩邊選手緊挽繩索,“使相牽引”,圍觀者“震鼓叫噪,為之鼓勁”。據史料記載,上至高官貴胄,下至百姓黎民,都熱衷於這項遊戲,尤其在唐代,拔河比賽十分盛行。

發展到現在,雖然拔河比賽有所衰退,但仍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一個地方舉辦拔河比賽,即使不去參與,圍觀的人也必定為場中選手鼓勁加油。

拔河,是一種民間娛樂活動,古代最初稱為“牽鉤”、“強鉤”。

相傳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其起源與古時水鄉拉縴和水軍操練活動有關。春秋時期,楚國準備攻打吳國,曾以“牽鉤”來訓練士兵。

這種牽鉤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種竹索,在水戰中,這種工具可以緊緊鉤住敵船,使其無法逃脫。拔河就是從楚國這種用牽鉤對拉的軍事訓練中演變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項民間娛樂活動。拔河活動曾在唐代盛極一時,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奧運會比賽項目當中,拔河比賽也曾經佔有一席之地,雖是曇花一現,但仍然說明了它的影響。

21、撲克的由來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中國古代周朝初期。到了唐、宋時期,古人發明了一種叫作“葉子戲”的紙牌,它既可遊戲,也可用來賭博。

到了明、清時期,將“葉子戲”紙牌統一規劃,每副有四十張,分四類。牌上圖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清末至民國後,經過不斷髮展,紙牌變成長約八釐米,寬約兩釐米,人們稱之為紙牌。新中國成立之後,潮汕民間還盛行紙牌賭博,玩法也由簡單的排列式逐漸變得多種多樣。

發展到現在,撲克牌變成了每副52張,再加上大小王兩張,共54張,成為了國際標準,其玩法也變得豐富多彩,最普遍的有橋牌、打百分等,由於撲克牌的牌數符合天文學的歷法,故有撲克是曆法的縮影的說法。

22、我國有一種叫作木偶戲的戲劇種類,它是由演員在幕後操作木偶,夾雜以演唱等形式進行表演的藝術形式,而這些木偶,既是人為雕繪而成的角色,也是有人操縱的道具。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木偶產生,它的用途經歷了一個由祭祀到喜慶娛樂的轉變過程。現在學者普遍認為,木偶戲“源於漢,興於唐”,從漢代產生木偶戲開始,到唐代,機關木人已經可以飲酒唱歌吹笙,表演與製作已達完美的統一了。

而到了元、明、清,木偶戲開始由城市走向鄉村,其風格也變得越發繁多,同時也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木偶造型藝術,並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還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造型特色,比如福州串頭戲、泉州嘉禮戲、漳州布袋戲、廣東杖頭、潮州鐵枝、合陽線戲、吳橋扁擔戲、四川大木偶等等,這些木偶的造型,或生、旦、淨、醜俱全,或工藝精良,或精雕細琢,或曠達寫意,風韻各異,並且隨之伴生了許多木偶戲方面的大師,比如江加走、徐子清這樣的雕刻大師。

到民國以後,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的近幾十年來,木偶戲逐漸開始走向專業化,演出場地也從露天走入劇場,木偶的造型也開始逐步現代化,其雕繪工藝達到了相當高度,就整體而言,當今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水平,是與時代同步的。

23、在光與影交織的世界裡,為觀眾還原一個蕩氣迴腸的故事,還人們一個心靈的感動,無疑,皮影戲就有著這樣渾厚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它是一部立體的電影。

作為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皮影戲發源於戰國時期,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真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此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在表演的時候,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用打擊樂器和絃樂配樂,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

24、踩高蹺這種民間的娛樂方式,經常出現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而且扮演的人要身著戲裝,濃妝豔抹,邊唱邊舞,那些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的角色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

高蹺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在我國古代,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做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而現在北方地區的一些表演當中,表演者踩著高蹺邊演邊唱,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25、盪鞦韆這種運動是由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從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之後,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從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

關於鞦韆的發展歷程,春秋時北方的山戎民族發明鞦韆後,最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到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

隨著時間的發展,盪鞦韆被不斷演化,進而分成單人蕩、雙人蕩、立蕩、坐蕩等多種形式。在一些少數民族比如哈尼族,春節期間還要進行盪鞦韆比賽,那些蕩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鄉鄰的讚揚。而且在盪鞦韆的這些日子裡,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觸的好機會。

26、起源於中國的圍棋規則十分簡單,卻比其他棋類複雜深奧,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現代圍棋的開局模式固定為“黑先白後”,如果雙方的水平不在一個層次,對局時新手確定拿黑子。

所謂“執黑子為敬”指的就是雙方在開始對局時(往往是此前沒下過棋的雙方、或者雙方對棋局勝負不是太在意的情況下),一方主動拿黑子先行,表示“我棋力比較低,應該拿黑棋”。許多學者都認為圍棋與《周易》是有緊密關聯的。

古人認為自然界是“天圓地方,天動地靜”,而圍棋的棋盤為方形,象徵大地是方的,是靜止的;棋子為圓形,象徵蒼天是圓的,是運動的;棋子下在棋盤上,就象徵著天圓地方。而下棋時規定落子之後不能反悔,則是有著時間一去不復返的含義。

《棋經》中有圍棋“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的記載。這就是說,棋盤上共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正好符合一年的天數。接下來,再以天元為基點可把棋盤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寓意春夏秋冬四個季度。從棋的形狀上講,有“雙飛燕”、“猴子臉”、“金雞獨立”、“龜不出頭”等等,在定式之中有“大雪崩型”和“小雪崩型”,在佈局種類中有“宇宙流”等,這些無一不與自然相關聯。

27、國際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弈遊戲之一。它的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

28、獎盃是體育運動中發給優勝者的杯狀獎品,一般由金銀銅等金屬製成。現代的體育獎盃是由一種叫“愛杯”(lovingcup)的大酒杯演變而來。它起源於英倫三島。

隨著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和人們對體育競賽的興趣日趨濃厚,人們又將“愛杯”作為獎品贈送給體育競賽中的優勝者,以示祝賀。獲得“愛杯”的人受到人們的尊敬。這個方式一直流傳至今,而且現代的獎盃仍保留著當年“愛杯”的遺痕——形似大酒杯,多數帶有兩個長長的耳朵,並且在稱呼上都帶有一個“杯”字。如乒乓球的斯韋思林杯、考比倫杯,羽毛球的湯姆斯杯等等。

29、現代奧運會之父是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顧拜旦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史學家、教育家,並致力於文藝活動,於公元1863年1月1日誕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家庭裡,受過良好的教育。公元1894年在他積極努力和多方籌措下,召開了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促進了國際奧委會的成立,堪稱現代奧運會之父。

顧拜旦原則性強,他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不同城市舉辦,而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由於顧拜旦的堅持原則才使奧運會有今天的輝煌。顧拜旦對和平、友誼、進步宗旨的原則,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的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不渝,如今已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30、公元1914年6月,為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20週年,顧拜旦親自設計了白底五環標誌旗。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五環標誌被《奧林匹克憲章》確定為奧林匹克標誌。

奧林匹克標誌由五個大小一致、兩兩相交的圓環(奧林匹克環)組成,可以是單色或五種不同的顏色,五環從左到右相互套接,上面三環為藍、黑、紅色,下面兩環為黃與綠色。整個造型為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五環代表著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膚色的人民,亞洲是黃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歐洲是藍色的,美洲是紅色的,大洋洲是綠色的。五環連在一起代表著五大洲的人們能夠友好相處。每一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都能在自己的國旗上找到至少一種五環的顏色。隨著奧林匹克運動不斷髮展,五色環被賦予了更深含義。如今,它不僅代表著全世界運動員在奧林匹克旗幟下的團結和友誼,而且強調所有運動員應以公正、坦誠的運動精神在比賽場上相見。

31、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

它與今天的足球運動類似,緊張激烈。“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蹋鞠者。”

中國古代人們踢“足球”的花樣比現代足球要多得多,大致說來有如下幾類:

其一,雙球門踢法:這一比賽方法是在球場兩端設立球門,隊員分成兩隊,互攻球門,該踢法類似現代足球和橄欖球的比賽方法;其二,單球門踢法:在場地中央設置一個球門,用兩根長竿做門柱,再在兩柱中部懸空連結一張網,球網上方與兩柱呈“U”型,此為得分區,雙方隊員分別站在球門兩側,按一定的規則將球從得分區踢到對方的場地,最後以得分多者為勝;其三,打球:從一人場到十人場,共有十種踢法。一人場踢法,就是一人獨踢,用頭、肩、背、臀、胸、腹、膝等身體部位控制球,花樣繁多。比賽時,球手們輪流表演,以花樣多者為贏。二人場就是二人傳接對踢,既講究花樣又需要配合默契。其餘幾種,分別是三到十人為一組,彼此傳踢,互相配合完成一些花樣動作。

有趣的是,南宋《武林舊事》曾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的名單與位置:“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副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這恐怕是歷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發名單”了。

現代世界各國開展足球運動,始於20世紀,至今已有八十年曆史。至於足球什麼時候成奧運項目,過去眾說紛紜。國際足聯幾年前正式宣佈,應從公元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時算起。該屆奧運會只有丹麥希臘兩隊參加,結果丹麥隊以9:0比分戰勝希臘隊,成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冠軍。公元1900年舉行第二屆奧運會,英國隊決賽中以4:0戰勝法國隊奪魁。可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足球運動優勢在歐洲。

不可否認,在此期間,北美洲加拿大、美國有長足進步,異軍突起,於1904年舉行第三屆奧運會足球比賽時分別獲得冠亞軍。當然,歐洲足球發展較快,以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較發達。同年,成立國際足球聯合會。自此,足球成為風靡歐美的群眾性運動。不久,一些足球運動發達國家足球俱樂部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

公元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後,國際足聯於公元1929年5月1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國際足聯會議上,通過了震撼世界的決定:設立世界盃足球賽。最初這個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每四年舉辦一次。

1956年國際足聯又決定把“世界足球錦標賽”更名為“雷米特盃賽”。這是為了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他從公元1921~1954年擔任國際足聯主席達三十三年之久,他又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又把前後兩個名字連起來,叫“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於公元1930年7月在南美洲的烏拉圭舉行。這屆世界盃由於受到一些國家的抵制,只有4支歐洲球隊參加了比賽。但此後,世界盃足球賽越來越興旺,形成了名副其實的規模最大的最高水平的世界足球大賽。

世界盃賽的獎盃是公元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由巴黎著名首飾師拉弗列爾精心鑄造的。此杯是以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尼凱作為金盃的模特兒。她身穿古羅馬式的束腰緊身衣,伸展右臂捧著一隻大杯。這個小雕像用純金鑄成,重1800克,杯高30釐米,加上大理石底座總重4公斤。

金盃為流動杯,由冠軍保存至下屆比賽前。若哪個國家3次獲冠軍,這個金盃就永遠歸他們。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9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巴西隊第3次獲得冠軍,從此,巴西永遠擁有了這個獎盃。

1971年國際足聯重新制作了新獎盃。金盃由兩個大力士雙手高舉地球組成,它象徵著體育比賽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杯高36釐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新杯為流動杯,不能為某個國家擁有,不論它獲得過多少次世界冠軍稱號。以後,人們便把每4年舉行一次的“國際足聯世界盃”賽,簡稱為“世界盃足球賽”。

32、國際足聯規定:為了讓足球理念深入人心,凡國際A級足球賽事和一些重要的足球比賽,必須攜球童入場,男女不限。運動員所領的小孩兒是比賽主辦方或主隊在當地足球學校或小學挑選的,他們的出場是為了申明此場比賽的純淨與友好。那是因為孩子代表希望,代表純潔,象徵和平,以此來寓意足球比賽要公平、公正、純潔、友誼、善良與希望,也傳承了一個理念: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也提醒了球員和觀眾,不要讓自己的言行玷汙了孩子們。暗示球員和觀眾,足球比賽只不過是孩子般的遊戲,人們應從中體驗快樂。

第一次足球運動員進場時帶著小孩,時間是在1998年世界盃上,後來一直繼承了這個入場形式。

33、在籃球比賽中,如果一方犯規,判對方罰球時,若判罰兩次,裁判員在第一次罰球前舉右手伸出兩指,表示罰兩次,在第二次罰球前伸出一個指頭,表示還要再罰一次。此外,隊員三秒違例,裁判員也要伸出三個指頭表示。而球隊換人或隊員犯規時,裁判員也是用手勢示意該隊員號碼。這樣,如果隊員號碼有1、2、3號,就容易引起誤會影響比賽。所以,為了避免隊員號碼與得分混淆,為了使記錄臺更清楚地記錄,為了使比賽順利進行,規則規定,參加籃球比賽的隊員,不得穿用1、2、3號的球衣,也不得穿用數字號碼過大的球衣。因為數字號碼過大,值場裁判員不易用手勢向記錄臺做出表示。

但是NBA在這方面就寬鬆得多,它規定的號碼範圍是1~55。所以才有23號的“飛人”喬丹,50號的“海軍上將”羅賓遜。如果球員要使用特別的號碼,需要NBA總部批准。比如以前公牛的“老酋長”帕裡什就用的是“00”號,而Rodman則用過91號、73號。

34、現在國際性重大比賽獲得的金牌有的是金的,從22~18K不等。奧運會的金牌則是用銀做成,表面鍍金的,按規定,其表面鍍金的重量不少於6克。這是因為純金(金含量99.99%)的金牌太軟,指甲劃痕就可以破壞金牌,並很容易變形。公元1912年以前的奧運會金牌是純金的,但從公元1912第5屆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以來,奧運會金牌全改為鍍金,奧運會的銀牌和銅牌則是按其名稱用銀或銅製成的。國內比賽中,金牌一般是著一層金粉,銀牌是鋁製品著銀粉。

35、高爾夫球起源於古代荷蘭民間。高爾夫球是一種比較高雅的球類運動。“高爾夫”一詞是荷蘭文“kolf”的音譯。

高爾夫球比檯球稍大,實心而且有彈性。球場形狀和大小有統一標準,一般設在草地上,面積約50萬平方米,掘有九個或十八個洞穴,之間有首尾銜接的球道,長度為200~500米不等。

每個洞穴的起點至終點之間有開球區、通路、障礙物和平坦的草坪。比賽時,參賽者在開球區依次用球杆把自己的球擊飛出去,再走向球的落點,繼續擊球,直到將球擊入洞穴。以將球擊入所有洞穴的總桿數多少計算勝負,少者為勝方。所以,有人形象地概括了高爾夫球的特徵:英文golf一詞的字母拆開——G代表綠色(Green),O代表氧氣(Oxgen),L代表陽光(Light),F代表腳力(Foot)。

世界上第一次國際性比賽是公元1922年美國對英國的“沃克杯”高爾夫球對抗賽。高爾夫球於20世紀初傳入中國。

現在高爾夫球可謂是一種高貴優雅的運動。

但是在古代,人們也常玩一種類似高爾夫的運動,但卻是一項平民運動,這就是“捶丸”。捶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它是由唐代“步打球”發展而來的。

唐代盛行打馬球,但由於人多馬少,同時還兼顧女子柔弱的體徵,於是在打馬球基礎上又分化出一種運動危險係數相對較低、徒步持杖打球的遊戲方法,即為“步打球”。

這種步打球受到不善騎馬的宮女們的歡迎。唐代詩人王建在其《宮詞》中雲:“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

描繪了寒食節唐朝宮女們玩“步打”的情形;而在宋代宮廷禮樂中,“又有步擊者,乘驢騾擊者,時令供奉者朋戲以為樂雲”,可見宋代“步擊”是宮廷禮樂中一項熱門節目。

到公元1282年,有了關於捶丸(步打)的詳盡規則方法的專著《丸經》問世,捶丸自此成為步打的新名稱。根據《丸經》記載,捶丸是在空曠地上畫一球基,離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數目的球窩,以用棒數少或得穴數多的一方為勝者。

從所記場地、運動、競賽人數、競賽方式、裁判規則等方面來看,與現代的高爾夫球很相似。

36、鬥百草,也稱“鬥草”。古俗認為五月是惡月、毒月,人們必須採集百草以渡過難關,因此,鬥百草最初和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飲雄黃酒一樣,屬端午習俗。不過到了六朝後期,鬥百草逐漸成了一種大眾遊戲習俗,人們在端陽這一天到郊外去踏青時,採集各種花草標本,然後進行比賽。

具體說來,鬥百草的方式分武鬥和文鬥兩種。武鬥的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多為生在路旁、田埂等處的車前草,然後將武鬥雙方的草打成結,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武鬥”是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而文鬥即各人把自己採集的各種草拿來,然後一人報一種草名,另一人接著拿出草並對答草名稱,一直“鬥”下去,直到最後見分曉。誰採集的品種多、品種奇,誰就獲得優勝。

後來,鬥百草遊戲還演變出婦女尤其喜好的鬥花比賽。

37、關於撲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較為被人接受的就是現代撲克起源於中國的“葉子戲”。葉子戲最早出現在唐代。

唐人蘇鶚的《同昌公主傳》內有“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的記載。據考證,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張遂(一行和尚),發明“葉子戲”供玄宗與宮娥玩耍。因為紙牌只有樹葉那麼大,故稱葉子戲。以後傳入民間,很快流傳開來。

到五代時期,紙牌戲的記載已經大量湧現,著名的有《偏金子格》、《小葉子格》、《擊蒙葉子格》等等。到了明清時期,葉子戲已經成為社會上非常盛行的一種博戲形式,樣式及玩法已基本完善。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將橋牌的發明權歸於中國人。法國的學者萊麥撒也說:“歐洲人最初玩的紙牌,其形狀、圖式、大小以及數目,皆與中國人所用的相同,或亦為蒙古輸入歐洲。”

美國《紐約時報》橋牌專欄主編艾倫·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國是橋牌的故鄉”

一說。葉子戲於元代傳到西方,變化成了塔羅牌及現代撲克,而在中國,則逐漸變成麻將及牌九。

38、舞獅子,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

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有學者認為,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

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但也有學者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宮廷、軍旅、民間盛行獅舞已是不爭的事實。唐人段安節在其《樂府雜錄》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

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也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做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繪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

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與北獅不同的是,南獅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

39、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進行健身的一種運動。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相傳由東漢醫學家華佗創制。

“禽”指禽獸,古代泛指動物;“戲”在古代是指歌舞雜技之類的活動。

《後漢書·華佗傳》載:“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

據此可知,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鳥五種野生動物。五禽戲就是模仿這五種禽獸的姿勢,即熊姿,如熊的沉穩爬行;虎姿,如虎的快速撲動;鹿姿,如鹿的伸展頭頸;猿姿,如猿的機敏縱跳;鳥姿,如鳥的展翅飛翔。

目前所能見到的較早載錄“五禽戲”練法的文獻,是南北朝時陶弘景所編撰的《養性延命錄》。五禽戲不僅有助於健身,也利於治病,而且簡便易學,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1982年,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高校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40、“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各異。彙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據《五雜俎》和《堅瓠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

今天,武術界普遍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則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爪、鏜、棍、槊、棒、拐、流星。

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硬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刃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可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是古代冷兵器(約有400多種)中,在實戰時最常用的一部分。

41、距今大約五千年前的青銅時代,中國古人已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並製作出了非常尖銳和鋒利的青銅劍。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劍”達到了一個頂峰,以吳國、越國鑄的劍最為上乘,這就是《周禮·考工記》所謂“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

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名劍,著名的有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當時社會上也有佩劍、練劍、擊劍的風尚。《後漢書·馬廖傳》雲:“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時至唐代,舞劍興盛起來,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劍術精湛,如呈眼前。隨著練劍、舞劍技藝的進步,一種對抗性的擊劍比賽技藝也發展起來。

雖然我國古代擊劍的技藝不斷髮展,但遺憾的是,其始終沒有脫離傳統軌跡發展成現代擊劍運動。

42、2008年北京奧運會,隨著張娟娟的神奇一射,中國隊奪得了中國奧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枚射箭金牌,打破韓國選手24年不敗的神話。

據歷史記載,中國古代有不少婦女也會射箭,並且技藝相當高超,能將騎馬與射箭完美結合,遊刃有餘。

43、所謂“三百六十行”,即是指各行各業的行當,也就是社會的工種。俗話說得好:“敲鑼賣糖,各幹一行。”關於行業,自唐代開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記載。宋代周輝《清波雜誌》上便記有肉肆行、海味行、醬料行、花果行、鮮魚行、宮粉行、成衣行、藥肆行、扎作行、棺木行、故舊行、陶土行、仵作行、鼓樂行、雜耍行、皮革行等等。

據徐珂《清稗類鈔·農商類》載:“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七十二行;十之則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見,“三百六十行”其實只是一個約數。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絕不止“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也不止。不過“三百六十行”只是概括數,民間所流傳的“三百六十行”是個統稱,多年來習慣成自然,說起來方便,聽起來順耳,所以直到現在,說起行業還是籠統地稱“三百六十行”。

這句話發展到現在,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此來誇讚那些在各行各業當中的佼佼者。

44、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仙,專門做驅鬼辟邪的事。從古至今,鍾馗一直受到敬重的原因就是他能伸張正義、剷除邪惡。

45、​京劇行當的發展演變,總的趨勢是由繁而簡。京劇行當又稱角色,至今為止的上千出的京劇劇目中,有不可勝數的人物形象,他們都可以歸入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而每一個大的行當中,還可以再做更加細密的劃分。

(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在京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為主,也有一種做工老生,專以唸白和表情見長。另外,有些唱做之外還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又細分為巾生、窮生、官生。除紅生和勾臉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臉,內行術語稱為“俊扮”,即扮相都是潔淨俊美的。

生行,簡稱“生”。明代文學家祝枝山說:“生即男子。”說得簡單,卻合情合理。如先生、後生、儒生以及張生、李生,等等,都是說的男子。生行分為鬚生(老生)、紅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為京劇中的重要行當之一。

鬚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劇中人,口戴鬍子(髯口),因性格與身份的不同,可分為安工老生或稱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將)、衰派老生(如扮演窮困潦倒之人等)。

紅生:為勾紅臉的鬚生,如扮演關羽、趙匡胤等。

小生:指演劇中的翎子生(戴雉翎的大將、王侯等),紗帽生(官生)、扇子生(書生)、窮生(窮酸文人)等。

武生:為戲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長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稱短打(撇子)武生。

(2)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按年齡分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為武旦和刀馬旦。其中老旦指一般老年婦女,花旦代表性格活潑、天真和潑辣的青年女子,武旦是指會武藝的女性角色。

旦行,簡稱“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貼旦、閨旦等角色。

青衣:以唱為主,扮演賢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裝花豔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貴夫人、女將、小販、村姑等角色為主。

武旦、刀馬旦:為演武功見長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為中老年婦女。

旦角全為女性。為什麼舞臺上的女性要稱“旦”?戲劇史家周貽白認為,“旦”字系由“姐”字演變而來。順序是先有“姐”,由“姐”訛為“妲”(宋雜劇中有《老孤遣妲》等,“妲”皆“姐”之訛),再由“妲”簡筆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等)。“姐”歷來是對女性的稱謂,而“旦”即“姐”之訛也即代表女子。

(3)淨,因為臉上塗抹大量顏色,所以又稱“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點的男性人物。分為正淨、副淨和武淨三類。重唱工的淨叫“正淨”,側重表演身段、功架與對白的淨叫“副淨”。淨行的表演動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氣度和聲勢。

淨行,簡稱“淨”,亦叫花臉。淨角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看來並不乾淨,故反其意為“淨”。淨行分如下幾種角色:以唱為主的銅錘花臉與黑頭花臉;以工架為主的架子花臉,如大將、和尚、綠林好漢及武花臉與摔打花臉等。銅錘花臉稱正淨,架子花臉叫副淨,武工花臉名武淨,在表演風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行,簡稱“末”。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職能,如打頭出場者,反其義而稱為“末”的。

(5)醜行,指相貌醜陋的人物,化妝時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醜”為名,俗稱為“小花臉”。醜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種。武丑是會武藝的丑角,文丑是不會武藝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另外年老詼諧的人物為老醜。醜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

醜行,簡稱“醜”。劇中醜行勾臉,而勾畫“三花臉”,面譜與花臉有很大區別。

醜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為方巾醜(文人、儒生);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根據動物屬相,醜屬牛,牛性笨,醜為笨的代名詞。但舞臺上的武丑亦叫開口跳,而能說能跳,表演出活潑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與牛的醜笨性又完全不同。

46、服裝是我國傳統戲曲中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之一。用以體現角色的身份、年齡、性格、民族和職業特點,並顯示劇中特定的時代、生活習俗和規定情境等。在中國戲曲中習稱“行頭”。京劇的服裝按使用功能分為六類,就是長袍類、短衣類、鎧甲類、盔帽類、靴鞋類和輔助性與裝飾性的物品。而就樣式而言可分為蟒、靠、褶、帔、衣五種。

蟒就是龍袍和蟒袍。京劇裡帝王將相和后妃大多數都要穿這種服裝。此類服裝的樣式是圓領、大襟、長袍,腋下開叉,配有異色寬邊,這種寬邊叫作擺,前後襟下面繡著海水江牙圖案,男蟒周身繡團龍或行龍,女蟒繡丹鳳朝陽等圖案,下配裙子飄帶。

靠,一名“甲”,有男靠和女靠兩類。男靠前後身分為兩片,用素緞繡魚鱗花紋,靠肚呈虎頭形,兩肩做成蝴蝶式或虎頭形,長袖緊口,頸口配雲頭領,腿的兩側系靠牌子,背後還繫有插靠旗的皮套,名為背虎。靠的扎扮,還分硬靠和軟靠兩種,背部扎靠旗的為硬靠,又稱“大靠”,不扎靠旗的為軟靠。這種服裝依照古代戰士所披的甲冑設計。武將紮上靠,表現出人物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的英雄氣概。

褶就是便服,穿用場合特別多,任意一個行當或身份的人物都可以穿這種服裝。褶子和從前人們穿的長衫類似而特別肥大,和尚領,袖子尤其闊。旦行的褶子為對襟,略短。褶子如繡有飛鳥、蝴蝶、花卉等圖案的稱為花褶子,沒有刺繡的稱為素褶子。

帔分很多種,皇帝、后妃、公主穿繡有團龍團鳳圖案的黃帔,宰相、重臣、紳士、夫人、小姐等人物穿繡有鶴、鹿、牡丹、花卉等圖案的帔,狀元登科和新婚拜禮時穿大紅繡花帔,一般文人學士只穿素帔。

京劇中衣的種類最多。公主、官吏、兵卒、僕役、平民,以及豪傑俠客穿的服裝,統稱為衣。

47、錢莊起源於銀錢兌換,其後逐漸發展為辦理存放款項和匯兌。不同區域的名稱不同,也根據規模的不同有其他稱謂,如銀號、錢店。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在中國封建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長期存在的多元化貨幣制和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使貨幣兌換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存在。兌換業務則自西漢開始出現,到唐宋有所發展,始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政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

明英宗正統年間,大明寶鈔貶值,政府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此後幾代,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制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兌換業更為發達。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干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明嘉靖八年(1529年),私販銅錢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販賣銅錢。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踴”。明萬曆五年(1577年),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制錢,以通交易。

從錢鋪發展到錢莊,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兼營其他行業。如上海錢莊的鼻祖為“浙江紹興人”,傳說“乾隆年間他在南市老城廂開設炭棧兼做銀錢兌換生意”;寧波錢業鼻祖稱“方七”者,原是個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錢莊有“兼做彩票”者;樂平地方有“布店兼營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錢莊因兼營米業又稱“錢米店”。

明末,錢莊已成為一種獨立經營的金融組織,不僅經營兌換,還辦放款,供給簽發帖子取款的便利,原來在兩地聯號匯兌的會票,也成為錢莊發行有鈔票性質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規模的兌錢鋪、錢米鋪等,在農村相當活躍。隨著錢莊的發展、家數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後出現了錢莊的行會組織。

48、在一些傳統戲曲中,把那些扮演兵卒、伕役等群眾角色的人叫作龍套,這是京劇當中的術語,它是由於所穿均是各色的龍套衣而得名的。

龍套不同於舞臺上的“零碎兒”,而是以整體出現,一般以四人為一堂。在舞臺上用一堂或兩堂龍套,以表示人員眾多,起烘托聲勢的作用。根據各劇不同的需要,龍套有各種不同的排場以及隊形變化,並有時伴隨各種隊形變化齊唱各種曲牌。

在舞臺上,龍套總是跟著主帥跑上跑下,而且臺上各種集體上下場的隊形、各種舞臺部位的變換,甚至舞臺氣氛、環境變化,都要靠龍套“跑”出來,故而也叫“跑龍套”,龍套的表演除了“跑”,則以靜為主。即使演武將的隨從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樣,他們著重走陣式、擺隊形或站門助威。

有時,整齣戲龍套在官員後面一直站著不動,所以也叫“文堂”。龍套扮演的角色流動性很大,一會兒演士兵,一會兒演太監。有時為了烘托殿堂或公堂上的森嚴氣氛,在兩旁站腳助威,佇立不動;有時上天、入海或到了平原、戰場又須跑出跑進,穿梭起舞。為了表明這一行的角色很雜,流動性很大,所以又叫“流”行,或“雜”行。

龍套在舊戲班裡雖是不被人重視的雜行,但在舞臺演出中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幾乎每出戏裡都有龍套。扮演龍套能多方面鍛鍊演員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裡,學員入科後,啟蒙的舞臺鍛鍊,就是跑龍套。無論學什麼角色,必須經歷這個階段,慢慢地再演旗、鑼、傘、報,進一步再演配角、主角。

49、在一些規模較大的寺院當中,那些僧侶就利用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錢,為人們辦起了信貸業務,當時被人們稱為“質庫”,當人們需要錢時,只要拿著家裡的農具或者衣物之類既有價值又容易存放的物品前來抵押,就可以得到相應的金錢,辦理之後,到期本息一起歸還就可以了。這樣,既解了人們的當務之急,又為廟宇增加了收入,真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這種“質庫”其實就是我國當鋪的前身,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信用機構。到了明朝的時候,就正式稱當鋪了,而且從事典當業的多為山西、陝西商人及安徽人。有的商人專以典質為業,並致富。這些商人經營的範圍較前廣泛,不僅一般貧民受剝削,有的富有之家也因典當而瀕臨破產。

當鋪發展到現在,國家已開放當鋪經營,在通過所有審核後當鋪屬於合法經營的範圍。

50、在古代的各種行當之中,有一種叫作“茶博士”的職業,從業者其實就是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師傅,但是,我們可不能望文生義認為是茶事專業的博士學位。

在古代,由於茶的普及,因此,人們能夠廣泛地接觸到茶博士。特別是在四川,在茶館裡你只要一坐下,就會有茶博士跟蹤而來,他們拎著晶亮的銅開水壺,將捏在手中的白瓷蓋碗擺到你面前。更精妙的是,他們提壺從離碗一尺多高的地方往碗裡沖茶,並且沸水不滴不濺,那樣的功夫,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關於“茶博士”的稱呼是有由來的,古代人稱陸羽為茶博士,因為陸羽的《茶經》一書傳世之後,被唐德宗當面尊稱為“茶博士”。到後來,人們就把賣茶的夥計稱為茶博士。與之相對應的,將賣酒的稱為酒博士,磨工為磨博士。在宋代的茶坊當中,大多實行的是僱工制,人們將那些茶館老闆招僱來的熟悉烹茶技藝的人尊稱為“茶博士”。有了這樣的稱呼,就有人按照他們技能的高低,幽默地將茶館裡的夥計分為“茶博士”和“茶學士”。茶博士的胳膊能擺一摞蓋碗,他手提銅壺開水,對準茶碗連衝三次,滴水不漏,稱作“鳳凰三點頭”。那只有“一點頭”的茶博士只能屈居“茶學士”了。

在古代,給皇帝備諮詢的文官是“博士”,兼掌教育和學術。“茶博士”則套用這一職業稱呼,用來稱呼茶樓、茶館內沏茶跑堂的堂倌。“茶博士”一詞從唐代開始使用,據史料記載:“茶罷,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茶博士。”茶博士技藝高超,還有許多絕活,再加上他們接觸社會各階層,見多識廣,稱之為“茶博士”實在是名副其實。

自古以來,茶博士就是茶藝的實踐者,在我們的茶館裡,尤其是在茶博會上,仍然可以領略到他們的風采。茶藝表演分為嗅茶、溫壺、裝茶、潤茶、沖泡、澆壺、溫杯、運壺、倒茶、敬茶、品茶等程序,在悠揚的古樂背景中,給人以美的享受。現代意義上的茶博士,指的是在高等院校農林系科中,專攻茶葉栽培並取得博士學位的人。

51、在一些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經常會看到鏢局這樣的字眼。走鏢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日夜兼程不說,還得風餐露宿,面臨各種各樣的險境。正因為如此,鏢師們在帶徒弟時,一定要教會給徒弟“三會一不”的技能。

因為走鏢多會在荒山野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為了不至於餓肚子,就不得不自力更生,搭爐灶做飯菜,才可飽腹,所以這第一會就是要會搭爐灶。

在鏢師的押鏢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走,如果沒一雙合腳的鞋,將會是件很痛苦的事。雖然可備鞋或沿途買鞋,可是新鞋不一定合腳。因此鏢師們第二會的就是要會修鞋,這樣就不會影響行走了。

在走鏢時,有時候一走就是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且極有可能是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有時走過城鎮村屯,也免不了要去拜訪地方勢力,中國向來注重禮儀,拜訪他人一般都會把自己修整乾淨和體面再去,這樣的話,鏢師就得學會理髮,打扮自己了,這樣一來,不僅自己不跌份,而且還可以顯示鏢局的整體形象,給人以好的印象。

除了“三會”,就是“一不”了。這“一不”就是不洗臉。在走鏢的過程中,“洗臉”和“到家”是同義語,用鏢師們的行話說“該洗臉了”,也就是該到家了。

不洗臉也是有原因的,其實是為了保護皮膚,有過極限探險運動經驗的人士都明白,在戶外,冬季寒風凜冽,春秋風沙撲面,夏季驕陽似火,用土鹼洗完臉之後,凌厲的風一吹,臉反倒很容易受到傷害,會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5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父管教,父母無權干預,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係,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拜師一般禮儀分成三步:第一,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第二,行拜師禮。一般是師父、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第三,師父訓話,宣佈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在我國古代,拜師收徒依照古代拜師禮內容:一、弟子向老師贈送六禮束脩。其中六禮指代不同的含義,它們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乾瘦肉條,表達弟子心意。二、行跪拜,雙手獻茶之禮。三、老師回贈禮品。

53、會計制度在我國曆史上源遠流長,在古代社會發展進程中,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從原始記錄計量到單式簿記再到複式簿記不斷髮展、不斷完善的沿革過程。

現代會計的基本定義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企事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也是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從不同角度考查,對會計本質得出的認識也就不同,基本可以概括為:一、會計是反映和監督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一種方法,是管理經濟的工具;二、會計是一個收集、處理和輸送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三、會計是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調節和指導,我們進一步比較分析、講求經濟效益的一種以價值活動為對象的管理活動。早期的會計包括審計。習慣上,對擔任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簡稱為會計,有時把會計作為會計學的同義語。

中國古代對會計史籍記載,“司會”是西周時代就設有的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並對財物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的方法。在西漢還出現了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主要用來登記會計事項。各個朝代都專門設有官吏管理錢糧、賦稅和財物的收支。宋代官廳中,辦理錢糧報銷或移交,要編造“四柱清冊”。

明末清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出現了以四柱為基礎的“龍門賬”,它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繳”“存”“該”四大類,運用“進-繳=存-該”的平衡公式進行核算,設總賬進行“分類記錄”,並編制“進繳表”和“存該表”,實行雙軌計算盈虧,在兩表上計算得出的盈虧數應當相等,稱為“合龍門”,就這樣來核對賬目是否正確。之後,又產生了“四腳賬”(也稱“天地合賬”),這種方法是:對每一筆賬項既登記“來賬”,又登記“去賬”,以反映同一賬項的來龍去脈。“四柱清冊”“龍門賬”和“四腳賬”顯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核算收支方式的發展,體現了傳統嚴謹的中國式會計特色。

54、"三句話不離本行”並不是說他說三句話就能看出這個人所從事的行業,而是指人們在說話時,常常離不開與自己本行業密切相關的事物,離不開自己熟悉的事物,離不開自己喜歡的東西。

55、相聲,曲藝形式之一,用詼諧的語言,尖酸、譏諷的嘲弄,以達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娛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優”這種雜戲派生出來的。在這些笑料中,藝人們往往寄託了對統治者的嘲弄和鞭撻。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在談及相聲的基本概念時指出:“相聲就是通過組織一系列特有的‘包袱’來使人發笑的藝術,這裡所指的包袱是語言藝術的包袱,這裡所指的語言是包袱藝術的語言……語言、包袱兒、笑聲,可說是相聲藝術的三大要素,並且缺一不可。”

相聲起源於京津,流行於全國各地。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張三祿是目前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

相聲演員既不是像評書及其他曲藝演員那樣主要以敘述者的身份進行表演,也不像戲劇演員那樣以劇中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是以對話者的身份進行表演。相聲傳統的四種基本藝術手段:“說”是敘說笑話和打燈謎、繞口令等;“學”是模仿各種鳥獸叫聲、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風貌、語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相聲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詞。由於某些關係,過去電視上表演的相聲都把所有的歌唱類歸於唱中,這是不對的。只有太平歌詞是唱,其他的都為學。

“說、學、逗、唱”是相聲中經常提到的術語,以此代指相聲演員的四種基本藝術手段。

說:最基本的一種表演技巧,貌似平常,實則繁難。相聲裡的“說”不等同於生活中的“說”,是經過藝術加工之後的“說”,指敘說笑話和打燈謎、繞口令等,要求吐字清晰,語言流暢,字正腔圓,頓挫遲疾,總之,一切要富於美感。相聲中常常提到的“貫口”、“倒口”等等,都屬於“說”的範疇。所以“說”是一種基本功,聽演員的“說”,既要聽臺詞,也要聽聲音;既重視形式,也重視內容。

學:仿學其他藝術形式,豐富自身的表演。“學”既要學得像,更要學得俏,也就是說討巧最重要。比如摹仿各地方言,學唱各種地方戲、曲藝、流行歌曲,仿學各種買賣的吆喝,以及摹仿各種鳥獸叫聲等口技技巧等。

逗:指表演,抖包袱兒,它是四種技巧的核心,有提綱挈領之功效。相聲中的捧逗雙方互相抓哏逗笑,充分體現相聲的功能。

唱:原指唱太平歌詞。因為太平歌詞是相聲演員必須掌握的一種表演形式,它是傳統相聲藝術的一部分。後來也指演員編唱滑稽可笑的臺詞,用各種曲調演唱,或將某些戲曲唱詞、曲調誇張演唱並引人發笑。

很多相聲都偏重運用其中一兩種手段,比如《八大改行》和《戲劇與方言》偏重於“學”和“唱”,《八扇屏》和《打燈謎》以“說”、“逗”為主。演員也往往以其善於運用某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風格。

56、在民間俗語當中,素來有“山東文聖人,山西武聖人”的說法,武聖人之稱不言而喻,指的就是關羽,以他自己的一身本事,這個稱呼實在是名副其實。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在做生意尋求合作伙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尋找到一個可靠的夥伴,畢竟商場如戰場,有一個信得過的戰友是非常重要的。而關羽呢?他一身義氣,是誠信的代表,他平時又疾惡如仇,仗義相助。因此,人們塑造關公神像,不僅是為了財源滾滾,更是希望遇到誠實的合作伙伴,同時保護他們的財產安全。

57、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是我國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娛樂方式,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全國老少都喜歡的一種曲藝形式。雖然二人轉表演手段有三種,但是目前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其中兩人化裝成一醜一旦兩個角色,邊說邊唱,邊唱邊舞。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所謂“四功”,就是唱、說、做、舞;“一絕”指的就是用手絹、扇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

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從唱腔上來講,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它的主樂器是嗩吶、板胡,除用竹板外,還用玉子板。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雖然二人轉表演有時會夾雜低俗樂趣,但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一種人們生活的調味劑。

58、吹糖人作為舊北京的一種行當,是中國民間的手工藝品,而大明朝的軍師劉伯溫則是運籌帷幄的軍事家,他這樣一個萬人之上的人卻是糖人藝術的祖師爺。

在很早的時候,吹糖人的手藝人都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廟會更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吹糖人的流程相對複雜,小販用小鏟取一點熱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後用嘴銜一端,待吹起泡後,迅速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內,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葦稈一頭沾點糖稀貼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很多走街串巷的手藝人,他們都是既吹糖人又畫糖人的。不過,與吹糖人相比,畫糖人要簡單一些,先用油氈子在大理石板上輕輕蹭一下,一把很精緻的小銅勺舀上少許糖稀,微微傾斜著糖稀就緩緩流出,緊接著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條糖線,隨著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飛,一個個或人物或動物或花卉就出現在大理石板上,待得涼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點兩個點,把竹籤朝上一貼就拿起來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這糖畫就算完成了。

59、下海一詞,最初是指一種到大海里去的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提到下海,一般指的是它的引申義,就是“做生意、經商”的意思。當然,也包含著“做帶有一定風險的事情”這樣的含義。

下海一詞就被指代有風險的事情,比如經商、從政等。尤其是改革初期,政府機關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放棄在傳統體制內的位置,轉而到這新的空間裡創業經商、謀求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下海一詞更多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和可觀的回報,帶有敢於拼搏、勇於創新的意味。

60、小偷還有另一個稱呼叫“三隻手”。“三隻手”給自己的門徒規定了“三不偷”:一不偷忠臣義士;二不偷貧寒人家;三不偷良家婦女。偶爾偷錢,必定加倍奉還。門徒必遵“三不偷”的“祖訓”,否則被視為不肖子孫,逐出“山門”。

61、在中國古代,若說是地位最低下的行業,可能就是娼妓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深刻描述了風塵女子的淒涼晚景。如名妓李香君、董小宛之流,雖然生得沉魚落雁,色藝雙絕,但是賣笑生涯卻非常悲慘,如同風雨中的浮萍,永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時候,精神上需要一個寄託,娼妓神就產生了,而且很奇怪的是,這個保護神竟然是春秋時期著名宰相管仲。

作為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管仲在輔佐齊桓公期間,不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還設置了娼妓制度“女閭”,就是妓院。換一種說法講,管仲是中國第一個設置官方妓院的人。因此,也有人說管仲是“世界官妓之父”。

“女閭”制開了國家經營娼妓業的先河。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管仲實行“女閭”制,有四個目的:一是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據史料記載:“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教坊花粉錢之始也。”二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有利於社會安定,保護良家婦女。三是招攬遊士,網羅人才。當時諸侯爭雄,齊桓公為了能夠稱霸天下,藉助美女來招引人才。四是將美女送給敵人,可以收到兵不血刃的效果。但管仲設立妓院,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從中收稅以作軍費。

在管仲的影響下,春秋各國紛紛效仿,後世的封建統治者也從此讓娼妓制度獲得合法地位。當時官府開設經營的娼妓業一是為了收稅,二是為了緩和社會上男女比例失調造成的社會現象。因為皇宮貴族、士大夫以及富豪鄉紳均蓄養大量美女,因而造成了社會上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發展到漢武帝時,又分立出一種營妓制度,“以待軍士之無妻者”。

62、胡旋舞,即踏球遊戲,是唐代一種女子游戲。唐代女子踏球遊戲,球循著事先鋪設的道進退,不是任意滾動的。進行踏球表演的宮女們“下則雷風之宛轉”、“上則神仙之結束”,大球滾動如風行雷鳴,可見其踏球技藝頗高。

踏球又被稱為“胡旋舞”。踏球在當時是一種娛樂性很強的遊戲,不過到後來逐漸雜技化了,雜技“踩大球”大概就來源於古代這種踏球遊戲。

63、“東海黃公”,為漢代“百戲”節目之一。“東海黃公”,是漢時典型的角抵奇戲,但它在表現人虎搏鬥時,不像一般的角抵戲那樣,由兩個演員上場競技,以強弱決定輸贏,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態出現。

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及立興雲霧等幻術,又有人與虎鬥的角力,使各種藝術熔於一爐,並塑造了黃公這個有戲劇性的人物,這就說明當時的“百戲”技藝,已藉故事的情節,由單純趨向複雜,使形式服從於內容,所以有學者認為:“後世戲劇,是於此發端,確有直接淵源。”

64、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根據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輸的人就要被罰飲酒,由於飲酒有著這樣的講究,所以又把它稱為“行令飲酒”。

酒令在剛開始時,可能就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到了漢代的時候,出現了“觴政”,就是說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能把杯中酒喝光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的射禮遊戲中,為宴飲而設的被稱為“燕射”。也就是說通過射箭來決定勝負,輸的人要飲酒。

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這是起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具體的遊戲規則是:在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在現代社會當中,最通行的行酒令就是“猜拳”了,輸的人要飲酒,以表示懲罰。

參考書籍:

《​每天學點文化常識(圖文典藏版)》——諸葛文

《中國人應知的文化常識》——辛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