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究竟有沒有女捕快呢?真實的捕快是什麼樣的?

我們在現代社會的古裝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有女捕快的身影,比如《天下第一》、《武林外傳》、還有最近開播的《錦衣之下》等等。那麼,中國古代真的有女捕快嗎?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捕快這個職業。歷史上的捕快,其實是一種統稱,合併了“捕”和“快”兩種工作。古代的州縣衙門會將衙役們分成皂、捕、快、壯四班。皂主要是堂役,站堂,就是影視劇裡縣太爺審案,身邊喊威武的那幫人,長相至少不能太對不起觀眾。壯主要做苦力差事的,比如催差、徵糧等工作。

古代究竟有沒有女捕快呢?真實的捕快是什麼樣的?

然後就是捕和快兩個班了,捕主要負責緝拿罪犯,收集證據等,快則是動手抓人。因為他們二者的職責,作用差不多,所以捕快這樣一個統稱就應運而生了。

那麼捕快的待遇怎麼樣呢?可惜真實的捕快遠遠沒有古裝影視劇裡威風,反而待遇挺差的。沈括的《夢溪筆談》裡提到,“天下吏人,素無常祿,唯以受賕為生。”類似衙役捕快這些衙門公人,在宋代竟然是沒有固定工資的,實在沒辦法,只好利用職務便利,以收受賄賂、甚至藉機勒索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這也太慘了吧!影視劇中的“神捕”光輝形象徹底崩塌了!

而之所以會這樣,則是因為捕快這樣的衙門公人吏役社會地位很低。他們隸屬於賤役,從業者及其子孫甚至沒有科舉考試的權力。那麼,在影視劇中的捕快都是虛構的嗎?

古代究竟有沒有女捕快呢?真實的捕快是什麼樣的?

其實也不盡然,像《武林外傳》裡的六扇門,原型還是有的。北宋時期在全國普遍設立巡檢司,在全國範圍內打擊走私,緝捕盜賊。但巡檢司的地位同樣極低,是宋代官職裡品秩最低的一種。主官都這樣了,下面的捕快們自然也就是不入流的吏役臨時工了。

現在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中國古代真的有女捕快嗎?其實這個還真沒有,捕快的地位已經很低了,女人又是不能隨意拋頭露面的弱勢群體,怎麼會長期從事捕快這個職業呢?

古代究竟有沒有女捕快呢?真實的捕快是什麼樣的?

其實女性的衙門差役也不是沒有,只不過跟光鮮亮麗的“女捕快”差距較大。畢竟任何時代的犯罪,都是既有男性犯罪,也有女性犯罪。而女性犯罪進了牢房,牢房的男性看守人員往往會很不老實,那樣女犯人也就遭罪了。而犯人和犯人畢竟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女犯的家世背景夠資格,衙門也會網開一面,這個時候所謂的“女捕快”就應運而生了。不過這種女捕快大部分都是來臨時客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