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司马天下之人,就是司马懿漏杀之人的后代,这人是谁?

五色土聊历史


司马懿的崛起离不开曹魏君主的扶持,从曹操到曹丕,以及曹睿,司马懿得到了曹氏三代君主的青睐。就这样,司马懿成为了权倾朝野的重臣,并且在曹芳时代开始和曹爽争夺核心权力。



其实,曹芳刚刚登基的时候,司马懿和曹爽还能和平相处,但很快,两人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而反目,开始了明争暗斗的较量。后来,曹爽在心腹谋士桓范的建议下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名义上尊奉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削去了属于太尉录尚书事的权力。

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隐忍,暗中等待机会,期盼某一天曹爽漏出破绽,然后将其一击致命。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为了隐藏实力,甚至开始装病,一直卧床不起。

公元249年,曹爽听说已经卧床两年的司马懿奄奄一息,而且其家人也为司马懿准备好了后事。因此,曹爽放松了警惕,漏出了破绽,准备带着曹芳祭奠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



临行前,曹爽决定把掌握大权的兄弟们全带上。此时桓范站出来说:“你们兄弟手握朝廷大权,掌管禁兵,如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发动叛乱,你们谁又能进城呢?”

曹爽听后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司马懿行将就木,早已不是威胁,而除了司马懿,又有谁敢和自己对抗呢?

可谁也不曾料到,司马懿是诈病。等曹爽兄弟刚一出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司马懿立刻变得活蹦乱跳,而且还带着两个儿子,以及众多曹魏老臣叛变,他们不仅控制了整个洛阳城,而且还以太后的命令免除了曹爽的一切权力。

此时,曹爽确实慌了神,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他的智囊桓范冒着生命危险跑出了洛阳城,在千钧一发之际向曹爽献出了一条妙计,挟天子到许昌,然后以天子诏令号召天下勤王。

说句实话,桓范的策略非常好,可以说是当时曹爽唯一的翻盘机会。然而,曹爽兄弟面对桓范的劝说,想了一夜,黎明的时候把佩剑一扔:“罢了,即使投降,我也不失富家翁!”

桓范听到这句话,那心是哇凉哇凉的,不禁破口大骂:“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怎么生了你们几个猪狗不如的玩意儿,你们要连累大家灭族了!”

骂归骂,桓范改变不了这一切,最终当曹爽投降之后,曹爽、桓范、何晏等人,以及他们的族人全部被杀。



不过!当司马懿下令屠杀他们的时候,有一人却成为了漏网之鱼,那就是桓范的儿子桓楷。

桓楷由于桓范的原因,成为了刑家,不得不隐姓埋名,低调的过日子。但是,到了晋朝建立之后,桓范的后人再次慢慢地崛起,步入了士途。

桓楷生子桓颢(hào)。桓颢生子桓彝,他做到了东晋散骑常侍、廷尉。桓彝之后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桓温之后则是灭掉东晋的桓玄。

当时,由于东晋统治者无能,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所以桓玄趁乱起兵,在公元402年攻入建康。第二年,桓玄便逼迫东晋第二傻的皇帝司马德宗禅位,建立了桓楚,顺利的夺走了司马氏的天下。

后来,虽然东晋在刘裕的扶持下复辟,但也只是刘裕手中的傀儡,没多久便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除了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那就是“牛继马后”。

这个说法是当年曹魏有一员悍将,名叫牛金。牛金为人勇猛善战,而且还曾击败过蜀汉将领马岱。后来牛金选择追随司马懿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懿也因此对牛金异常青睐。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之后改变了。

当时天下流传这“牛继马后”的传闻,这个传闻来自于《玄石图》。由于魏晋时期的人们对玄学和谶纬之说深信不疑,所以司马懿便请来了星象家占卜子孙运势。



经过星象家的占卜,司马懿对牛姓的官员非常忌惮,于是决定除掉牛金。

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请客喝酒,邀请了牛金,却在暗中下毒杀死了牛金。就这样,司马懿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司马懿的孙子琅邪王司马觐的府中出现了一个叫做牛金的小吏。

这个叫做牛金的小吏不简单,竟然和琅琊王妃私通,还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所以后人也曾说是“牛金”夺取了司马氏天下。



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由是自言河内温人。——《魏书》

当然,关于牛继马后的说法,除了《魏书》和《晋书》之外,很多野史也有记载,比如《鹤林玉露》和《容斋随笔》等等。至于真假,千百年来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我是越关


司马懿漏杀此人的后代,结果被对方取缔江山,此人是谁呢?

天下大权你争我夺,特别是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更是为统一打得不可开交,后来魏吞并蜀国、吴国最终形成大统,但是天道轮回,曹氏当权不久又被司马懿夺去皇位,接着由司马家族称皇立帝,由魏改成晋朝,可惜后来司马懿因为漏杀一个人的后代,使得自己的司马皇朝被其夺去,究竟是谁抢走了司马懿家的天下呢?

事情需从曹爽讲起,当年曹军在一场战争中失利,作为谋士的桓范就主动劝他逃往许昌,不要返回洛阳,因为司马懿的那里,可能曹爽年少气盛听不进忠言于是反而倒行逆施,带着人马就赶赴了洛阳城。

后来曹爽有曹氏家族撑腰,而司马懿则带领名门士族在朝廷里一家独大,为此两人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导致反目成仇,接着开启了一连串政权斗争,不过皇权名义上还是属于曹家的,于是曹爽这次就听取了桓范建议,明着是升司马懿的官,但暗地里却是减弱他的势力,后来司马懿饿被任职太傅,而原来的太尉尚书的权利则被曹爽削掉了。

为此司马懿知道曹爽的不简单,于是就老奸巨猾的诈病不上朝,并把自己病弱的消息散播出去,好以此来降低曹爽的防备心。结果,这司马懿十分能熬,连续熬死了曹真、曹休、曹睿以及陈群等一批敌对之人,然后他一直装到8岁的曹芳称帝才露出野心,而此时的曹爽也拿他没有了办法,谁叫名望士族一派都归于司马懿。

而曹家在朝廷的话语权渐渐低落,为此司马懿感到十几已成熟,就发动了“高平陵哗变”带着几千人马一下就攻入了皇宫,而朝中派系纷纷站到司马懿一边,此时曾给曹爽献计的桓范却欲力排众难,一心支持曹爽,甚至还差点威胁到司马懿的这一次政变,为此说明了抢走司马家江山的正是桓范。

后来司马懿成功夺走魏朝大权,于是就秋后算账,把桓范定了一个大罪诛灭三族,身为曹爽谋士的桓范可能承蒙大势已去就偷偷的把亲儿子跟一些家眷提前从往异地逃生了,没逃出来的桓家族人几乎全被司马懿所灭,唯独这一支逃出来的家人得以幸免,为了逃避司马家的追杀,桓范之子等人皆全部改名换姓低调发展,一直等到西晋衰亡,东晋崛起之后桓范子孙们才出来进入仕途任官。

东晋时期,桓范后代们逐渐在官场得意而且培植了两代人,其桓家子弟桓彝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势大财粗十分得有威望。不久,爆发了王敦之乱,桓彝趁机率兵前往平复,因此名气大增,转而深受天下百姓拥护,到了桓温时代他表示得更为出色,因此才气逼人高大威猛之故,得以跟晋明帝联姻,把南康公主嫁给了他。

从此桓家就步入了皇亲国戚时代,桓温一下子就被东晋皇帝赐封驸马加都尉,镇守荆州要城,兼任荆州刺史跟安西大将军,到这里,桓家在朝中的权力可谓是越来越大。之后桓温奉命启动北伐战争,带兵杀入川地平定汉室剩余小朝廷,这一次战争桓温仅用了1年左右就完全搞定,因此名声远扬威望大增。

东晋朝廷的司马家派系担心桓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就急忙找对手来牵制对方,甚至宁愿丢失北伐成功的机会,也不想让桓温如此得势,然而桓温不负众望赢得了战争,后来桓温回过头来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晋帝司马奕给废掉了。

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逼司马家交出帝位,从此改为桓家的天下。


猫眼观史


历史上有这么一段黑历史,某人把另外一个人的族人全杀了,却只留下了一个人,但是就是这个留下的这个人却将他的杀族仇人家族推翻了,真是命运造化人啊,谁又知道呢。

提到的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段黑历史。

这件事还得从曹真的儿子说起,曹真有个儿子叫曹爽,当时一场战役失败之后,当时他身边的谋士桓范就劝说他不要去洛阳了,更不要去找司马懿,他应该去许昌,但是曹当时并没有听取桓的建议,觉得桓说的意见不可取,而且桓提到的问题也不会存在,所以他连夜就直接回到了当时的洛阳。

当时的司马懿在大家眼里树立了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大家都觉得他忠厚老实,是个好臣民,所以当时的曹不听取桓的意见,连夜来到了司马懿所在的洛阳,他觉得司马怎么也不会伤害他,至少也会让他好好活着的,不说给什么官职之类的,至少也应该让他做个富贵人,但是当他回到洛阳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他刚回去,就被司马杀害了,但是司马却没有杀害桓,放过了他,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后来又有人偷偷向司马反映,说是桓说司马他们是在造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司马特别的郁闷和生气,直接火冒三丈,然后就直接下命令要处决桓的族人,族灭九族,在这次大屠杀中,司马漏掉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桓的小儿子桓楷,他的小儿子后来逃了出来,在外面躲了好久,偷偷活了下来,并且娶妻生子,安度了晚年。

又过了近百年,又出来了一个人物,叫桓温,他是当年偷偷活下来的桓范的玄孙子,桓温当时的势力很强大,不仅在站场上冲锋杀敌很厉害,而且还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掌握了东晋的大权,带军打败了好多敌国,当时的皇帝就是司马家族的人,司马奕,但是他的皇帝没当上多久,就被桓温给推翻了政权,后来他的儿子桓玄又掌握了国家的大权,皇帝处于忌惮,给他封了一个王位,皇帝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稳住大权,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仅仅满足与这一个虚位,所以便利用一些手段让皇帝退位了,从那以后,桓家政权才真正建立。

司马懿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当时他漏掉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后代后来却将他家族几百年的政治统治给推翻了,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苍天饶过谁啊。






最佳评论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于建立晋朝,两晋一共传了15位皇帝,司马家执政155年。东晋末年桓玄逼迫晋帝退位,司马家的政权落到桓家手中。而桓家早在晋朝未建立的时候,就被司马懿灭过族,但是有人漏网。正是这个漏网之鱼的后代,在100多年后,将司马氏政权推翻。

曹魏末年,司马懿装病骗过大将军曹爽,让曹爽对他打消戒心。司马懿趁曹爽率领亲信跟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祖先的时候,突然发动政变,夺取京城大权。随后又派人说降曹爽,接着将曹爽一系全部斩杀。

就在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大司农桓范抱着大司农印去给曹爽报信。桓范认为有了大司农印就可以调军粮,大将军曹爽又掉病的权力,有了军粮就可以和司马懿开打了。司马懿兵不多,所以桓范认为曹爽成功的机会很大。

谁知道此时曹爽已经投降司马懿了,桓范赶到时,倍感伤心。司马懿也没放过他,灭其三族,但是桓范的小儿子桓楷逃走了。

就是这个桓楷延续了桓家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桓家在东晋成为大族。最后,桓家在朝廷上有了很大权势,最终逼迫晋帝退位,建立桓楚政权。


老虫


说到这,我们来说一说魏明帝曹睿,曹睿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可以说并没有多少机会掌控大权,虽然位高,但是曹睿不受司马懿掌控。

可曹睿死后,年仅8岁的曹芳继位,于是由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共同为托孤大臣,但两个托孤大臣也开始了权力的争夺。

最开始,司马懿的装疯卖傻,骗过了稚嫩的曹爽,于是趁曹爽和小皇帝外出的时候,控制了京城,由于曹爽的懦弱,直接投降于司马家,也导致了曹家军政权力落入了司马家手中,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事件”。

但是,在这件事中有一个人,力劝曹爽,带领天子去许昌,昭告天下,起兵讨伐司马家,而这个为曹爽献计的人便是桓范。

可以曹爽却犹豫不决,他害怕丢掉自己的荣华富贵。于是桓范又去劝曹爽的弟弟曹羲,但曹羲也不言语,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五更,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桓范。

之后曹爽还是决定投降司马家,桓范痛哭流涕的说到:“曹子丹(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曹爽听后仍不理会,他坚持相信自己投降之后,司马懿只会夺去自己的官职,而自己并不会失去荣华富贵。可是事情他想的太天真、太简单了。

不久之后,司马懿以在逆不道罪劾奏朝廷,将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以及桓范等人杀死,桓范三族也因此被株连。

桓范之子逃脱

就在桓范被杀的时候,桓范的儿子桓楷,却因为没有在京城逃脱,就此隐姓埋名生活起来,桓楷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桓颢。

桓颢长大之后,此时已经是西晋,他在西晋也担任一些官职,渐渐的桓家又开始走向仕途。

时代的变迁,桓范的玄孙桓温,不但成为了晋明帝的驸马,也因为屡立战功,开始权倾朝野,渐渐的独揽国家大权,并且废立多位皇帝,有心夺取帝位。

任凭桓温操纵朝政十多年,夺取帝位之事并没不顺利,在谢家的阻挠下,桓温一直到死都未能得以实现皇帝梦。

桓温死后,将兵权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但自己的爵位让年幼的儿子桓玄袭封,桓玄从小聪明,深得父亲桓温的喜欢,而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大之后逐渐控制了朝中大权。

桓玄建立桓楚政权

最终,桓玄在杀掉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又解决一大批司马家的重臣之后,在公元403年,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政权。

称帝之后,桓玄却面对多方势力的进攻,最终被刘裕打败,在逃亡时被杀。

很多历史书籍和史学家认为,晋朝是被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取代的,并不桓玄。

但是桓玄建立的桓楚政权,彻彻底底的将晋王朝推向了深渊,从而开始走向灭亡。虽然司马家不是桓家所灭,但是桓家在司马家灭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文武君


提起三国时期,我能想到的只有群雄争霸、三国鼎立,最终还是曹操所属的魏国力压群雄,更胜一筹。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曹氏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却被司马家族取而代之,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冤冤相报何时了,然而本文要讲的一个故事是,在司马懿夺得曹魏政权之后的150多年后,司马家族的统治依然被取代,在江湖上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

司马懿对曹魏政权有什么功劳?

要说三国之中最能活的人,我觉的司马懿肯定算一个。早年时期,司马懿跟随曹操打天下,智计无双,为曹操的大业立下了不少功劳,建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上下十分震动,曹魏政权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最后也是司马懿一手平定。

曹丕即位之后,司马懿又获得了重用,累次升迁,多担任要职,很受曹丕的器重。没过几年,魏文帝曹丕也死了,死前任命司马懿、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还对太子曹叡交代说:“这几位大臣,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曹叡继位后,魏国又陷入了危机,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立即出兵北上伐魏。司马懿为保魏国江山,与孙权大战,击退了孙权,大胜而归。

诸葛亮北伐期间,曾经积极策反投魏的蜀将孟达,使得曹魏政权边境再次陷入困难,司马懿使计在新城之战中擒获孟达,将这次叛变扼杀在了摇篮当中。

此后,辽东发生叛乱,也是司马懿前去平定的,可以说,曹叡在位期间,是曹魏政权最为危机的时候,也都是司马懿帮助度过难关的。

但不得不说,曹家的子孙似乎都不怎么长命。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留下了一个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仍然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小皇帝曹芳。至此,司马懿已经是四朝元老了。

可以说,司马懿取得这样的地位,是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眼热的,尤其是来自曹氏宗族的不满。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政权?

曹爽在被定为辅政大臣后,也曾野心勃勃,想要排挤司马懿,以便自己专权,然而曹爽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曹爽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张伐蜀,通过这场战争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正是这场战争,让曹爽颜面扫地,十多万大军连蜀地都没有进去,在关中外围就被蜀军打败,这次军事上的失败,魏国损失惨重,兵力大减,也使得曹爽的政治威信降到了极点。

但曹爽不知收敛反而日益张狂,据记载:“(曹爽)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朝中诸位大臣都对其意见不小。

司马懿韬光养晦,开始装病,曹爽派人查探之后就不将司马懿放在心上了。这主要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古人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再加上司马懿多年带兵征战,身体也有损伤,所以曹爽才会这么轻易的相信司马懿要不行了。

嘉平元年,皇帝曹芳前去洛阳祭拜魏明帝,大将军曹爽随行。曹爽前脚刚走,司马懿后脚就从床上跑下来上奏郭太后,请求废除曹爽兄弟,是为高平陵之变。

曹爽的的智囊恒范听说之后,立即去向曹爽献计,劝他先挟持皇帝曹芳到许州,再调天下兵马勤王。

可是曹爽并没有采纳恒范的计策,反而相信了司马懿的鬼话,司马懿说不追究曹爽的过失,还可以享有他原来的爵位。

恒范几人拼命劝阻,从晚上劝到早上,也没能说服曹爽。最终曹爽连同恒范等人一同被处斩,甚至被抄家灭了三族。

经过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和司马炎几人接连控制了魏国的朝政,最终司马炎在自己父辈的基础上完全把控了魏国,逼魏国皇帝退位,建立了晋朝。

被漏杀的夺司马天下之人是谁?恒玄还是刘裕?

关于司马懿漏杀之人,是谁,还存在一个疑问,有说是恒玄,也有说刘裕。

先来说说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刘裕,刘裕的确是真正的夺了司马天下的大赢家。

刘裕带领北府兵起义,打败了恒玄,又杀了晋安帝,最终在元熙二年六月丁卯日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刘宋”王朝。至此,司马家族建立的晋王朝就彻底覆灭了。

但刘裕却不符合这一命题的另一个条件,刘裕是贫民出身,往上数虽然和汉高祖刘邦能有点关系,但家中实在是落魄,甚至靠卖草鞋为生,后来刘裕参军入伍,才华得以施展,才建立了一番功业。

所以刘裕的家族根本没有遭受过司马懿的屠戮,两者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去,那么刘裕自然也算不上什么被漏杀之人。

所以,真正夺司马家天下的人,并非是刘裕,而是恒玄!

恒玄是曹爽谋臣恒范的后代,从前面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假如曹爽真的听从恒范的,胜负尚未可知。正因为如此,恒范的存在才让司马懿忌惮,不仅要杀了恒范,还要夷灭三族,基本跟恒范有血亲关系的都被杀死了。

尽管司马懿做的很绝,但依然有漏网之鱼,恒范的一个儿子桓揩侥幸逃脱,此后一直韬光养晦,伺机报复。

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微,不久就灭亡了,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东晋,经过一百多年的统治,东晋也逐渐很大的内部问题。

在这个时候,恒范侥幸逃脱性命的后人恒玄,在元兴元年三月,攻入建康城,自命为太尉、平西将军、又加之殊遇,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明。

大亨元年十一月,恒玄将自己的冠冕加至皇帝的规格十二旒,又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在十二月三日,恒玄正式登基为帝,改元为“永始”,彻底夺取了司马家族的政权。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质疑,有人说恒玄并非恒范的血亲后代,其实这都不重要了,人们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很明显恒玄夺取司马家族政权的时候,距离高平陵之变已经154年,这也叫报仇?


史论纵横


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时候,并且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汉朝可以说是中国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让我们以汉族的身份在全世界流传下来。而所有的东西都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从汉献帝开始,可以说汉朝就是名存实亡,后来的魏蜀吴三家可以算是平分天下,上演了一部逐鹿中原纵横天下的大戏。三国时候乱世出英雄,出了非常多的谋臣武将,武将拥有吕布、刘关张、赵云,太史慈,甘宁等一批悍将,而谋臣呢?有郭嘉庞统,诸葛亮周瑜等等。那提起三国里面智勇双全的人,大家可能第一感觉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姜维周瑜等人,而其实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经常被忽略掉,他就是在默默做事,闷声发大财的司马懿。

司马懿可谓是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并且特别能隐忍,即使面对诸葛亮的各种嘲讽依然能够面不改色。可以说晋朝建朝的建立,离不开了司马懿呕心沥血作出的所有的基础。

三国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其实不然,在世家大族非常有实力的汉朝,司马家族可谓是世族大家,司马家的人,历朝历代都在朝廷做官,可谓是根基深厚。一直到司马懿的时候,司马家仍然是在朝为官。当时司马懿是非常低调的,但是确是被曹操胁迫出来当官,可以说曹操眼光非常毒辣,看人非常准,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曹操的特色,果然司马懿的才能不会辜负了曹操的重视,即使曹操手下谋臣众多,但是司马懿很快也就脱颖而出。

看过三国都知道,司马懿一直跟诸葛亮对峙着,如果没有司马懿,我想当时的曹魏,已经被诸葛亮打得七零八落也说不定了。可以说在与诸葛亮对线的时候,司马懿完全没有落下风,也可以说占据了优势,看过三国的童鞋应该都是印象深刻,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司马懿到底做了哪些丰功伟绩?首先在曹操的征召之下,司马懿出来做事,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辅佐曹操子孙,先是拖垮了蜀军,也就是拖到诸葛亮去世;远征辽东,当时辽东势力还是比较强大并且不够稳定,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智勇双全远征辽东,使东北地区趋于平稳。对内,司马懿则是兴修水利,在当时水灾泛滥的时候,小农业生产非常依靠水利工程,司马懿兴修水利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就是练兵屯粮,军备不能废止,粮草要广积粮,只有这样才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去打垮其他敌对势力。

从曹操司马懿出来做事之后,司马懿及其一家可谓是为曹家鞍前马后打下了半壁江山。魏国逐渐强大,并且拥有绝对强势,吞并蜀吴两国,但是这个时候司马家的狼子野心就显露出来了,有才能的人、做第一的人永远不想甘居人后。在这半辈子,司马懿一直是在韬光养晦,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慢慢隐忍,慢慢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且把曹家的势力全部架空掉。

后来曹魏有意识的想要削弱了司马懿的势力,并且一直在试探司马懿的心里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司马懿知道魏国已经离不开他司马家了,司马懿认为时机来了。公元249年的时候,魏帝曹芳带领的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去扫墓,这个时候,洛阳城已经是没有任何曹家的势力,只有司马一家独大。当曹家还在郊野祭祀祖先扫墓的时候,司马懿下令关闭洛阳城门,并且要开始讨伐曹爽,也就是曹家真正的掌权者。

其实在当时曹爽还是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的,只要他敢于司同马懿家对抗,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在这个时候,恒范找到陪同魏帝扫墓的曹爽,恒范马上就跟曹爽说明了现在情况非常紧急,也说明了司马懿狼子野心,希望曹爽能够跟司马懿决一死战。只有这样子司马懿才不会得逞,然而一向懦弱并且抱着美好幻想的曹爽,贪生怕死放弃了手中掌握的军权,不敢与司马家相对抗,最终,曹家招到了司马家的屠杀,几乎曹氏一族都难逃一死,而最终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司马懿,知道当时恒范去跟曹爽告状,一怒之下,司马懿要屠杀恒范三族。只有这样子才能够以解心头之恨,另一方面是造成威慑作用,以至于没有人敢反对自己。

可以说司马懿在位的时候,整个曹魏势力都已经是被司马吞并了,而直到公元266年的时候,这时司马懿已经去世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虽然司马懿已经见不到晋朝的样子,但是泉下有知应该是可以很自豪很开心吧。

然而中国历史就是这样,朝代更替非常频繁,盛极而衰,屡见不鲜,晋朝也是如此,特别是晋朝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真是没什么好名声。司马家当权之后,晋朝建立之后,晋朝的政治可谓是非常的黑暗,官官相护,积弊甚多。其中出现了五胡乱华,出现了八王之乱,可谓是民不聊生。那晋朝最终是被谁灭亡了呢?其实灭掉司马王朝的人就叫做恒玄。恒玄何许人也,其实恒恒玄就是恒范的子孙。

当时怒上心头的司马已下令屠杀恒范三族,恒范的一个儿子叫恒楷,他当时有幸逃脱,并且马上躲了起来,搬到一个偏僻的位置,低调做事,隐姓埋名,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意图为家族报仇。

通过恒范及其后人不断的苦心经营,韬光养晦,最终到晋朝末年的时候恒温上线了,凭借自己的实力掌握了宫廷的大权。就像一个轮回一样,恒温也不断的架空了司马家的势力,就如当时司马家不断架空曹家的势力,也就像曹操不断架空汉献帝的势力一样。可谓是天地轮回。

最终在公元403年的时候,恒温的儿子恒玄就取得了司马家的天下,虽然当时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司马懿应该怎么也没有想到推翻自己王朝,推翻自己司马家天下的人,竟然是恒范的子孙后代,只因当时没有杀掉恒楷,而导致自己的晋朝被推翻。在灭掉恒氏一族150年后,司马家也终于被恒氏一族给推翻掉,可谓是风水轮流转,苍天绕过谁。











富士康一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亲们都知道,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军,本来他应该效忠曹魏,可他晚年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他的子孙“代魏立晋”打基础。

为何这样说呢?司马懿在70岁时,发动了一场政变——高平陵政变。

政变的导火索就是和曹爽争权,他俩都是曹睿的托孤重臣,竟为一己之私反目成仇。

当时曹爽夺了司马懿的大将军之职,给了他一个空头衔——太子太傅,这使司马懿很不爽。于是他故伎重施,用装病的办法糊弄曹爽,暗地里却磨刀霍霍。

司马懿等待一次翻身的机会。



有道是:“上天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大将军曹爽陪着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新年里,祭祖也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这对于司马懿来说是天赐的良机,对于曹爽来说则是致命的出行,因为曹爽把他的心腹都带在了身边,等于把洛阳城留给了司马懿。

看过电视《军师联盟》的亲们都知道结果,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带领2000死士将洛阳城门关闭,把曹爽拒之门外。

曹爽这个大将军简直是世界上最蠢的大草包,手握兵权,竟然被司马懿忽悠放弃了抵抗,准备投降。



就在这当儿,曹爽的谋士桓范突破重重关口,从洛阳逃出来找到了曹爽。

当他看到曹爽有投降的意思,急忙劝阻道:“曹将军,你千万不能投降,如果投降是死路一条,将军可挟持魏帝曹芳,召天下兵马勤王救驾,司马懿必败,千万别放弃这大好的机会”。

曹芳不听,始终认为司马懿不会对他下毒手,相信司马懿说的“只要投降,官照做,工资照拿”。

曹爽蠢如猪狗,和司马懿共事多年,他竟不了解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一个人?桓范见无法劝阻,急得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如此英明,却生了一个如猪如狗的儿子”

正如曹操所言:“鹰视狼顾之人不得不防。”

果然司马懿失言,把投降后的曹爽及心腹一干人等皆灭三族,这其中就包括桓范一家三族。



(敲黑板,关键问题来了)

司马懿在灭桓范三族时,桓范的儿子桓揩成了漏网之鱼,侥幸逃脱。

历史真的很有趣,桓范的后代得以繁衍生息,大约过了154年后,桓范的五世孙桓玄灭了东晋,换言之,夺了司马天下的人就是桓玄。

接下来咱们大致了解一下西晋和东晋的历史,以及桓玄夺司马天下的经过。

司马懿杀了曹爽后,架空了魏帝,掌握了朝廷杀生欲夺大权,魏帝成了傀儡。

司马懿73岁时去世,他的二儿子司马昭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司马昭成了魏国的权臣。



当时有句话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说司马昭想做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可惜天不假年,司马昭54岁就死了。

随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爵位。没过多久,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晋。



由于“八王之乱”造成了西晋的灭亡,换言之,西晋只有52年的国祚。

西晋灭亡后,司马家族的后代司马睿“衣冠南渡”在建康(南京)建立了偏安政权东晋。



东晋经过103年的风风雨雨,最后被桓温的儿子桓玄灭掉。换言之,桓范的后代终于报了当初灭族之仇。

大亨元年(公元403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儿子,大将军桓玄威逼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桓玄筑坛告天,登基为帝。

150年前司马炎也是这样威逼魏帝曹奂禅位的。历史重演,场景何其相似。

桓玄废东晋年号,改元“永始”,建立桓楚政权,国都南京。



不过好景不长。最后桓玄被刘裕所杀,享年36岁。这就是天道循环,屡报不爽的真实写照。

桓范家族族谱大致是这样的:桓范唯一逃命的儿子是桓揩,桓揩是桓彝的爷爷,桓温是桓彝的长子,(桓温也是一个牛人)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换言之桓玄是桓范的五世孙。




秉烛读春秋


灭亡西晋的是刘渊的匈奴汉国,灭亡东晋的是刘裕的刘宋政权。

但刘渊不是司马懿漏杀的,是司马懿的孙子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漏杀的。


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代,因为刘邦把西汉皇族的女儿嫁给匈奴和亲,冒顿单于的后代认为自己是西汉皇帝的外孙,于是就改姓刘。

刘渊文武全才,仪表堂堂,曾经作为人质来到西晋,司马昭司马炎都非常欣赏刘渊的相貌与才能,司马炎把刘渊比作西汉大臣金日磾。

司马炎想重用刘渊,但担心刘渊是外族,有的西晋大臣甚至建议司马炎除掉刘渊,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杀过大臣最仁慈开国皇帝的司马炎最终没有杀害刘渊。

公元279年刘渊的父亲左部帅刘豹去世,晋武帝司马炎派刘渊代理左部帅。公元289年,晋武帝又任命刘渊为北部都尉。刘渊严明刑罚,乐善好施,匈奴五部的豪杰纷纷投奔刘渊。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弱智的皇帝,不久爆发了八王之乱。

雄才大略的刘渊趁机崛起,他认为自己是汉朝的外甥,匈奴的祖先冒顿单于曾经与刘邦约为兄弟,现在哥哥汉朝灭亡了,应该由弟弟匈奴来恢复汉朝天下。

公元304年,刘渊自称汉王,建立政权,刘渊追尊蜀汉亡国之君刘禅为汉怀帝,对汉高祖刘邦等汉朝皇帝进行祭祀,俨然把自己的匈奴汉国政权作为西汉东汉蜀汉之后的第四个汉朝。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元永凤。刘渊派汉军多次大破西晋军队,可惜天不假年,公元310年刘渊去世,与刘秀的光武帝类似,刘渊被追尊为光文帝。

虽然刘渊的儿子刘聪最终攻占洛阳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晋愍帝,彻底灭亡西晋王朝。但因为北方很快陷入割据动乱,刘渊的第四汉朝的梦想并没有真正实现。

灭亡西晋的刘渊自称是汉朝的外甥,为了恢复汉朝建立匈奴汉国。而灭亡东晋的刘裕是真正的汉朝皇族后代,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代,但雄才大略的刘裕虽然取代东晋,彻底灭亡了司马氏的晋朝,却没有恢复汉朝,刘裕建立的是刘宋王朝。


厚德载物49847


司马懿杀桓氏族人时,漏掉了桓范的儿子桓楷。而桓楷隐姓埋名官至北相。也为他的后代夺得司马家的天下奠定了基础。

司马家之所以能崛起还是多亏了司马懿,司马懿手中有兵权,而当时得三国鼎立之前也让曹操刘备和孙权无暇他顾,所以没有意识到司马懿已有虎狼之势了。

司马懿握有兵权,就想控制住曹魏的朝堂。但当时曹爽和司马懿一样都是托孤大臣。曹爽排挤司马懿架空了他的实权,于是司马懿韬光养晦想趁机除掉曹爽。

当时桓范身为曹爽的智囊团之一,他曾经力劝曹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就能获得大量的兵马和司马氏抗衡。谁知道曹爽优柔寡断被司马懿诱骗回洛阳给杀了,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而身为主公的曹爽都死了,那就要清算曹爽的势力,桓范在劫难逃他被司马懿下令诛杀三族。但不知为何,独独少了桓范的儿子桓楷。桓楷逃过一劫,决定隐姓埋名积累实力以待后用。

桓范的儿子桓楷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他很快成为了官场中人,还官济北相。而且桓楷之后的儿子桓颢,也是人中龙凤他也官至西晋公府掾、郎中。

桓彝是桓颢的儿子,是桓温的父亲。桓彝被人杀害,桓温决心为父报仇,桓温复仇成功得事情,被当时的人所称赞,桓温是一个很聪慧又长相不错的人,他成为了公主的驸马,他一度官拜琅琊内史和辅国将军之职。

而桓玄正是桓温的儿子,也是真正取代司马势力的人。在此提一句,桓温在自己晚年时期曾想让朝廷加其九锡,不过由于谢安的拖延此事并没成功。由此可见在桓温时期,桓氏的势力和实力已经不可小觑了。

正是因为桓氏一族经历几代人的奋斗崛起和积累,桓玄加以利用,他在巩固权利以后清扫了殷仲堪和杨佺期这两位曾经结盟的武将,并果断的剔除了司马道子父子,一手把持了朝权。

桓玄距离天子之位仅仅只一步之遥。不得不说当初司马家如何取代曹氏的,现在桓玄就是如何逼迫晋安帝禅位的。

可能连司马懿都想不到,当初的漏网之鱼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并取司马氏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