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56平方米的房子,收39萬元“服務費”?南寧有樓盤被投訴

房地產公司收取“指標費”,

價外加價侵害消費者權益;

花式營銷套路多,

不良商家以“贈送”“免費試用”

為幌子強制消費;

購物節以“全年最低價”“一折價”

吸引眼球,

價格先漲後降涉嫌欺詐……


買56平方米的房子,收39萬元“服務費”?南寧有樓盤被投訴


3月11日,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12315中心發佈

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提

醒消費者避免入坑。


買56平方米的房子,收39萬元“服務費”?南寧有樓盤被投訴


0

1

預付式消費風險集中爆發


2019年,預付式消費兌付風險在健身、美容美髮、攝影行業發酵並爆發,部分商家無履約能力仍發行預付卡,惡意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案例:

2019年11月,羅女士在南寧市江南區一家美容美髮店辦了2張會員卡,預付金額3680元。不到一個月,商家卻關門停業。


羅女士向12315熱線投訴,經過市場監管部門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她可在該品牌的另一家門店繼續使用預付卡金額消費。


0

2

食品投訴數量居首位


據統計,2019年,消費者關於食品的投訴達7500多起,投訴量居首位。


投訴的問題集中在:小型超市、食品經營店管理不到位、未及時下架過期食品或存儲不當,造成食品變質,餐飲店衛生不達標或未嚴格按規範操作,造成餐食中混有異物。


0

3

機動車停車收費問題多

消費者對於機動車收費反映的問題,主要是部分停車場未設免費時段、未進行價格公示、不按政府定價或公示的標準收費、住宅小區停車跨時段累加收費、限時停車帶按次收費無免費時段等。


案例:

周女士入住南寧市雙擁路一家酒店,將車停在酒店停車場,離開時被高額收費,對方未能出示收費標準。


周女士向12315投訴。經執法人員現場調查屬實,責令停車場進行整改。


0

4

房地產“價外加價”亂象多

南寧商品房消費需求持續旺盛,部分經營者利用賣方強勢地位及消費者迫切購房的心理,存在虛增合同裝修價格、捆綁銷售車位以及在合同價款外加收“團購費”“指標費”等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案例:

李女士投訴稱,2019年4月2日,她在南寧市良慶區某樓盤購買了一套56平方米的房子,被開發商以“服務費”的名義,在合同總價之外收取了39萬元。

0

5

“贈送”“免費試用”要當心

部分經營者以“贈送”“免費試用”及“抽獎”獲得大額抵用券等方式吸引消費者,然後惡意欺騙誘導消費,甚至強制消費,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案例:

2019年12月,邱先生經過南寧市新朝陽廣場的紫×堂時,商家宣稱幫店員投票可免費接受洗臉服務。然而,在洗臉過程中,店員未經他同意擅自往其面部塗抹黑色物質,然後告知清洗需支付490元,他只能被迫掏錢。


黃女士也遭遇同樣的事,她被迫支付800元。


他們向12315投訴後,商家全額退款,還被處以3000元罰款。


0

6

電動車不符合新國標無法上牌

2019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正式實施,部分經營者繼續違規銷售舊標電動車或將舊標電動車翻新,導致電動車因不符合標準無法上牌引起投訴。


案例:

2019年5月,在南寧市西鄉塘區某電動車銷售門店,黃女士花3000多元購買了一輛電動車,商家稱該車符合新國標可以上牌,但她去辦理上牌業務時被告知“不符合新國標”。


黃女士向12315投訴後,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道歉、退車並賠償損失。


0

7

價格先漲後降涉嫌欺詐

“女王節”“粉絲狂歡節”等購物節不斷湧現,部分經營者以“全年最低價”“一折價”為噱頭吸引眼球,但存在商品價格先漲後降、優惠規則故意模糊不清等行為欺騙消費者。


案例:

2019年3月,陳女士在南寧市某家居廣場選購傢俱,商家稱當時是傢俱購物節,是“全年最低價”。陳女士花16800元購買了3張床。當年7月,她到店發現該床的銷售價格比自己購買時還要低。


0

8

信息安全引發廣泛關注

消費、辦理會員後被營銷電話轟炸,垃圾短信滿天飛,經營者未妥善保存消費者信息,甚至為獲利轉賣信息,侵犯隱私權,給消費者造成困擾。


案例:

2019年7月,有市民舉報南寧某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從上門兜售的賣家處購買了多個樓盤的業主個人信息,再由業務員打電話詢問客戶是否需要租房或賣房。最終,該公司被罰款6萬元。


0

9

電視、電話購物投訴增長迅速

老年人容易輕信電視電話購物,受食品、保健品等關於“治癒高血壓”“抗癌防癌”“大大提高身體免疫力”等虛假宣傳的欺騙。


此外,售後服務形同虛設,不履行退貨承諾等也成為常見問題。


1

0

警惕網上冒牌維修店

有些冒牌商家小毛病大維修,銷售假冒偽劣配件、拒不履行售後服務承諾,收費後直接失聯。消費者因事先未了解清楚商家的名稱、經營地址等重要信息,從而使維權受到阻礙。


案例:

2019年8月,黃女士在網上查到一家掛名為“格力電器維修”的電話,預約上門維修空調,支付了900元,商家承諾三包期為3個月。一個月後,空調再次出現問題,她聯繫商家卻被告知無法處理,隨後對方失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