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最近,被两个女人气到头疼。一个是潘贵雨,一个是大表姑奶奶。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为了要钱守在女儿家门口的潘贵雨女士)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守在别人卖房现场要钱的大表姑奶奶)


这两位就是热播剧《安家》中的人物,一个是女主房似锦的妈妈,一个是富豪家的穷亲戚,堪称气到全网口吐芬芳的两个女人!

作为一个妈妈,我早练就了看任何剧集都得往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盘一盘的本事,所以,今天我就来帮大家盘一盘,这部讲述职场奋斗、揭露卖房套路的电视剧中,我能看到的那些育儿经!

父母三观正,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房似锦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你好,认识一下,我是房家要扔在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一二三四的四,水井的井。”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听起来匪夷所思,谁会这么狠心,把孩子扔到井里?

这个人,就是房似锦的亲生母亲潘贵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女人。

房似锦是她生的第四个女儿,当孩子刚生下,她还戴着防月子病的头巾,便决定将孩子扔到井里淹死,幸好,房似锦的爷爷救了她一命。

既然丢是丢不成,那么,好好利用还是可以的。

在房似锦还是十几岁时,潘贵雨就逼着她到外面打工。赚来的钱,多数都让潘贵雨收刮去补贴给儿子,导致房似锦做了房产中介后,既便年入百万,依然穿着最普通的职业装,省吃俭用到令人难以置信。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后来,为了让房似锦拿100万给儿子还房贷,她不惜毁坏女儿的名声,闹到她的单位,让她差点没了工作。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大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在追剧过程,许多人依照常理推断,房似锦的弟弟大概就是个不学无术、欺负姐姐的角色。

在最新的剧情中,原来,弟弟和姐姐感情很好,在所有人都欺负姐姐时,他总会挺身而出帮助姐姐,而房似锦之所以愿意被潘贵雨剥削,也是出于对弟弟的感激。

然而,由于潘贵雨的三观里对“男女”的偏见,让房似锦的成长蒙上厚厚的阴影。

她饭量大、吃相难看,只因小时候饿得太狠;她不近人情,只因妈妈逼得太紧;不懂得与人相处,只因从小到大,没得感受过什么是爱。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与潘贵雨同类的,还有大表姑奶奶。

40年前逃难,得到了富豪亲戚的收留。40年的照顾与帮抚,没有换来她的感恩,却遭到了她处心积虑的算计。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而她的子女们,在她的纵容和唆使下,居然霸占救命恩人的房产,狮子大开口,索要5000万,居然还带着两个孙子,看着他们理直气壮、撒泼打滚的样子,真是可笑至极。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三观不正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梦。有的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在无形中,烙印在孩子的思维里,让孩子再传递给下一代。而有的父母缺乏底线的价值观,也会成为孩子行走江湖的人生准绳。

记得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的影响?”

有个网友说过:“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

优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

三观不正的父母,培养不出品质上乘的孩子。

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孩子,未能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与逻辑体系。父母的三观,决定了孩子对世界的眼光,对人生的看法,对价值的衡量。


父母的焦虑,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有一集,为了卖房,徐姑姑假装串门,套路了一位为孩子学习焦虑到炸的妈妈。

妈妈得知徐姑姑家的“孩子也读七年级”,便自来熟的上前打听孩子的学习、作业问题,仿佛和第一次见面的徐姑姑熟到不行。

一股脑儿的向徐姑姑吐糟:作业太多,尤其是数学,不光考孩子,更是考家长;我们家每天搞得十一二点;我现在每天活得好累、血压上来了、头都要炸了,白头发哗的上来。

事实上,这位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已经有了裂痕,孩子都不愿意和她说话,而她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声音大到影响邻居休息。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妈妈的焦虑,几乎要溢出屏幕来。而徐姑姑设计好的“台词”,句句扎到妈妈心中。


“我家孩子七年级,跟你家孩子个头差不多。”

“这孩子长身体的时候,睡太晚不回头影响发育了?我家孩子还好,每天八点半作业就写完了,还能练会儿琴。”

“家庭关系会被作业搞坏的。有一段时间,我孩子看见我就跑。”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在一次访谈是,武志红老师曾指出:父母的焦虑,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我们常听到:

这么简单的题,怎么也不会做;

跟你讲了多少遍,为什么记不住呢;

你看某某,考试又拿了双百分……

看到自己的孩子,一道普通的题目,做了十遍还是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人家孩子已经在奥数题的路上不断进阶,同样的起跑线,却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一大截。

这样的焦虑,如何带着传染性的毒药一般,让父母心力交瘁,让孩子自我否定,每个学习内容放在他们面临,总会有个声音在说:“你不行”。

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焦虑,是一种不健康的压力,只会让人越来越透不过气,抵触放弃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人们常常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形容成“教”和“育”,父母给予和指导,孩子吸收和调整。

事实上,促进孩子学习成长的,往往是榜样的力量,也就是说,爱学习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即便不是学霸,在学习兴趣上,也不会太差。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最好留一半

自从当了父母后,常常有种错觉:怎么付出,都觉得给孩子的不够。

剧中靠卖包子为生的严叔严婶,卖了大半辈子包子,为了儿子结婚,一次性拿出300多万,在上海给儿子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房子上写了儿子和儿媳的名字。

老两口憧憬着,即将成为上海宝宝的爷爷奶奶,可以过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

当他们退掉原来租的房子,准备和儿子一起住,到了之后,甚至舍不得让儿子下楼搬一下行李时,敲开门后,迎接他们的居然是亲家母的捷足先登。

更令人可气的是,儿子明明看着父母搬来的是行李,却装傻说:你们先回去吧,有空我去看你们。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回想起,当初他们买房时,徐姑姑建议分期付款,老两口舍不得背利息,又不想儿子辛苦还房贷,咬牙拿出了全部家当,到头来,只能窝在包子铺里无奈地叹气。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关于这段剧情,有网友说,这样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爱得太满,以他们的年纪,万一出了什么事,不留一点钱防身,未来真的很难。

深以为然。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为了孩子,哪怕掏空身体里最后一点能量,也心甘情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聪明的父母,爱孩子懂得爱一半留一半,那一半,留给孩子去容纳他们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和严叔严婶类似的,还有“安家天下静宜门店”的颜值挡当朱闪闪,一个“嫁不到富豪的房产中介就不是好女儿”的姑娘。

朱闪闪是上海“土著”,比起其它几个外地来的孩子,她占了绝对的优势,而朱闪闪的妈妈,对她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富养式宠爱”,将她保护得无微不至,以至于从业两年多,未开一单。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好不容易有一个“客户”主动上门,居然是个“骗色”的坏人。

之前,王子健好几次提醒,真正想买房的人,不是这样的,唯独她傻傻分不清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看过一句话: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

焦虑的父母,看见的总是孩子的缺点;三观不正的父母,想着的总是眼前利益;爱得太满的父母,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爱。

归根结底,就是父母的格局,决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格局大的父母,深刻的懂得,风筝线在自己手里,放任不管和一味死拽,风筝都不会飞得好、飞得远,只有松弛有度时,风筝才能翱翔天空。

聪明的父母,既敢放手让孩子去闯,也能在孩子需要时托底。

误入歧途的孩子,他们会时及时纠正;迷茫困顿的孩子,他们懂得指引迷津;拘泥小事的孩子,他们善于引导变通。

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不是可以住人的房子,不是银行卡上的一串串数字,而是授予他们自己建造房子和利用已有财富,造成属于自己未来的能力。

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阳光、自信、善良,会对别人笑,懂得伸手拉一把需要帮助的人,但也会停下来给自己拥抱的人。

在《安家》的卖房套路中,你该知道哪些育儿真理?

有养(ID:youyangtv)致力于为-1~12岁孩子的家庭提供有价值的父母教育服务,通过知识付费、工坊联盟、网综节目、短视频、父母一站式成长App等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父母教养观念及方式全面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