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1667年8月,正是初秋时节,北方的天气已经逐渐转凉,然而未满14岁的小皇帝康熙帝却内心烦躁不安。

辅政大臣索尼刚刚病逝。他在病逝前留下一份报告,请康熙帝遵循顺治帝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

康熙帝不想亲政吗?想,十分想。然而,一道巨大的阻碍摆在面前。那就是另一个辅政大臣鳌拜。

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6年前,顺治帝驾崩。按照顺治帝留下的遗诏,8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了皇位,是为康熙帝。

由于玄烨年幼,顺治帝在遗诏中,明确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帮助小皇帝处理政务。顺治死后,辅政大臣们在顺治帝灵前盟誓,表示同心同德辅佐小皇帝玄烨。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他们所发的盟誓,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主要是鳌拜在捣乱。

鳌拜是清朝三代元勋,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他在辅政大臣中位居末位,却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其他三位辅政大臣要么年老多病,要么性格懦弱,使得鳌拜日益骄横,擅权自重。

康熙帝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于当年8月25日,正式亲政。

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这个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这又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从某种程度上讲,大清帝国的走向,就取决于这一天。

康熙帝亲政,意味着他要从辅政大臣特别是鳌拜手中收回权力了。这迅速激化了康熙帝与鳌拜之间的矛盾。

按照惯例,当皇帝宣布亲政后,辅政大臣应该主动辞职,以便皇帝治理朝政。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主动给康熙帝打报告,请求解除辅臣之任。

苏克萨哈的举动,引起了鳌拜极大的不满。因为这样一来,遏必隆、鳌拜都必须辞职,才说得过去。鳌拜当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就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要求康熙帝处凌迟、族诛之刑。

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顺便一说,苏克萨哈和鳌拜其实本是姻亲,只不过,他们长期意见不合,积以成仇。苏克萨哈此举更让鳌拜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对于鳌拜心中的小算盘,康熙帝心知肚明。他当然知道,苏克萨哈并没有什么过错。只不过,鳌拜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强行要求康熙帝处置苏克萨哈。无奈执行,康熙帝只好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

苏克萨哈事件,让康熙帝痛定思痛,决议清除鳌拜。

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由于鳌拜势力庞大,清除一事只能暗中进行。康熙帝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皇宫中练习格斗、摔跤之术。金庸先生在其《鹿鼎记》中就描绘了这样的情节。真实历史上,这一幕是存在的。

有趣的是,鳌拜见此,以为是少年皇帝贪玩,沉迷嬉戏,还非常高兴,不知道自己已经一脚踏进鬼门关了。

等这批亲贵子弟的格斗、摔跤之术练习得相当熟练后,1669年的一天,康熙帝召集鳌拜入宫。鳌拜进宫后,康熙帝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此的亲贵子弟一拥而上。鳌拜虽然武功高强,可“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再加上措手不及,竟然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康熙帝为何要清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30条罪状忍无可忍

随后,就是宣布鳌拜的罪状了。此前,鳌拜给苏克萨哈罗织了24款罪名,康熙“依葫芦画瓢”,给他准备了30条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擅杀苏克萨哈。按照这30条罪状,康熙帝判处革职、斩立决。

这样的处罚,比鳌拜对待苏克萨哈罗仁慈多了。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对于这样的处罚,鳌拜还是不服。他请求觐见康熙,将自己救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出示给康熙帝看。康熙帝看后,默然良久。

最终,康熙帝以鳌拜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宽大处理,免除死刑,只将他禁锢起来。不久,鳌拜在禁所郁郁寡欢中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