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雲觀展”走進重慶銅梁博物館,70萬人探祕川渝古建築之眼

封面“雲觀展”走進重慶銅梁博物館,70萬人探秘川渝古建築之眼

銅梁匾額博物館內景

門楣上家國,樑柱間文脈。匾額被稱為中華古建築之眼,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載體,記錄著當時流行的書法,文學、雕刻技藝等,也記載了時代變遷的步伐。

3月13日,封面雲觀展走進重慶銅梁博物館,賞500多塊匾額,看300年來川渝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和民間禮節的發展變化。全網共計69.6萬人觀看了直播,線上圍觀川渝古建築之眼的魅力。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講解員帶領近70萬網友“雲觀展”

一塊匾額,二次使用

每一塊匾額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匾額上鐫刻的文字,將民風民俗、人文歷史娓娓道來。

一走進博物館,一塊奇怪又有趣的匾額吸引大家的注意,這塊匾額兩行字重疊在一起,為兩次用匾,第一次為“眉壽初觴”壽匾,在乾隆五十八年所刻。七十九年後的同治年間,木匾第二次重新刮灰上漆,雕刻“崇應惠民”廟匾。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兩次用匾,前後字樣依稀可見。

仔細看這塊“兩次用匾”,匾額中上方有一個方形印章,不過印章被二次用匾時的一個“獻”字所蓋,不過,時間一久,刮灰一掉,兩次刻字都能清晰地顯現出來。

講解員介紹,第一次用匾的人叫王汝璧。說起王家還有一個特別之處,王汝璧和他的父親王恕、哥哥王汝嘉都是清代翰林,因此,又有“同門三進士,父子兩翰林”的佳話。

70年前的拾金不昧

講解員還給大家介紹了一塊從民間收集來的“拾金不昧”匾。相比其他匾額的高大古樸,這塊匾體型偏小,年代也不算久遠,匾額上刻錄了一個拾金不昧的故事,令人動容。

“拾金不昧”匾

安嶽蔣義之投宿肖記客棧,以錢囊為枕,第二天早上匆匆忙忙就上路了,把一筆鉅款遺落在床上,上路後許久才猛然發現錢囊丟失,立刻回頭尋找。店主肖棟樑撿到錢囊後並沒侵佔,而是讓店小二追趕客人。當失主回到店裡,肖棟樑經過確認,便將錢囊物歸原主。蔣義之非常感激,特地製作“拾金不昧”匾相送,高掛於店門,讓店家口碑揚名江湖。

說起老闆肖棟樑,口碑很好。他在經營旅館期間,為人熱情真誠,每天為住宿客人準備中草藥水泡腳,幫助旅客緩解疲勞。他經營的餐館,也是童叟無欺,俗稱“帽兒頭”。如今,在銅梁區華興鎮,80歲以上老人都知道“拾金不昧,吃帽兒頭”這句順口溜。

70年前拾金不昧的故事,如今依舊影響著當地民眾,拾金不昧的淳樸民風一直綿延至今。

修建糧倉的意外收穫

這些珍貴的匾額是銅梁以及川渝歷史的見證,讓大家看到了一段段真實又感動的故事。而這些匾額能夠保存的原因,得益於民眾為了保存糧倉的意外收穫。

民國初年,平灘大紳糧張澤普修建了一座佔地面積13000多平方米的張家大院,整個建築雙重四合院,土木結構。解放後張澤普之孫張叔芬主動把張家大院捐給了銅梁縣人民政府。

1950年,銅梁縣人民政府決定將這裡改修成糧庫,而建糧倉需大量的木材,時任平灘區長於厚才號召農協會把平灘、侶俸及周邊地區寺廟、祠堂、大戶人家的木匾集中起來修建糧倉的倉底和倉頂。而糧倉需要除蟲、除溼、除黴,這樣無意識中,各類匾額就被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後來,銅梁區文物部門對匾額經過收集歸類整理,最終建成了今天的銅梁匾額博物館。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雲觀展”系列海報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楊渝 實習生 李永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