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铜梁匾额博物馆内景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匾额被称为中华古建筑之眼,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当时流行的书法,文学、雕刻技艺等,也记载了时代变迁的步伐。

3月13日,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赏500多块匾额,看300年来川渝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民间礼节的发展变化。全网共计69.6万人观看了直播,线上围观川渝古建筑之眼的魅力。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讲解员带领近70万网友“云观展”

一块匾额,二次使用

每一块匾额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匾额上镌刻的文字,将民风民俗、人文历史娓娓道来。

一走进博物馆,一块奇怪又有趣的匾额吸引大家的注意,这块匾额两行字重叠在一起,为两次用匾,第一次为“眉寿初觞”寿匾,在乾隆五十八年所刻。七十九年后的同治年间,木匾第二次重新刮灰上漆,雕刻“崇应惠民”庙匾。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两次用匾,前后字样依稀可见。

仔细看这块“两次用匾”,匾额中上方有一个方形印章,不过印章被二次用匾时的一个“献”字所盖,不过,时间一久,刮灰一掉,两次刻字都能清晰地显现出来。

讲解员介绍,第一次用匾的人叫王汝璧。说起王家还有一个特别之处,王汝璧和他的父亲王恕、哥哥王汝嘉都是清代翰林,因此,又有“同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的佳话。

70年前的拾金不昧

讲解员还给大家介绍了一块从民间收集来的“拾金不昧”匾。相比其他匾额的高大古朴,这块匾体型偏小,年代也不算久远,匾额上刻录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令人动容。

“拾金不昧”匾

安岳蒋义之投宿肖记客栈,以钱囊为枕,第二天早上匆匆忙忙就上路了,把一笔巨款遗落在床上,上路后许久才猛然发现钱囊丢失,立刻回头寻找。店主肖栋梁捡到钱囊后并没侵占,而是让店小二追赶客人。当失主回到店里,肖栋梁经过确认,便将钱囊物归原主。蒋义之非常感激,特地制作“拾金不昧”匾相送,高挂于店门,让店家口碑扬名江湖。

说起老板肖栋梁,口碑很好。他在经营旅馆期间,为人热情真诚,每天为住宿客人准备中草药水泡脚,帮助旅客缓解疲劳。他经营的餐馆,也是童叟无欺,俗称“帽儿头”。如今,在铜梁区华兴镇,80岁以上老人都知道“拾金不昧,吃帽儿头”这句顺口溜。

70年前拾金不昧的故事,如今依旧影响着当地民众,拾金不昧的淳朴民风一直绵延至今。

修建粮仓的意外收获

这些珍贵的匾额是铜梁以及川渝历史的见证,让大家看到了一段段真实又感动的故事。而这些匾额能够保存的原因,得益于民众为了保存粮仓的意外收获。

民国初年,平滩大绅粮张泽普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张家大院,整个建筑双重四合院,土木结构。解放后张泽普之孙张叔芬主动把张家大院捐给了铜梁县人民政府。

1950年,铜梁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这里改修成粮库,而建粮仓需大量的木材,时任平滩区长于厚才号召农协会把平滩、侣俸及周边地区寺庙、祠堂、大户人家的木匾集中起来修建粮仓的仓底和仓顶。而粮仓需要除虫、除湿、除霉,这样无意识中,各类匾额就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后来,铜梁区文物部门对匾额经过收集归类整理,最终建成了今天的铜梁匾额博物馆。

封面“云观展”走进重庆铜梁博物馆,70万人探秘川渝古建筑之眼

“云观展”系列海报

封面新闻记者 罗惟巍 杨渝 实习生 李永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