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自古以來,中華文明的禮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

親朋好友之間用外物,飾內情,表情達意,其樂融融。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但也有些見不得光的交易,掩蓋在禮品之下。表面冠冕堂皇,實際是以雅好為遮羞布,扭曲了送禮的本質。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所謂雅賄者,大多價值不菲,卻又讓人難以確認價格。尤其是玉石、瓷器、字畫等,沒幾把刷子,還真容易被人當成傻子。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收禮的心為物役、利令智昏,送禮的也不是省油的燈。

我等吃瓜群眾,從公開的一些新聞和視頻裡,方可窺見這你來我往暗黑大戲的一角。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之前海南警方公佈了昌江“黑老大”涉案資產披露的視頻,J先生帶著好奇心去看了,然後,帶著複雜的心情看完了。

無他,職業病發作,中間部分的珠寶首飾收藏品真的讓我驚!呆!了!

傳聞中涉黑資產可是多達二十多個億,本想著怎麼的不得見到點高貨洗洗眼睛,結果我看到了啥!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所謂玉白菜,其實就是早年間沿海城市的旅遊景點攤位上,隨處可見的(石車)(石渠)擺件,去海南旅遊的朋友或許帶回過同款?

當然,現在這種材質作為國家保護性海洋資源,禁止捕撈及販賣,所以不提倡大家購買。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石車)(石渠)原料

視頻裡看起來“高瓷藍”的綠松,隔著屏幕沒法仔細辨別真假,姑且不管它。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而那一大把看起來“以量取勝”的成把蜜蠟小米珠鏈子,就是蜜蠟邊角料打磨的,市場批發也就是幾十元一條的貨……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百十塊錢的瑪瑙雕刻件!旅遊景區地攤上一抓一大把……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3d硬金的龜,看著很大隻,實際應該是中空的,也沒多少錢。

(相關閱讀: )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別的吃瓜群眾和J先生的反應一樣:驚呆了+哭笑不得。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不知道這些禮品的價值,送禮的人是知道呢,還是知道呢,還是知道呢?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無獨有偶。

得益於現在很多司法拍賣在線上公開,吃瓜群眾在家就可以抱著看熱鬧和獵奇的心態圍觀。

去年7月,安徽省司法廳原副廳長程瀚受賄物品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公開拍賣,就吸引了數萬人觀看參與。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根據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的公告顯示,該拍賣標的包括各種奢飾品名錶、金條、奢飾品首飾、玉器把件、玉器掛件、翡翠首飾、古玩雜項,共計19件。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其中,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拍賣物品是一塊百達翡麗手錶,評估價高達800萬元,初次起拍價720萬,最終在第二次拍賣中以起拍價648萬元被一位買家收入囊中。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珠寶人更關心的當然是清單上的珠寶玉石啦。

要知道,司法拍賣中所有參拍物品,其起拍價都是經過專業評估師評估後定價,起拍價高低不同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受賄物品的價值上的差異

J先生去司法拍賣平臺上,扒下了部分參拍珠寶玉石拍賣標的物的實物圖片,和大家一起吃一波瓜~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仿古做舊的青銅器花瓶起拍價是2000元,這黑黢黢上週出土的範兒,也不知道人家收到禮物時候,心裡有沒有犯過嘀咕。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2000元起拍的18K白金翡翠戒指,實拍生圖真的不要過於真實……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這不就是四會、揭陽翡翠市場裡一抓一大把的顏色灰不拉幾的“晴水”小蛋面嗎?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種色一般,款式老舊,鑲嵌簡單,這樣一枚各方面綜合品質都不高的翡翠戒指,隨便我們哪個客戶手上的戒指都秒殺它。好奇曾經送給誰戴了呢?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2000元起拍的和田白玉把件,除了白以外,剩下的好像都是缺點了。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俄料表皮僵硬的染色、兩條“俏色”魚完美展示了垃圾雕工、背面有綹裂做了遮瑕雕……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以我們接受客戶諮詢的經驗,這種貨多半會以“和田籽料灑金皮羊脂白玉”的名義送出,配上豪華包裝,看過去價值不菲。實際上多看我們科普就知道,這玩意也就小千,不能更多了。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J先生最想吐槽的是2000元起拍的翡翠手把件。

雖然是送禮人最喜歡的大個頭,但珠寶從來就是寧精勿濫。這個種地,真的確定出門不會被誤認為是大理石嗎?

錯把魚目當寶珠?不懂珠寶,坑你沒商量

J先生說:

玉比君子,自有五德。

但對有些人來說,玉石映照出的不是他的君子之德,而是貪婪與無知。

珠寶玉石向來不是生活必需品,它們集藝術價值、現實價值和收藏價值為一體,需要一點知識才能走進這些寶玉石的世界。切莫徒將其作為炫耀工具,鬧出魚目當寶珠的笑話而不自知。

點擊【瞭解更多】,發現你能買得到的好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