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之“新”

歷史積澱文化,對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來說,百年崢嶸留下的底蘊之一就是創新——創新即傳統,傳統即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事實上,浙大二院自創建時起,就已將創新融入了自身血脈之中。因為創新,浙大二院在20世紀初即被譽為“遠東最好的醫院”;因為創新,浙大二院成為浙江省多個學科的發源地;因為創新,今天的浙大二院再造輝煌,開創了多項全國領先,甚至世界領先的技術;也正是因為創新,浙大二院在全球聲名遠揚,吸引了諸多國內外取經者。

兩張照片定格“融古匯今,中西貫通”

浙二之“新”

第一任院長梅滕更給病人把脈問診

浙二之“新”

第14任院長王建安教授團隊,2019年應希臘雅典大學希波克拉底心臟中心邀請,成功為當地一例疑難高危病人實施了TAVR手術。術中應用第二代可回收瓣膜系統和“杭州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浙大二院的院史館裡,珍藏著這樣一張老照片:穿著西裝的梅滕更先生正在為一位穿著長衫的年輕男子搭脈就診。

18世紀末,西醫對中國醫學的影響逐漸濃厚,牛痘接種法、西醫外科和眼科治療技術等近代西醫學成就相繼引入中國,為西醫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個西方醫生,梅滕更來到中國後,對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慢慢學會了中醫搭脈問診,採用“中西結合”的方法為患者診治。這張照片,可以說是“融古匯今,中西貫通”的醫學典範。放在當時的年代,這也是中西醫學的融合創新。

1881年梅滕更接管廣濟醫院後,在廣濟醫院內開設麻風病門診和麻風兒童之家。1887年,正式創辦廣濟麻風病院。1914年,廣濟醫院建立松木場分院。 1928年,松木場分院的赫特(Haddow)醫生,採用口服大楓子油及肌肉注射大楓子油乙酯兩種方法治療麻風病,近40%患者治療有效。1947年,著名麻風病專家馬雅各(Maxwell)

醫生來到松木場分院,採用碸類藥治療麻風病,令廣濟醫院的麻風病治療水平與國際接軌。

在那個麻風病令社會聞風喪膽,麻風病人飽受歧視的年代,這是極具歷史意義的醫學創新。也正是如此,杭州廣濟麻風病院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視為中國最好的麻風病醫院,也是許多麻風患者的首選醫院。

“廣濟三寶”

成為杭城熱議的創新事物

廣濟醫院的成立,不僅開了西醫在杭州的先河,還創出了許多杭州第一。在一百多年前,這些新奇的“洋玩意”著實讓杭州的街頭巷尾熱議了好一陣子。

1911年夏,廣濟醫院建立杭州最早的自備電廠和自置發電機,與此同時,還引進了杭州第一臺Ⅹ光機並投入使用。

浙二之“新”

發電機

浙二之“新”

X光機

浙二之“新”

自來水塔

當時負責使用X光機的醫生並非專業出身,為此梅滕更多方尋覓人才,最終聘請到專修X光機照相術的沃森( W. R. Watson)醫生負責Ⅹ光室;後又聘請到經驗豐富的蘇達立,擔任放射科主任,蘇達立的加入令廣濟醫院的醫療發展如虎添翼,深刻地影響了後續數十年的發展軌跡。

杭城最早使用自來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當時,廣濟醫院利用英國的制水技術,添置了設備,並建造了一座三層高拱窗平頂帶裝飾的城堡式磚樓,作為自來水塔,以供應全院之需。

發電機、Ⅹ光機與自來水塔,在當時被稱為“廣濟三寶”。

每條血管裡流淌著創新因子

讓百年名院煥發強大生機

這樣的創新基因讓醫院不斷散發出光輝,讓百年名院煥發強大生機。

上世紀五十年代,余文光教授完成國內第一例胰十二指腸手術,開創了中國胰十二指腸手術的先河;石華玉教授在國內胸外科首創椎旁阻滯下肺切除等手術;朱焱教授在省內率先開展顱腦手術;上世紀六十年代,樓福慶教授開始的茶色素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治療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上世紀七十年代,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斷肢移位再植”手術,省內首先開展三例肝臟移植手術,成功搶救燒傷面積達100%、Ⅲ度燒傷74%的病人……

進入新世紀以來,浙大二院更是全面突破,碩果累累:鄭樹教授在國際上最早發現兩個與大腸癌相關的新基因,揭開大腸癌神秘面紗;彭淑牖教授攻克“胰腸吻合口漏”世界難題,發明刮吸手術解剖器,被譽為“神刀”,載入世界外科器械史冊;姚克教授引領中國白內障手術的5次變革,是中華眼科最高獎項“大滿貫”得主,“眼科汽車醫院”發起人和領隊人……

圍繞臨床若干關鍵的疑難問題進行產學研一體化聯合攻關,一項接一項的創新成果,遍及浙二所有門類。

王建安教授作為國際知名的心血管病專家,帶領團隊在心臟瓣膜病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和系統性成果:成為國內最大的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心之一;2018年,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正式提出“基於瓣上結構的選瓣策略”,並被稱作“杭州方案”,得到相關國際同行和專業雜誌的好評。自主研發採用我國首個可回收瓣膜系統VenusA Plus,並可進行精準定位的第二代“中國瓣膜”,第三代瓣膜也已完成了第一例人體植入,準備進一步開展上市前的患者研究。系列成果的誕生明顯降低了高危患者介入治療併發症的發生率,技術與產品先後推廣至歐洲、南美、亞太等地區的4國7大中心和國內60家醫學中心。

我需要世界,世界需要我

浙二之“新”

UCLA神經外科住院醫生在浙大二院培訓

正如醫院全球化戰略中提出的“我需要世界,世界需要我”,浙大二院長期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兩條腿走路,合作已逐步擴展到項目共研、學科共建、聯合培訓、人才共享等各個方面。以聯合培訓為例,浙大二院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聯合成立專科醫生培訓基地,培訓的學科涉及麻醉科、心內科、急診科、外科、神經外科、骨科等,今年又成為了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會聯盟合作單位。

截至目前,共有來自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以色列在內的18個國家300餘名國際醫學生、住院醫生、專科醫生和進修醫生,在全院30個科室完成了輪轉或培訓,最長的達1年時間。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浙大二院面向全球持續推動了全方位且極具深度的醫療交流與合作,受邀出國示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腋靜脈穿刺術和起搏器植入術、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等手術10餘臺次;先後簽訂“中意聯合心血管醫學實驗室”、中希(希臘雅典大學醫學院)及國際肝膽胰協會人員交流等合作項目,搭建中馬(馬裡)醫療交流合作平臺;成為“一帶一路”海外麻醉醫師培訓基地。並且已先後接待俄羅斯、蒙古、土耳其、摩洛哥、菲律賓等20餘個國家的上百名專家學者團到訪交流。

通訊員 | 方序 鄭芬芳 童小仙 朱儁俊 孫敏慧

浙二之“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