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是怎樣"撞"成的,爆料汽車發明者“撞車”那些事


奔馳是怎樣

【懂車帝原創 技術】去年底中保研的一撞(正面25%偏置碰撞),不僅讓一代神車帕薩特又“火”了一把,同時也讓汽車碰撞測試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廣泛關注。這一點從懂車帝春節期間推出的全新實車碰撞測試節目“懂車試驗場”第一期《比亞迪唐側撞東風本田思域》 的點擊和互動量上就可見一斑。


奔馳是怎樣

說到碰撞測試,除了各種NCAP、美國的NHTSA和IIHS這樣的專業測試機構,某些一線汽車品牌也有自己的場地、設備甚至標準,可以進行獨立測試。這其中,汽車發明者梅賽德斯-奔馳無疑是個中翹楚,奔馳的“碰撞史”可以追溯至1959年,至今已逾一個甲子。這期間,有哪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誌性事件?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下面就讓我按時間順序,用照片結合文字的形式為大家梳理一番。


奔馳是怎樣

1959年9月10日,在斯圖加特西南15公里的梅賽德斯-奔馳辛德芬根(Sindelfingen)工廠,一輛內部代號為W 110的試驗車迎頭撞上了一堵臨時搭建的水泥牆,這既是奔馳碰撞測試歷史首撞,同樣也開啟了汽車安全研究的嶄新時代。從那以後的60年間,已有超過14000輛奔馳汽車完成了內部碰撞測試,其中雖然絕大部分為乘用車,但廂式貨車和重型商用車同樣佔有一定比例。

奔馳是怎樣

W111系列大名鼎鼎的220 SE “Tailfin”,1964年產

奔馳是怎樣

220 SE “Tailfin”車身剖視圖

同年,W111系列豪華轎車發佈,這是全世界首款應用完整安全車身結構設計的乘用車。通過上面的車身剖面圖,中部剛性極佳的乘員艙以及前後部縱向設計的可變形褶皺吸能區清晰可見。

奔馳是怎樣

在完成車對牆(固定剛性障礙物)首撞之後,梅賽德斯-奔馳的被動安全測試繼續向前發展,不久之後,依舊在辛德芬根工廠,又完成了首次車對車碰撞,這是一次側撞,兩輛測試車均為W111系列車型。雖然車輛速度不詳,但從照片記錄下的碰撞的瞬間來看,現場還是比較慘烈的(風擋玻璃整塊飛了出去)。

奔馳是怎樣

翻滾試驗

奔馳是怎樣

衝擊試驗

1962年,碰撞測試變得更加系統化,複雜程度和操作難度也隨之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這一年的辛德芬根工廠,奔馳分別進行了實車翻滾試驗和衝擊試驗。其中,前者測試車型為一輛220 SE coupe(W111),通過單側車輪騎上專門搭建的楔形跑道實現翻滾,測試車速80公里/小時。後者則是讓一輛W111試驗車以86公里/小時的車速正面撞擊靜止大巴的側面。

奔馳是怎樣

1968年碰撞現場(側撞)

奔馳是怎樣

1969年碰撞測試(尾撞)現場

奔馳是怎樣

早期碰撞測試中,需要主動前進的測試車輛是通過一臺蒸汽驅動的火箭推車提供動力的,這個火箭推車被固定在測試車身後並與測試跑道上架設的導軌連接,保證測試工況滿足預設要求。

奔馳是怎樣

1965年,奔馳歷史上第一個專業級碰撞假人正式服役,名叫Oskar,來自美國。上圖中坐在事故模擬臺車上的正是他,可以看到,半個多世紀前的測試設備和現在比起來非常簡陋,請注意看臺車和前方障礙物之間用於模擬車輛吸能區的“零件”,那是工廠食堂用於醃製酸黃瓜的罐子,如此就地取材也著實讓人服氣,想出這個鬼點子的奔馳工程從此有了個新綽號——“小黃瓜邁爾”。

奔馳是怎樣

如今,奔馳用於碰撞測試的假人家族人數已經攀升至約120。它們有男有女、有大有小,可以模擬碰撞發生時不同年齡性別車內乘員的實際受傷害程度。由於身價不菲(最貴70萬歐/人)且身上遍佈大量高精度傳感器(最多220測量點/人),他們平時不用時候被妥善安置在具備恆溫恆溼條件的“假人之家”。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2014年,為了驗證新款smart fortwo的被動安全性,奔馳內部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小碰”。體重僅有1124公斤的“精靈”要與整備質量2308公斤的家族老大哥S級面對面硬剛,兩車碰撞瞬間相對速度50公里/小時,偏置角度50%。通過測試數據分析可以看到,奔馳S級前部潰縮區有效吸能對smart起到了很好地保護作用,而smart的高剛性乘員艙也能在碰撞發生後保有必要的生存空間,加上安全帶與氣囊的恰當約束,對車內兩名成員提供了足夠的保護。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2016年11月,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安全技術中心(TFS)在辛德芬根正式落成,如今,它依舊是當今全球領先的碰撞試驗室之一。 該中心具備眾多先進測試設備,並且採用了可變軌道設計,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執行各種常規碰撞測試,而且為全新的測試方法提供了可能,比如各個角度的車對車(Car2Car)碰撞、預警安全系統(PRE-SAFE)的試驗室評價、自動駕駛操作及碰撞後評價、卡車碰撞測試等等。目前,該中心每年會進行約900次碰撞測試和約1700次臺車碰撞測試。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 建設週期:2013年三季度——2016年三季度
  • 總投資:上億歐元
  • 試驗類型:可針對乘用車和卡車進行約70種不同工況的碰撞試驗,其中包括前撞(含各種角度偏置碰撞)、後撞、臺車側撞/側後撞、翻滾測試、車對車碰撞測試等。
  • 影像記錄設備:1000幀/秒超高速攝像機(含碰撞區域下方視角)
  • 建築尺寸(長×寬×高):170米×279米×23米
  • 最長測試道長度:超過200米
  • 面積:55000平方米
  • 無支撐碰撞測試區:
    90米×90米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基於全面、先進的碰撞測試,梅賽德斯-奔馳在被動安全領域有了不斷髮展、引領創新的條件和能力。在2019安全概念車(ESF)上我們就看到了上面一系列全新技術:新型駕駛員氣囊,爆開後保護區域擴展到方向盤及儀表臺上方區域;新型後排乘客安全氣囊,全新管狀結構和充氣方案能夠將頭部脊椎損傷降低30%;新型側氣囊,可以從駕駛員及副駕座椅靠背兩側爆開,無論座椅前後位置和靠背角度如何,都能對車內前排人員起到有效保護作用。

奔馳是怎樣

奔馳是怎樣

梅賽德斯-奔馳正在與弗勞恩霍夫高速動力學研究所、恩斯特馬赫研究所(EMI)合作,研究將動態X光掃描技術應用於汽車碰撞測試中。未來,這種新的成像技術一旦成行,奔馳的碰撞安全專家就可以從車身或零部件內部看到變形過程並加以分析優化,從而能夠更快速地確定造成某個組件變形的原因。此外,通過將X光掃描數據與計算機仿真模型正確融合,可以進行高動態3D仿真。

奔馳是怎樣

汽車發明者奔馳,不僅是新型交通工具的開創者,同時也一直作為先鋒,在汽車安全領域竭盡所能做出貢獻。未來,我們希望看到奔馳為汽車安全領域帶來更多引領性的新技術,當然也熱切盼望著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國品牌能夠更加重視包括碰撞安全在內的汽車安全技術和性能,加大投入並有所建樹,讓人們的汽車生活更加安心、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