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恆順維業績和估值表現平平 擬轉戰科創板卻難覓適用規則

無論經營業績,還是公司估值,坤恆順維與科創板的硬性要求都還有一定距離,與此同時,該公司對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不過,隨著5G網絡建設的推進,未來的坤恆順維無疑將從相關基站建設的爆發中受益。 無論經營業績,還是公司估值,坤恆順維與科創板上市的要求都還有一定距離。

《投資者網》張偉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並傳回全球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此次探月成功,也讓成都坤恆順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坤恆順維”, 838580.OC)開始被更多的人知曉。

據悉,坤恆順維主要為本次探月活動提供月面回波模擬器,模擬“嫦娥四號”720秒軟著陸月面的雷達回波,並在地面實驗室中驗證測速測距敏感器雷達的功能和性能。而就在助力“嫦娥四號”登月一年之後,坤恆順維計劃從新三板轉戰陸科創板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多方關注。

擬上科創板卻無適用規則

據四川證監局官網披露,坤恆順維於2020年1月7日向四川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獲受理。據公示信息,坤恆順維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輔導機構為民生證券,上市目的地為科創板。

坤恆順維表示,“未來若向中國證監會或有權審核機構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並獲得受理,公司將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股票暫停轉讓。”看得出來,這又是一個“逃離新三板,加入主板市場”的鮮活案例。

不過,以坤恆順維目前的業績和規模來看,想要登陸科創板,似乎還有難度。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坤恆順維的總資產為0.95億元;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58億元和0.22億元;估值方面,以最新披露的轉讓成交價2.79元/股計算,其市值約為1.17億元。

目前,在科創板上市的五套標準中,第一套標準的門檻最低,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2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收不低於1億元。”

可以看到,無論經營業績,還是公司估值,坤恆順維與科創板的要求都還有一定距離。《投資者網》就“如何達到科創板上市的最低要求”等問題致函坤恆順維,但一直沒有收到該企業的回覆。

成為華為供應鏈前景如何

暫時達不到科創板要求,也要推進上市輔導工作,坤恆順維的底氣或許來自於其在國防通信領域的硬實力。

據官網信息顯示,坤恆順維成立於2010年7月,主要業務為無線電實物仿真、無線電測試、無線信號處理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西安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據多家媒體報道,助力“嫦娥四號”探月之前,坤恆順維在2018年還參與了“長征二號丙”和“長征二號丁”兩個運載火箭發射項目。

據坤恆順維披露,公司與華為是合作伙伴關係,自2019年開始向華為提供用於5G測試的無線信道仿真儀。財務數據顯示,坤恆順維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為2247萬元,同比增長72.84%;淨利潤為78.38萬元,同比增長147.14%。

坤恆順維表示,2019年上半年業績較2018年同期能扭虧為盈的原因,“主要是華為選擇公司為其5G網絡設備及終端進行測試所致”。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國內5G基站建設的市場佔有率為60%。尤其是2020年,隨著5G網絡加速推進,無疑將釋放巨大的市場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已有19個省市在政府工作報告將“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列入2020年的重點工作,其中6省市明確規劃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數量。有分析認為,隨著各地對5G網絡建設工作的推進,坤恆順維也將從相關基站建設的爆發中受益。

主要客戶依賴度較高

雖然,協同華為參與5G建設,但坤恆順維卻存在客戶集中度高的風險,與此同時,公司應收款金額和佔比也比較高。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第一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在營業總收入中的佔比為35.22%,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在營業總收入中的佔比為85.99%。而在2014年,前五大客戶的營收貢獻佔比更是高達97.01%。而坤恆順維客戶集中度高也在其應收款上有所體現。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坤恆順維的應收款及票據合計5157萬元,其中,前五大欠款客戶的應收款共有2207萬元,在當期4634萬元應收款總額中的佔比約為47.62%。

對此,坤恆順維認為,隨著公司銷售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客戶分佈會逐步平衡,對主要客戶的依賴程度相對降低,未來應收款金額和佔比也會逐漸下降。官網信息顯示,除成都外,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西安等城市也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3月6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了新三板《轉板上市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的核心要點為,“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符合轉入板塊上市條件的公司,可以申請轉板到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這讓許多新三板公司看到了直接登陸A股市場的希望。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轉板政策出臺是新三板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步,出臺時間之早已超出市場預期,不過具體落實要等精選層推出,估計最快也要明年6月才能實施。

而對坤恆順維來說,如何達到科創板上市的最低門檻才是關鍵,畢竟其經營業績、公司估值等方面暫時還達不到科創板的硬性要求。《投資者網》就“如何達到科創板上市的最低要求”等問題致函坤恆順維,但一直沒有收到該公司回覆。對於坤恆順維的轉板進展,《投資者網》也將持續保持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