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給釘釘打差評=持磚連砸老師!教育人該警醒了

近日,兩則消息,讓人心緒難以安寧——

第一則,四川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班主任黃濤,因頭部受到重擊,在昏迷三個月後,病情惡化,最終離世。


惡意給釘釘打差評=持磚連砸老師!教育人該警醒了


第二則,遠程協同軟件釘釘,在同領域軟件排名口碑一落千丈,一星差評鋪天蓋地,安卓應用市場的評分也從原本的4.5分,一下子暴跌至1.3分,逼得釘釘公司出視頻直喊:爸爸,求饒!


兩則消息,整合起來,細思極恐!

先從兩個故事的原委講起——

2019年10月24日,黃濤因所帶班級學生顏某在校園內騎車,對其進行教育,引發顏某不滿。進入教室之後,顏某用磚塊連砸黃濤老師頭部九下,導致黃濤當場昏迷。

2020年1月,受新冠病毒影響,各地政府教育部門宣佈延遲開學,一群神獸歡呼雀躍,開學可以無限延長了。誰知,教育部一紙行文,“停課不停學”,讓所有學生經歷了“天上”和“人間”的巨大差異。能讓全國學生實現在線學習,達成“停課不停學”的,正是這款遠程教學軟件釘釘。

這可惹毛了全國的孩子,他們“同仇敵愾”,紛紛組團給釘釘打差評。各大手機應用評論區,到處都充斥了學生黨的身影,有謾罵、有嘲諷、有指責……

惡意給釘釘打差評=持磚連砸老師!教育人該警醒了


據崔磊告知,安卓應用市場中的評分如果過低,軟件商品就會被下架。

學生黨此舉,無異於置人於死地。

原本以為在這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能夠再創新高的釘釘,轉眼間要為自己是否能夠生存下去而擔憂,這才上演了文首所提到的“出視頻、喊爸爸、求饒恕”的一幕。

當然,有人認為這是釘釘趁勢而下,利用學生黨的吐槽,順水推舟,是一場智慧的營銷方式。


我們不是商業人士,不懂商業問題,我們只看教育問題——

一個是持磚連砸老師頭部,致其死亡;一個團伙作戰,挾私報復教學軟件。非同一時間、非同一源頭、非同一方式,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有著共同的主體、共同的心理和動機:

即持磚連砸老師=惡意給釘釘打差評!

看到好處,就是理所應得;求而不得,便要發毛。

這可能是當下學生黨看待問題的共同心態。就如這次“停課不停學”,原本定於2月10日開學,但新冠病毒肆虐全國,開學延遲,絕大部分孩子“笑而納之”,欣然接受;隨著“聽課不停學”的口號響起,“釘釘”叮叮噹噹地來到他們跟前,則是一股牢騷。

殊不知,這個線上教學的時間並沒有提前,而是與原定的開學同步。可以斷定的是,學生不比老師,線上學習遠比原本在學校的線下學習來得輕鬆,就是因為如果沒有“停課不停學”,這群學生就可以將假期真正的無限延長,繼續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就對於“釘釘”痛下殺手。

自己敢承擔的職責,哪怕有一丁點的藉口,就設法推諉,想想覺得後怕。

即便退一萬步講,“釘釘”何罪之有?冤有頭,債有主。當年,面對三聚氰胺事件,易中天教授幽默地說:“毒牛奶要追責,你不能去追責奶農吧!更不能去追責奶牛啊!”

我們不談“釘釘”有什麼高尚之舉,但在整個事件中,“釘釘”所承載的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你不願意上學,就可以故意扔掉粉筆、砸壞黑板,甚至鎖起學校的大門嗎?要不要一把火,將學校化為灰燼?

分不清青紅皂白,已經不能成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的託詞。我們太過於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幫助他們找出各種藉口,原諒他們、縱容他們。這種縱容並不能換來他們的覺醒,只能成為滋長他們的溫床。


從“釘釘”事件回到“持磚砸老師”事件中來,不如我意,即可肆無忌憚。即便十五歲,就應該逃脫法律制裁嗎?黃濤老師的死,就應該在“孩子還小,下次注意”的提醒中不了了之嗎?


“釘釘”尚有“喊出爸爸”的調皮求饒,黃老師連一個表達自己的聲音都沒有……

我們不能再“笑看”釘釘事件了

——對於教育而言,這個事件很嚴肅,很值得深思,甚至很可怕,得不到及時地關注和解決,我們隨時都會成為下一個“黃濤”!!


惡意給釘釘打差評=持磚連砸老師!教育人該警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