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在上海這條無比繁華的愚園路上218號上,佇立著一座將88年的老建築,它是奢華的代表,也是當年上海灘的網紅之地。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周旋的一曲《夜上海》家喻戶曉、響徹百樂門,也唱紅了百樂門,許多社會名流慕名而來。卓別林、陳香梅、張學良、胡蝶等明星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他們的足跡,徐志摩和陸小曼當年也是在百樂門舞廳一見鍾情的。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1929年,原開在今江寧路的兼營舞廳的“大華飯店”歇業,被譽為“貴族區”的上海西區,沒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娛樂場所。1932年,中國商人顧聯承投資70萬兩白銀,購靜安寺地營建Paramount Hall,意為“最高的、最卓越的建築”,並以諧音取名“百樂門”,也蘊含有一百種娛樂的意思在裡面。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這棟漂亮的現代建築高6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樓頂設計為圓柱狀的梯形塔樓,周圍層層圍以霓虹燈燈柱。樓的左右兩翼,安置了從樓頂直貫底層的流線型燈柱,入夜時分,整棟大樓像個通體透明的水晶宮一樣,幾里地外就能看到它的身姿。這就是當年上海灘最負盛名的豪華舞廳百樂門。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百樂門以先進豪華的設施著稱,曾被譽為“東方第一樂府”。位於二樓的大舞池有500餘平方米,燈光可以自由調節,地板用汽車鋼板支託,具有很好的彈性,稱彈簧地板。據說這是全上海獨家裝有“彈簧地板”的專業舞廳,在舊利查飯店的孔雀廳也是同樣鋪有彈簧地板,只是一個是歌舞廳,一個是飯店。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三樓還有一個可供四五對舞伴跳舞的小型玻璃舞池。這個小舞池是個巨大的半圓,從大舞池的天花板下優雅地伸出來。因為它的地板是用兩寸厚的玻璃鋪成的,玻璃底下又安裝了燈光設施,體驗非常的好,那時,每天晚上百樂門舞廳9米高的玻璃燈塔熠熠發光,吸引著人們,一些社會名流也紛紛光顧,當年,上海灘傳誦著關於“百樂門”的詩句:“月明星稀,燈光如練。何處寄足,高樓廣寒。非敢作遨遊之夢,吾愛此天上人間。”多少人一鄭千金就是為了得到燈光下展開舞步那一瞬間的滿足。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成了冒險家的樂園,所以那時候很多人都蜂擁到上海來撈金,同時也成就了上海的娛樂業和服務業,這兩個行業達到空前的盛況,只要有錢就能買到各地的商品,享受到各種最好的的體驗服務。到大光明看電影,到國際飯店吃西餐,到百樂門跳舞……成了時髦和奢華的象徵,對消費者來說,它是銷金窟;對經營者來說,它是點鈔機。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1947年,吉米·金樂隊在“百樂門”演奏爵士樂及夏威夷音樂一炮打紅,成為當年第一支進入高級舞廳的華人爵士樂隊。新中國成立後,“百樂門”改為紅都大戲院,其附屬建築被改建為商場;1978年又改為紅都影劇院,放映電影,併兼演話劇、滬劇、越劇和滑稽戲;1993年再改名為百樂門影劇院,除放映電影外,又增設歌廳、卡拉OK、棋牌室、舞廳等。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2001年,“百樂門”進行恢復改建,並採用雕花玻璃鋼來展示其豪華氣派,將時尚與現代融匯其間。回馬廊、黃包車、爵士樂隊、老上海舞曲,空氣裡瀰漫著昔日老上海的氣息,成為既懷舊又頗具現代風格的娛樂場所。2015年,“百樂門”再次進行重新裝修,如今,改建後的“百樂門”面目一新。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白先勇短篇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描述的就是百樂門當紅舞女金大班的故事,“大班”相當於舞女的中層管理者,如果你看過劉曉慶出演的話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就會發現劉曉慶將這個金大班演繹的非常的到位,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沒有一絲牽強附會。這一點,上海的老克勒最有發言權。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據說,美容界大鱷鄭明明女士在劉曉慶排戲之隙,硬拉著劉曉慶去百樂門體驗生活。鄭女士此舉絕對正確。這才有了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那個八面玲瓏,見識多廣的頭牌舞女。


這棟1932年建的建築,是幕後老闆的點鈔機,有錢人的銷金窟

現在,重新開張後的百樂門,依舊保留一樓門廳、旋轉樓梯、彈簧地板、磨砂玻璃造景及古董電梯等。二樓和三樓為兩大主舞池。最大程度的還原當時的歌舞廳、樂隊演出功能,迴歸後的百樂門依舊還是高消費,依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很多人都是衝著情懷去的,都想去體驗當年一把海派歌舞廳的絕代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