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4S店的銷售忽悠了,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那可不一定

相信不少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會被銷售告知:“一輛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車輛行駛的水平,你看我們這輛車它擁有N個氣門,一定會讓你的感受多駕駛的樂趣。”

眾所周知,氣門的作用是專門負責向發動機內輸入空氣並排出燃燒後的廢氣。從發動機結構上,分為進氣門(intake valve)和排氣門(exhaust valve)。進氣門的作用是將空氣吸入發動機內,與燃料混合燃燒;排氣門的作用是將燃燒後的廢氣排出並散熱。那麼,汽車的氣門真的是越多越好嗎?事實並非如此。


別再被4S店的銷售忽悠了,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那可不一定

多氣門發動機具有高轉速、高效率的優點。由於氣門多,高轉速時進、排氣效果比2氣門要好得多,且火花塞放在中央可提高壓縮比,因此性能好。但多氣門設計較複雜,氣門驅動方式燃燒室構造及火花塞位置都要精密安排,而且製造成本高,工藝要求先進,維修也較困難。因此,並不是氣門數越多就一定越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用3氣門和5氣門分別舉個例子。

別再被4S店的銷售忽悠了,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那可不一定

為什麼說3氣門發動機的低速特性較好,而5氣門的高速特性較好?般來說,同等排量情況下,氣門越多,進排氣效率越高,就像一個人跑步,累得氣喘吁吁時,需要張大嘴巴呼吸,如果氣門數較多,自然便於進氣順暢。傳統的發動機多是每缸1個進氣門和1個排氣門,這種2氣門配氣機構相對比較簡單,製造成本低,維修起來也相對容易。

最簡單的多氣門技術是3氣門結構,即2個進氣門、1個排氣門。5氣門則是指3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在發動機進氣行程時,3個進氣門並非同時打開,而是外側2個先動作,中間氣門略遲。上海大眾的1.8T發動機仍採用5氣門設計。


別再被4S店的銷售忽悠了,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那可不一定

現在回到你的問題,在發動機低轉速的情況下,如100轉/分的工況,發動機完成每一個進氣或排氣行程的時間需要0.12秒,此時3個氣門已完全可以滿足發動機的進排氣要求,而5氣門發動機此時並沒有什麼優勢,反倒是由於動作複雜而使氣缸內的混合氣濃度還要略低於3氣門發動機。而在發動機高轉速時,如4000轉/分,發動機完成每一個進氣或排氣行程的時間僅有0.03秒,此時5氣門的優勢就發揮出來,它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吸入比3氣門更多的混合氣。因此,在發動機低速的時候3氣門發動機表現要好一些,5氣門發動機的高速性比較好。

別再被4S店的銷售忽悠了,汽車的氣門越多越好?那可不一定

近年來,世界各大汽車公司新開發的轎車大多采用4氣門結構,每個氣缸各有2個進氣門和2個排氣門。每缸4氣門設計可以兼顧發動機在低速和高速時的性能,因此現在4氣門結構基本已成各汽車製造商的共識。

寫到最後:消費者買車不僅僅是在買技術,還是在買心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汽車擁有很多的潛力,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些汽車知識,否則被宰的永遠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