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吟·齐国


云中吟·齐国

中国年画-齐桓公举火爵宁戚。


  太公佐周,实秉阴谋。

  美女奇物,献之于纣。

  小白致霸,一匡天下。

  善者善果,恶者恶果。

  因果不虚,此乃天道。


  齐国者,周初太公望姜尚始封之国。昔周西伯拘羑里,太公望等人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淫乱其心,赎西伯。后因辅佐周武王灭商兴周,被封国建邦于齐,都营丘,其地在今之山东省临淄县北。太公冶齐,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附近莱夷之人,多归之,遂使齐国以富强,为春秋大国。

  盖太公卒后百有余年,后世有齐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至齐僖公,有二女,长女宣姜,初嫁卫宣公,卫宣公死后改嫁卫昭伯,昭伯者系卫宣公与夷姜之子。次文姜,当时鲁桓公娶襄公之妹为夫人,鲁夫人未嫁之前,常私通于其兄襄公。鲁桓公偕夫人到齐国,襄公复与其妹私通,被鲁桓公发现,齐襄公遂杀鲁桓公而留其夫人于齐国。

  而后齐桓公立,重用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续周初姜太公之建国文脉,修国政,内政图强,外结诸侯,兼利天下。


云中吟·齐国

圣人管子。


  管仲为王霸之才,欲救亡图存,必先强盛齐国,然后才能作拨乱澄清之举,于是力推改革。内政方面,一是以法治国。曰:“法者民之父母也。”“法者,天下之仪也。“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一是富治于国。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冶也;民贫则难冶也。”“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糜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故以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而后以一连五家之兵,兵农合一,政兵合一,夯实国防基础。

  对外方面,因北方及西北之戎族与狄族,性情剽悍,尚游牧生活,长期漂泊,民族文化落后,历为中国之边患。周幽王末年,犬戎竟颠覆周室,其入主中原野心不死,春秋之时,历次南侵,劫掠无已,屠戮百姓,为中原人民之大患。管仲图强之方略,欲澄清中原,必须内强齐国,团结诸侯,抵御戎、狄、荆、蛮入侵,故提出“尊王室,攘夷狄,继绝世,举废国”的号召,凭借鲁东之弹丸之地,竭尽毕生之力,团结诸侯,抵御外侮,阻遏外族入侵。而“尊王室,攘夷狄,继绝世,举废国”之高迈情怀,更是成为我中华民族卓然永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融入血脉。

  此内政外务之策略,齐桓公终身遵守,而管仲治齐三十年,使齐国国富兵强,以正义领导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此为天下美谈。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独推齐桓公与管仲之功。太史公《史记》亦赞曰:“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古人云:治天下有道,亲贤远奸,明而已矣。治天下有法,信赏必罚,断而已矣。治天下有本,礼乐教化,顺而已矣。然而,三者之要则在身,身端心诚不令而行,故唐虞三代之治,纯用礼乐,教化大行。《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齐桓公好色,有三位夫人,但都无子。后宠爱姬妾多人,侧室就有六位,为其生六子。

  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立,以致国内一片混乱。《史记》曰:“及桓公卒,遂相攻,以致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后,齐国虽在宋襄公的帮助下,拥立孝公,但霸业亦从此衰落。


云中吟·齐国

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观春秋典籍,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齐国霸业之衰落,实因管仲死后,国无贤士,齐国王室混乱,非管仲之过,亦非管子之思想不行也。管子之学,无论政治、外交、军事、以及民生经济等实承继太公之开国建国之学。齐学发扬于天下者,管仲之功居伟。故齐国之衰乃天意使然。

  齐桓公之妹为鲁闵公之继母(其姊妹叔姜为庄公妾,生启方,后为鲁闵公)名哀姜。哀姜常通于庄公弟庆父,庆父弑闵公,哀姜欲立庆父,但是鲁人却另立了釐公。桓公召哀姜回齐,杀之。

  齐桓公之女齐姜。初嫁晋武公,武公死,齐姜与武公之子献公私通,生子名申生。献公继位后,以齐姜为夫人,申生为太子。后齐姜又生一女穆姬,即秦穆公夫人。

  齐桓公后又有齐后庄公,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之妻棠姜,色美,棠公死后,齐国大夫崔杼娶之。齐后庄公与棠姜私通,多次去崔家,还以崔杼的帽冠赐给别人。后被崔杼杀。史书有载。

  古人云:太公佐周,实秉阴谋。美女奇物,淫乱纣心。虽有小白致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然善因者善果,恶因者恶果,有原因,则必有结果之应报也。慈恩传七曰:“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此乃天道,岂不慎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