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引言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因齐桓侯将齐国都城迁往上蔡,故而史书中齐桓侯亦称为蔡桓侯)热情接待了他。谁知扁鹊一眼见到齐桓侯就断定他有病:“

君有病在腠理,若不治恐将深”。齐桓侯一头雾水道:“寡人无疾也” 。接待结束后,齐桓侯不悦的对旁人说道:“医者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他认为扁鹊是在危言耸听。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第二次见到齐桓侯,对他说:“君有疾在肠胃间,若不治恐将深”。齐桓侯不以为然的再次说道:“寡人无疾也” 。又过了几天,扁鹊再次见到齐桓侯,对他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恐将深”。齐桓侯不耐烦道:“寡人无疾也” 。又过了一段时间,扁鹊第四次来见齐桓侯,齐桓侯刚想说:“寡人无疾也” 。谁知这次扁鹊什么也没说,对齐桓侯行了行礼,转身便走。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扁鹊见齐桓侯》

这便是著名的《扁鹊见齐桓侯》,也是小学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扁鹊一言不发的走后,齐桓侯大惑不解,便派人前去询问。扁鹊对来使说:“疾病在表皮的时候,用汤熨的方法可以痊愈;如果疾病进入血液,用针石的方法可以痊愈;如果疾病进入肠胃,用酒醪的方法依旧可以痊愈;但是如今疾病已进齐桓侯的骨髓里了,我也无能为力,所以无话可说了”。

果不其然,扁鹊离开齐国后,不数日,齐桓侯病重,非常后悔没听扁鹊的话,“使人召扁鹊,未果,桓侯遂危”。读者们看完这则故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戏剧性了?然而这便是历史上真实的事迹,这里的齐桓侯便是齐桓公。这时候可能就有读者不理解了,齐桓公是公,而齐桓侯是侯,怎么能是同一个人呢。要知道周朝的时候是非常注重等级的,侯就是侯,公就是公。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使人召扁鹊,未果,桓侯遂危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周朝的分封制度。分封制源于商朝,成熟于周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鉴于自身实力难以控制如此广大的疆域,遂决定下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新”策略,开始大封诸侯。周朝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皆有等衰”。

以此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森严的君臣等级隶属关系。周初一共分封了大大小小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国五十三个,如鲁、晋、燕、卫等国,异姓诸侯十八个,如楚、齐国等,以此来达到“众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同时,分封制还规定了这些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不同爵位的诸侯所使用的器具、车马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擅自僭越。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分封制概况

各诸侯国的国君根据爵位的不同被称为某侯、某伯。例如齐国晋国都是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被称作齐侯、晋侯,郑国和秦国都是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被称作郑伯、秦伯,而楚国和吴国是子爵国,因而他们的国君被称作楚子、吴子。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齐桓公是侯爵,理应被称为齐桓侯。其实不光是齐桓公,春秋时期的很多君主,爵位非公,但都被称作公。

例如郑庄公,郑国是伯爵国,他的正式称呼是郑庄伯;例如晋文公,晋国是侯爵国,他的正式称呼是晋文侯;再如秦穆公,秦国是伯爵国,他的正式称呼是秦穆伯。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的称号和自身爵位不相等呢,难不成他们僭越了,自立为公吗。翻阅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春秋时期只有三个诸侯国僭越了,分别是楚国、吴国、越国,其中楚国早在春秋早期便僭越称王了。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熊通: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公元前706年,楚君熊通伐随国,随君说:“我无罪也”,熊通却说:“我蛮夷也,请王室尊吾号”。两年后,熊通得知天子周桓王不肯提升自己的爵位,大怒“王不加位,我自尊耳”,遂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吴国和越国则在春秋后期由寿梦(吴王阖闾的爷爷)和允常(越王勾践的父亲)相继僭越称王。而其他诸侯国到了战国中后期才相继称王。

例如齐国在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始称王;秦国则在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始称王。同时,查阅史料我们可以发现,纵观整个周朝也只有八个公爵诸侯国,分别是焦国、蓟国、祝国、陈国、杞国、宋国、虞国、虢国。如此说来,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人皆未僭越,况且即便要僭越也是称王,谁会称公呢。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周朝的八个公爵诸侯国

其实,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称为“公”,皆非爵位,而是属于一种尊称。这里的“公”与很多贵族士大夫一样被称为某某“子”,例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同一个意思。在周朝,诸侯国的国君,都可以被尊称为某某公,去世之后,在他们的尊称之中加上谥号,就成了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然而仅仅只是尊称,他们的爵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而大多史书记载相对比较严谨,都是以爵位相称的。例如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争夺君位,《左传》记载为“郑伯克段于鄢”。再如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与秦穆公一道围攻郑国,因为郑厉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郑国有二心,一会依附于晋国,一会依附于楚国。史书中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里的晋侯、秦伯,就是晋文公和秦穆公。

齐国、晋国明明是侯爵国,为什么他们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晋文公

晋侯和秦伯便是晋文公和秦穆公

结语

由此可知,历史上不论是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还是秦穆公,他们的正式称呼是郑伯、齐侯、晋侯和秦伯。在周朝,除公爵诸侯国的国君外,其余爵位的诸侯国君被称呼为“公”,皆是属于尊称。后来“公”又衍生出一系列的尊称,例如“明公”,“主公”等等。甚至我们常常称呼的“老公”,最开始也属于对老年人的一种尊称,出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参考文献

刘绪义,《刘绪义读春秋》,文史出版社,1982年

左丘明,《左传》,中华书局,1995年

童书业,《春秋史》,中华书局,200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