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2020年同步练习卷


一、字词模块

1. 看拼音,写词语。

yún tián________sāng shù________pò xiǎo________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农忙时节,人们昼(zhòu zòu)________夜忙碌,稚(zì zhì)________子也傍着树荫学习种瓜。

(2)夕阳西下,气温骤降,一只飞鸟掠过,湖面泛起了层层寒漪(yī qí)________。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3.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童孙未解供耕织。( )

A.准备。B.从事。C.奉献。

4.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草满池塘水满陂。( )

A.山坡。B.池塘。C.池岸。

5.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

A.幼稚的孩子。B.幼小的孩子。

C.顽皮的孩子。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6. 根据语境,用“\\”画去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

她的父亲在一家外贸公司供(gōng gòng)________职,负责为国外的用户提供(gōng gòng)________商品信息。这家公司的商品经常供(gōng gòng)________不应求。

二、句子模块

7. 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B.露似真珠月似弓

C.梅雪争春未肯降D.横看成岭侧成峰

8. 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读写模块

9.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真B.勤劳C.顽皮D.可爱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多选)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

10.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一)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6)“牧童归去横牛背”一句中“横”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牧童横躺在牛背上,展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一种认为是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无腔地吹着短笛。你同意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

(7)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1. 小练笔。

请你从本课学的三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中选择一首,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诗歌改写成短文。

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