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海蒂和爺爺》

這兩天,重溫了《海蒂和爺爺》這部治癒系電影,內心驟然升起久違的感動。

這是一部尋回初心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大自然,愛和善良的溫情故事,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純真。

整部影片的畫面格外清新,美輪美奐的大自然風光令人身心陶醉,那是阿爾卑斯的湖光山色,有著潔淨的藍天白雲,展翅翱翔的蒼鷹,綠茵茵的野草樹木,澄清的山間小溪,以及人們純樸的心靈,如美之景緻,自然而純粹,明亮而溫暖,一切向陽而生。

我想,這大概是我看過的最暖心的電影了。它依舊是面鏡子,只是照射出的,不單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縮影,更多是找尋本我、迴歸內心的純真和嚮往。

蔡康永曾在第六季《奇葩說》中說道:“如果我們不可能擁有真的一切,那就是每一秒都得要順著當下人生的際遇而流轉,這個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主人物海蒂就經歷了這樣的流轉過程,只是她的流轉,夾雜著複雜的心緒,有彷徨,有不捨,有無奈,從某種意義上講,海蒂經歷的是三次逃離。可貴的是,海蒂內心至始至終都葆有最初的童趣和純真,從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離中獲得了新生成長。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階段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第一次逃離:被姨媽送到爺爺家,海蒂擺脫了孤苦無依的生活環境

影片從一開場就交代了海蒂的身世,她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有幸被姨媽撫養長大,可過了五年後,姨媽便決定把海蒂送到獨居在山上的爺爺家。

送走海蒂的那天,德特姨媽有對鄰居說過一句話:“沒有人願意多養一個累贅。”

這句話透露出了很多的無奈,辛酸,甚至怨氣,但這並不意味著姨媽為人十分冷漠自私,連自己親生妹妹家的孩子都嫌棄,不情願照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姨媽自身家庭生活的窘迫,加之又忙於工作等,就更少花費時間和心力撫養海蒂了。

我們可以想象下,這過去的五年時間裡,海蒂在姨媽家過著怎樣的生活:

  • 整天待在屋裡,被限制自由
  • 沒有朋友作伴,內心孤獨寂寞
  • 缺乏至親的關懷與陪伴
  • 接觸不到大自然的純淨
  • 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

當一個孩子的童年感受不到自由和快樂時,他的內心很可能是脆弱孤獨的;當一個孩子在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和引導時,他的價值觀很可能是偏頗的。

幸運的是,海蒂沒有形成性格缺陷,也沒有塑造錯誤的價值觀,她依然活潑開朗,赤誠善良,但由於長期生活在姨媽家裡的緣故,她的這種天性又得不到全釋放。可見,孤苦無依的成長環境,雖然沒有束縛海蒂的內心,但卻阻礙了她成長為最本真樣子的節奏與週期。

而來到阿爾卑斯山上的爺爺家後,海蒂的世界增添了色彩,她不用整天待在家裡,而是每時每刻都能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玩耍,隨心奔跑,放聲高喊,與牧羊伴友嬉笑打鬧,且有了爺爺的陪伴與呵護,這便彌補了海蒂內心所空缺的至親之愛。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更重要的是,爺爺不僅能夠察覺到海蒂內心的需求,還教會了她深刻的人生道理:“人們就喜歡說三道四,你得自己判斷,是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還是相信外面的謠言。

這番話,體現了爺爺的豁達和釋然,畢竟爺爺經歷了生活的洗禮和世事的滄桑,又興許會影響海蒂一輩子,因為海蒂也有被村裡人說三道四,挖苦嘲笑,但她始終堅守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我想,這大概是爺爺贈予海蒂的智慧箴言吧,不管海蒂今後去向哪裡,她都能擁有自己的獨特洞察力,用心感受生活的一切,篤定內心真實的想法,而非隨波逐流。

當海蒂得知皮特奶奶眼睛看不見,牙齒幾乎全部掉光而吃不了硬麵包時,海蒂的內心五味雜陳,她心疼皮特的奶奶,也欣慰於自己和爺爺暫且過得還好的生活。這讓海蒂明白,每個家庭都不容易,但總有人承受著你承擔不了的負擔,過著你想象不了的苦難生活,而自己所能給予的,便是來自心底的那份善良,而且還應懂得珍惜當下所擁有的。此刻,海蒂年幼的心靈,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成長和成熟。

反觀現實中的我們,總認為時間可以教會人成長、改變人的思想觀念、讓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愈發成熟穩重,最終實現從長大,到成長,再到成功的循環跨越。可海蒂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教會我們成長的,並不是時間,而是每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

顯然,海蒂在姨媽家裡缺乏這些經歷,也沒有去拓展自己新的體驗和感受,那麼,在孤苦無依的環境中所收穫的成長也是極其有限的。誠然,我們不能斷定海蒂在爺爺家的成長一定最快、所接受到的教育一定最好,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海蒂在爺爺家會過得更自由快樂,會收穫如親情、友情等更多寶貴的東西。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通常情況下,影響一個人心理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種,分別為遺傳,教育和環境,其中遺傳是先天性而不可控的,但教育和環境是可掌控的,只是需要我們轉變一下思維,投入某些成本,比如時間,精力或金錢。

所以,在好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下,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意志力,豐富人的內在情感,使人變得積極向上,心境開闊,以幫助尋找自我的價值,追求精神的自由。

第二次逃離:從爺爺家被送到貴族家,海蒂接觸到了外面的複雜世界

當海蒂在爺爺家過得正自由快樂時,卻又被姨媽強行帶走,送去貴族家裡做陪童,雖然這不是海蒂情願的,但不可否認,這次離開,又讓海蒂經歷了不一樣的成長。

因為在此前,海蒂的生活環境只是一個狹小的村子,每日與大自然,爺爺和牧羊人相伴,簡單,平淡,舒適。而到了貴族家中,她融入了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雖然不適應,但卻在無形中教會她掌握很多重要的技能,比如,懂得基本修養和禮儀;接受知識教育,開始讀書識字;學會獨立和自我療愈。

也許,天真爛漫的小海蒂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貴族,可當她坐火車來到法蘭克福的那一刻,置身於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和喧鬧沸騰的市聲當中,海蒂內心定會感知到這裡的一切和她原來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

除了外部環境的不同,海蒂還遇到了不同的人,有嚴謹苛刻的管家,有言聽計從的女僕,有學識淵博的家教,有體貼入微的醫生,有充滿智慧和慈愛的貴婦,還有善良純真的貴族小姐克拉拉。他們每個人的舉止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海蒂,一點點地改變著她對某些事物的認知、對生活的細微洞察。也讓我們領悟到,真正的貴族風範,其實是源於心靈的高貴,譬如,給予低階層人們的平等與尊重。

不得不承認,海蒂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環境中,看到了之前沒有看到的東西,可能這些東西也並不是她自身所需求的,但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就像她悄悄藏起來帶給皮特奶奶吃的軟麵包,像貴族奶奶夜晚留給她的一本童話故事書。最難得的是,她在貴族家認識到了教養和教育的重要性,而這兩件事,也是伴隨一個人終身的道德和精神品質。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當海蒂快要離開這裡時,她學會了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學會了禮貌用語和待人,學會了讀書識字,這是她所處的成長環境,豐厚的資條件,以及涵養之人的教導所影響的。可在爺爺那裡,由於居住的地方偏僻,各方面條件受限,海蒂接觸不到更好的文化教育,也很少有人能夠正確地告訴她修養和知識的益處,甚至皮特曾對她說山裡的孩子沒有必要認字。

所幸,克拉拉祖母對海蒂的信任,理解,耐心和循循善誘,就像一盞燈光,照亮了海蒂的世界,讓她親自去打開知識的大門,去尋找自己想聽的故事和答案。這種啟發式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和探索未知。

也許多年後,當海蒂再次回憶起這段在貴族家度過的時光時,她會感動得淚溼眼眶,也會發自內心地感激這段曾經歷的往事。因為在這個地方,讓海蒂逃離了原有生活的舒適區,從而接觸到了外面複雜的世界,遇見了很多值得遇見的人事物。這是一份回憶,更是一筆財富。

在我看來,海蒂在貴族家裡的生活,就像我們離開了父母的關照和無生存壓力的學校,而獨自在社會上打拼一樣,雖然社會生活是複雜多面的,但也是個人收穫成長最快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行各業的人,有人熱情友好,也有人冷嘲熱諷,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察言觀色,什麼話可當講,什麼事不該做,心中都要有數,不能全任憑自己的性子來。而且,還要學會管理好自己,保持獨立,哪怕受挫了,也應有自我撫慰和修復的能力。

漫漫人生,其實就是一場經歷和修行,趕路的我們會途徑很多地方,也會與很多不同的人不期而遇,這些都會形成記憶縈繞心頭,這個記憶,或痛苦,或快樂,或淺淡,或深刻,但總能彰顯生命中某些珍貴的時刻。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第三次逃離:從貴族家又回到爺爺家,海蒂重新定義了自己的人生狀態

心理學作家武志紅曾在書中寫道,我們的生命之旅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活在花園中,和美好的環境幸福地融為一體;第二個階段,被放逐在沙漠裡,每個人的一生都一定會經歷被放逐,但這不完全是壞事,因為人在放逐中會學到很多生存技巧。第三個階段,越發感受到要回到花園的使命感,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一直在召喚你。”

其實,以上三個階段也是海蒂的成長三階段,第一個階段,海蒂在爺爺家生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純粹天然,滿足幸福;第二個階段,被送去貴族家裡,她經受了一番歷練,但也學到了很多重要的東西。

到了第三個階段,海蒂越發感受到自己要回到阿爾卑斯山,要回到爺爺身邊,這是海蒂內心真實而竭力的呼喊和召喚。影片中的“山”就是一個明顯的線索,海蒂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山,不在思念爺爺,她被標準化的禮儀而束縛了自由,被女管家批評罰站,面壁思過,被固定的生活模式而壓抑了天性,以至於白天爬窗戶,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克拉拉外出,夜晚傷心哭泣,夢遊思念家鄉,曾多次試圖逃離。

而當海蒂最終如願被送回爺爺家時,她內心深處的靈魂也得到了安放,再不被貴族禁錮。由此,海蒂也更加珍惜與爺爺之間的真摯感情,更熱愛在阿爾卑斯山上的自由生活。更重要的是,海蒂的迴歸,又重新定義了自己今後的人生狀態,因為她在貴族那裡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打磨了強大、堅韌和豐富的內心,也有了日漸清晰和堅定的人生方向。

從影片中海蒂給克拉拉寫信流露自己當前的生活狀態時,就見證了海蒂一點一滴的成長和變化,比如,當海蒂在信中提到為了上學,她便跟爺爺搬回村子裡住時,我們可以猜測到,這應該是海蒂事先向爺爺提出來的建議,因為爺爺對於教育的思想觀念可能一直沒有變,而彼時的海蒂,卻懂得了上學讀書的真正意義。

對於課堂上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你們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海蒂心裡十分清楚,她想要寫故事,雖然這個想法和夢想有被身邊同學嘲笑,但後來奶奶的細心教導,又讓海蒂重燃起了希望,堅定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他們的見識太少了,因為他們就只知道這個村子,但是你見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不是嗎?如果生命中某件事情讓你開心,那你就儘管去做,不用管別人說什麼。”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也會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想做什麼事情時,總怕被人看笑話,覺得不好意思,或特別愛面子,甚至無數次懷疑自己。於是,就會在無意間錯過很多的人生契機,比如,事業發展或婚姻幸福的潛在機會。然而,等到了一個階段,往前快要走不動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當初的自己不該盲目跟從別人的腳步,而去走自己的人生路;不該相信外面的流言蜚語,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為什麼皮特的願望始終是成為一個牧羊人?因為他能做的,能接觸到的,從來都只是在山上放羊,如果他像海蒂一樣見過外面的世界,體驗過全新的挑戰和不同的經歷,可能他如今的夢想會變得不一樣。還有最後奇蹟般站起走路的克拉拉,也許她原本就有希望重新站起來,只是沒有人相信她可以做到,包括她自己。

而海蒂最大的不同是,她原本就熱愛大自然,崇尚簡單,自由和快樂的生活,這是她生命的底色,但當她帶著夢想和渴望又迴歸大自然和爺爺的懷抱時,她的內心更加篤定和豐富了,更清楚自己未來過什麼生活。

很喜歡一句話:“真正令人嚮往的,不是始終如一的停留,而是歷盡波折後再次回首的美好。”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大城市漂泊,一是羨慕這種被大眾公認的優越環境,二是可以接觸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打開思維眼界,更快地鍛鍊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然而,也不乏有很多人內心真正所向往的,並非是外在的繁華世界,就像有些身處於大城市的人,之所以那麼喜歡李子柒拍攝的視頻,憧憬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是因為心靈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遠遠地召喚自己迴歸生命最純樸和本真的樣子。

所謂“返璞歸真”,其深意是當一個人修煉成了更好的自己,褪去了世俗的名利誘惑,洗淨了被蒙塵的心靈時,仍然擁有生命最自然的狀態。

如果說海蒂第一次在山間模仿雄鷹展翅飛翔的行為,只是源於孩子的本性和童趣,那麼影片當中的最後一幕,當她再次站在阿爾卑斯山上,露出燦爛的笑容而模仿雄鷹展翅高飛時,內心一定寄託了夢想,充滿了希望,因為此刻的海蒂,已重新定義了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寫到最後:

這部影片我反覆看過好多遍,每次觀看的時候,總會被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從而產生許多新的體悟和感受。掏心講,它給予了我太多無言的感動和溫情,又治癒了脆弱的心靈。

當我們在感受自然風景的魅力,洞見人性的善良和本真時,也不難發現影片中幾乎每個人物的背後,其實都藏著一個少為人知的憂傷故事。但導演並沒有過多地去追憶每個人的過去,更多是向我們傳遞當下生活的積極力量,這種由內而外的變化,重歸於內心的熱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既細膩,又動人。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如此看來,海蒂是個不幸的孩子,因為她從小就缺失了父母愛,但她又是阿德勒所說的那個幸運的人,因為她內心純真,赤誠和善良,像陽光一樣溫暖,像大山一樣包容。海蒂從來不會因為自己被拋棄和嘲諷而心生怨恨,也不會因自己悲慘的身世而自卑絕望。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卻總會抱怨生活不如意、社會不公平和世界不美好,比起海蒂的糟糕出身,我們不知有多幸運了,可我們又往往做不到像海蒂這般的陽光樂觀、奉獻寬容。

其實,越長大,人們越懷念快樂的童年時光,因為孩子永遠葆有一顆童心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們會選擇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而事實上,只要我們內心充滿陽光,擁有感知美好和幸福生活的能力,並懷著一顆童心看待眼前的世界,那麼,一切的灰暗都將變得明朗起來。

正如王小波所說的:“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中做選擇。”

豆瓣評分9.2《海蒂和爺爺》:解析海蒂三次逃離的成長曆程

在不幸中尋找幸福的意義

作者介紹:筆名茉莉,熱愛讀書,寫作和分享,喜歡向上成長的優質圈,傾向深度交流與思考;專注個人成長領域,文風“原創+真摯”。倒敘一截茉莉時光,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