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文|马亚轩律师

(05)

学生迟到不是大事。

何老师因此就将其罚站,确实有些粗暴、简单。

这位何老师,27岁,毕竟还处于刚从孩子转过来的阶段。

但话说回来,学生迟到,老师怎样处理,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涉及公序良俗,本质上都属于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畴。

家长对此有异议,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认为老师有违规或者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大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或者投诉举报。

涉及违法犯罪的也有相应的法律救济渠道。

但赵所长只因一己之私,就随意动用公权力,以讯问调查为名,任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这样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违法使用公权力来泄私愤。

(06)

网友说,权利不分大小,滥用都很危险。

我读初三时,学校就有位恶少,爹是李刚,不是……,是派出所所长。

恶少时常拿些手铐,警具之类,在学校耀武扬威,欺男霸女。

甚至晚上趁宿管老师不注意,溜进学校女生集体宿舍与女友私会,其他同学出于对权利的恐惧当然不敢作声。

这事当时我并不知道,直到高二才偶尔听一位女同学说起。

现在想来,这位恶少的行为与其父平日之行为不无关系。

公安公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础性力量,倘若被任意使用,意味着将置普通民众于极度不安全的生存环境中。

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你会被警察带走,哪天被关进高墙、小黑屋,被强行搜身脱掉衣服,或者遭受无缘无故的毒打。

我们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来规范我们的人民警察。

但类似赵所长事件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法律已如此完备,为何还有类似不法行为的发生,这些法律制度漏洞又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07)

九十年代初,互联网刚刚起步。

刘强东靠帮别人写代码赚了几十万,一时野心勃勃,斥资24万,买下一个餐馆。

发誓要创立中国的餐饮连锁企业。就像麦当劳,肯德基。

开张日,给员工训话说:要让每个人都赚大钱钱,改变贫穷命运,让父母搬进小洋楼。

员工们意气风发,立即进入各自岗位。

过了段时间,他召开全体员工大会。

一看账单,他说:你们好……狠!么短时间,就把我吃破产辣。

你们买菜虚报账,8块钱的菜敢报18块。收款员谈恋爱,客人吃了饭居然没人收钱。你们每天在餐馆里大聚餐,呼朋唤友,好酒好菜,大块朵颐。你们把赚到的钱偷偷私分……

不是……,你们咋能这样对我,蒽?蒽?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08)

刘强东第一次创业,不计血本不说,并且对员工辣么好,最后却落得仓皇北顾,满心凄凉。

秋风萧瑟,北京的秋天无耻的更像初冬,晚上出门分分钟冻成狗,东哥夹着膀子走在中关村街头……

猛地一个机灵,东哥意识到创业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运营制度有漏洞。

对,一定是漏洞!

自此。

刘强东,潜心研究员工,研究没有漏洞的公司运营制度,边研究边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京东,中国三大电商巨头。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09)

民国黑帮教父,杜月笙。

总统黎元洪送他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宾。

孔祥熙、宋子文、戴笠这样的国民党大佬也都是他的密友。

就连蒋介石都对他礼待有加,忌惮三分。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10)

1910年。

上海滩青帮老大黄金荣给兄弟们打赏,众兄弟笑滴合不拢嘴。

年仅23岁杜月笙因为得力有为,得到了最高奖赏——三千块大洋。

黄金荣说:“这些钱够你在上海买一座豪宅!”

但杜月笙接过钱兔子般立马就溜。

黄金荣很好奇,对手下说:“盯着他,看这厮拿钱干啥子去?”

杜月笙一路小跑来到金桥,将所有赏钱全部分给手下弟兄。

他说:“我杜某能有今日,多亏各位兄弟相助。”

黄金荣知晓此事后大惊,不禁感慨:

“小小年纪,就窥得人性天机,恐怕我死后,上海滩就是他的天下了!”

说这话时,黄金荣无论如何都没想到。

他还没死,杜月笙就已经威震整个上海滩。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11)

刘强东,初次创业,不知道人心的卑劣和不可考验,太相信人,因此落得满心凄凉。

但失败后的刘强东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研究员工,研究漏洞,研究人性,开始在京东建立现代化的完备严密的财务制度,考核激励制度。

另外,对员工依旧慷慨,这一切都是顺应了人性的基本法则,所以事业顺风顺水,一直冲到成为中国电商巨头。

民国黑帮教父,杜月笙。

心中有大格局,对自己的弟兄毫不吝啬,敢把黄金荣赏的三千大洋全分给弟兄们。

让弟兄们从心里认可这个老大,人心没有漏洞,让弟兄们不愿意赴汤蹈火,舍身追随都难。

制度有漏洞,我们该如何填补?


(12)

我们常讲制度的漏洞。

但制度有漏洞根本原因却是漏掉了人心,漏掉了人性,漏掉了人类最基本的常理与法则。

低劣的制度结构总是假定人性会展现最善良美好的一面,并以此来安排整个制度架构。

但为人所不知的是,人性是水,是一个不确定的存在,不会像你期望的那样持续展现它美好的一面,而是随着情绪境遇的转换,展现不同的一面。

阳明先生说: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

意思是人性本来都是善良的,但平常人的心太脆弱敏感,容易被情绪或者私欲遮蔽,从而暂明暂灭,变幻不定。

(13)

我们认为,有漏洞的制度都包含以下特点:

一、对人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漏洞的制度往往不是渴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而总是肆意地剥夺他人的应有利益。

在这样不平等的交易中,却偏执地认为对方会展现出他人性的光辉,而不损害自己利益。

二、无视他人的辛勤付出,任意剥夺他人的应有利益。

制度的漏洞源于规则制定者的自私和偏执。

人心的敏感程度远超你的想象,你以为损伤他人利益的行为,不会给对方造成多少的心理负担,殊不知对方内心早已视你为死敌。

制度的漏洞总会毫不客气地激发人性最深处的恶。

三、因循守旧而不思进取,过于愚钝且缺乏灵敏。

低劣的制度总是难以改变,因循守旧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制定制度的人。

卢梭说,人类社会中的人,人类一开始追求的是获得生活必需品的能力,继而演变为获取剩余的能力,然后,他从中体会到了乐趣,接着获得了无限的财富,在蹂躏过许多人类后,我的主人翁终于要扼杀一切,直至成为全宇宙的唯一主人。这即便不是人类生活蓝图的概况,也应当是人类道德蓝图的缩影,或者至少是所有文明人内心深处的隐秘奢望。

因此,规则制定者一旦从剥夺他人的利益中获得好处,人类不劳而获的天性就会让人上瘾,从而不能自拔,难以改变。

(14)

我们回过头去看副所长抓老师事件。

这表面是一个简单的派出所副所长为所欲为的霸道行为,但实际却是公权力被肆意滥用的行为,更是反映了相应制度的漏洞与缺失。

而弥补这一漏洞的根本还是填补人性的漏洞,这是解决一切制度缺失的根本方法。

弥补制度的漏洞,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人性经不起考验,所以制度不应该对人性抱有任何期望。

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法律的进步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权力还是政府的权力。

正是因为人性不可考验,所以我们要约束权力,无论是警察公权力,还是公司内部的管理权力。

第二、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他人劳动。

人的天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会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人的付出与努力,换句话说,我们的努力在被人的眼里一文不值,他人的努力与价值在我们眼里也是一样,这是人性的卑劣,但万不可成为制度规定的依据。

因为人性的卑劣,常常又是反人性的,你一旦在制度中,挑战了人性,也必将吞食由此带来的恶果。

第三、将心比心,用良知唤起良知。

古人讲: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当你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以古人所说的万物一体之心去观察世界,你将得到的是真实的世界,不偏执,不自私,达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圣人之境。

制度根本没有漏洞,有漏洞的只是人心。

只因为人性客观存在,我们无力改变,只能遵循其规律,顺势而为,国家对公权力的控制如此,我们对待其他人如此,公司对待员工亦是如此。当你明白这些,你就会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去改变,找到自己的方式路径并且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切智慧的源头,更是人类认知顶峰的明珠,当你采撷手中,你会感到无比的温暖,你的心会变得柔和,不在心累,不再纠结,幸福过完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