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为什么美国政府不选择通过将产品出口来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呢?

左丿子Filv


自从进入20世纪之后,

没有人,没有国家能够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历经经济大萧条而独善其身。就像一个笑话中说的,猪肉涨价,结果菜包也涨价了。顾客问老板为什么猪肉涨价和猪肉没有关系的菜包也涨价?老板说,因为做菜包的师父要吃猪肉。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经济是有联系性的,经济危机同样如此,进入20世纪以来,所有的经济危机都不会局限于一国一地,都是全球性的大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国家的被击破。

发生经济危机,全球的人都受到波及,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存在开工不足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倒闭潮。人民口袋里钱少了,不要说财务自由了,能保持温饱就不错了,哪还有闲钱去买进口商品?

所以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生产过剩这个问题,根本就行不通,因为大家的经济情况就是50步和100步的关系,美国国内人民没有这个购买力,外国的人同样也没有这个实力购买美国的产品。

更何况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人还搞了一个骚操作,叫做《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高的关税法案,通过筑起贸易壁垒,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的产业。这种贸易保护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反而使得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

反过来影响美国国内的产业,造成更严重的失业潮,倒闭潮。当然了,伤人1000自损800,其他国家情况也是如此,由于股市大崩盘,许多股民的几年收入,在短短几天内跌个精光,市场上无人消费,各大企业的货物很难卖出去。

由于产品滞销,使得生产企业无法收拢足够的资金,他们只能采取减员增效的方法,这样一来,造成更多人失业,市场上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

经过这样的恶性循环,许多中小企业主纷纷破产,经济崩盘。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给了一些野心家机会,在德意日等国法西斯分子分子上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那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办法,主要就是靠时间来抹非伤口,等到经济下行到了拐点之后,出现复苏,自然一切都过去了。各国政府的作用就是如何带领人民度过这个至暗时期,及时修复自己的造血功能,就像罗斯福新政的都罗斯福所做的那样。


历史评说


事实上不用看大萧条时期,就看我们自己经历经济危机的时候,就知道想把产品出口来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是根本行不通的。



因为每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都是全球性的,并不会是单独哪个国家,一爆发肯定就是连锁反应。连锁反应的情况下,大家经济情况都不好,所以大家都没有钱了,没有钱了自然就少买东西,还想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生产过剩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别人都不买东西了,你怎么解决。



经济危机发展的规模虽然不一样,但是每次经济危机都是大同小异。就是经济危机下,一些生产厂家和公司肯定都难以再生存下去,所以不得不采取减人增效的方式,或者是减薪的方式,总之,老百姓手中就没钱了。老百姓没钱了自然越发买不起东西,这样只能够形成恶性循环。美国大萧条的时候规模空前巨大,并且蔓延到整个地球,所有的国家都没钱了,自然也就买不起东西,而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住自己国家的利益,都采取高壁垒的方式,这个时候指望别的国家多买自己国家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而且想着通过出口来转嫁危机,想得很好,但是别人国家也没钱了,所以别人也不会多买东西,别人还指望着咱们国家多买他们的东西,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事实上都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只能够通过耗时间,把经济危机耗过去,到达下一次经济复苏自然就好了。虽然美国的大萧条之后,罗斯福采取的政策有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那次经济危机事实上还是靠时间度过去的。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在扯淡大萧条之前先普及一条冷知识,事情虽然过去了90年,但大萧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达成共识。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是充分就业且经济放缓时政府没有花钱造成的,货币主义者认为是银行危机造成的,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无可救药周期律。

大萧条其实很复杂

吐槽机是个不懂经济的笨蛋,没法在经济学层面讨论大萧条,大抵只能描述一下事情经过,让大伙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事情的起点是1929年9月4日左右美国股价下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恐慌持续到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这天把整个股市干崩盘了,倒霉的是那时候新闻产业已经形成规模,这事儿成了全球性大新闻。然后整个世界都开始慌得一笔,美国佬都坑成这个操性,咱们该咋整?

更坑爹的是美国在一战过后的孤立主义政策也在这时候蔓延到经济领域,1930年他们实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干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勾当。这样的举动更让其他国家恐慌加剧,纷纷制定报复性关税之类的政策。

然后美国企业主就陷入了一个迷茫的恶性循环,股市崩盘的恐慌造成人们不敢消费,所以货物很难买出去,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业品。东西买不出去他们就只能减产减员,造成更多失业,不然自己就得破产。

可是企业减员后又加剧了恐慌,人们更不肯大把花钱,故此他们只好继续减产减员,最后把美国的失业率干到25%,大家全都没好日子过。更要命的是事发突然,很多生产原料是没法减产的,当时美国人还有借贷创业的习惯,比失业更悲剧的破产也降临了。

从美国内部的大萧条经过来看,题主说的生产过剩不见得是主要原因,它是一次很复杂的经济连锁反应,牵涉了很多层面的问题,不适合单纯归咎一点。

自作自受的美国

至于美国政府为啥不通过出口降低产品积压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没人买。所谓没人买也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没有国家肯买,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国家的百姓逐渐也买不起了。

前面不是说美国当时弄出一个叫《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玩意嘛?那个税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高的关税法案,更气人的是那时美国是个贸易顺差国,出口大于进口。于是全世界的小伙伴都被激怒了,你赚老子钱还不让老子赚钱,还有天理吗?还有法律吗?

于是美国的21个贸易伙伴国纷纷出台了对等报复性关税政策,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南非等主要经济强国,搞得美国出口瞬间下降了67%。你别说加大出口力度,就是现有份额都保不住了。现代大部分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认同那个法案是大萧条的助推剂,起码把美国给坑惨了。

买不起的问题就更好理解,美国的股市崩盘让世界人民慌得一笔,纷纷发生了跟他们类似的危机。其中最憋屈的就是德国,他们刚刚在一战后恢复了点元气,华尔街崩溃就迫使美国银行终止了贷款,直接把魏玛政府坑死,小胡子上台了。

在失业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各国人民对买东西没啥兴趣,基本都开始玩自给自足或者疯狂出口,日本就是借这段时间取代了英国在纺织品行业的霸权,智利这个原料出口型国家更是在国家破产边缘晃荡了一圈。

各国百姓都穷成这样了,还哪有加大购买舶来品的欲望啊?其实要说也有不太受影响的国家,很不巧最主要那个叫苏联,比较不主要那个叫中国(没完全脱离银本位,因祸得福),这两国家的老百姓当时有个共同特点,穷!出口这条路就这么堵死了。


历史吐槽机


美国经济大萧条连带着全球股市崩盘,不仅是美国国内如此,西方国家尽皆如此。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突然蹦盘,在短短的十天内下跌超过百分之四十,之前美国人还在鼓吹这是美国的黄金十年,但现实却是美国这十年来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而且因为美国实际上在1894年就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西方大都是资产阶级国家,而商人又都是逐利的,所以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的华尔街,华尔街崩盘,就导致世界各国股市崩盘。

当时不仅仅是美国除了问题,全世界都出了问题,美国失业率高达25%,而且德国的情形甚至还要比美国更加的严峻,达到了30%,这也为后来希特勒上台的埋下了伏笔。


其实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工业的异常发达,所以取代了很多美国产业工人的位置,一方面是工人下岗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又是工业化使得美国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两者一增一减,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工人失业,产品过剩。

商人逐利,只要有利益商人就会行动,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最后的结果会怎样,他们只在乎自己如何才能转到最多的钱而已。

所以在美国1929年危机以后,美国罗斯福政府破天荒的第一次开始以政府的存在去调节各产业之间的关系,这才从危机中缓过来


这个历史很正


随便聊两句。

经济大萧条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从363点开始一泻千里,到10月29日的短短一周内,股市下挫40%。美国股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美国的GDP

以1929年为例,消费者占比72%,工商业者投资占比18%,美国政府使用略少于10%,出口略大于10%。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工人失业率不断上升,老百姓没有收入,也就无法正常消费,因此,消费者比例暴跌。消费者需求下跌,工商业投资势必跟着下跌。

然后,美国便上演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一边是成千上万饿着肚皮的流浪者,一边是忙着将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的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将小麦和玉米替代煤炭成为燃料。

既然商品“过剩”,为何不增加出口?

美国的股灾引爆全球经济危机,美国的股市并不纯粹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世界各地很多有名的公司都选择在那里上市。美国股市崩盘,没有哪家股票能够独善其身。

一、国外需求下降

美国大资本家通过购买外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来对其进行投资,当美国企业发生金融危机后,他们势必会大量抛售尚未受到严重影响的外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意味着,外国上市公司也难以逃脱崩盘的命运。

连锁反应将从股票市场传导至现实市场,外国企业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不得不减产降薪裁员,失业率飙升,意味着外国的需求也在迅速下降。对美国依存度较高的几个国家率先遭到冲击。

据统计,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失业率飙升到25%,德国失业率逼近30%,日本经济衰退了8%等。

二、国际贸易壁垒

如果美国想要增加国际贸易,必须降低销售价格,最有效的手段便是降低税率或者国家补助出口补贴。但对于进口国而言,除非是必须进口货物,否则必然提高进口关税来提高美国商品价格,从而保护本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就是反倾销。

三、落后的运输和包装

产能过剩的产品往往是日用消费品,可存储周期短,例如牛奶,就1920时期,根本没法达到长时间存储。

当时国际运输,以远洋轮船为主,如果货物包装不好,比如小麦、玉米之类的农产品,一旦遇到海水浸泡,那么轮船还没到达大英帝国,便已经腐烂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面对高昂的包装成本。而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又必须维持或降低销售价格,当销售单价低于生产成本或者是过剩商品的边际成本时,换句话说就是得不偿失,谁还会做那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当然,美国的农场主也不会干这种蠢事。

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

一场突如其来的股灾让世界经济衰退10年,那么什么导致了股灾呢?用管仲的话说,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

1920年起,美国人吹嘘自己迎来了最好的黄金十年。那段时期,机器开始代替人工,生产率一路飙升,原来产业工人的失业率也一路飙升。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即使没下岗的人工工资增长十分缓慢。正是因为这样,财富渐渐地集中到那些大资本家手中,便投资更多的机器,工人继续失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路上扬。

如此恶性循环,终于有一天,老百姓入不敷出,只得节衣缩食,而拥有绝大部分财产的少数富人不可能去消费那“过剩”的需求,于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急剧下降,二级市场那美丽的肥皂泡应声破灭。

读历史有何用?历史上不只有尔虞我诈,阴谋阳谋,也还有管仲这样的经济学家。

我是读春秋思无忌,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如果你恰好看见了,不妨点个赞。


读春秋思无忌


问题并非美国政府不想将产品出口减轻国内生产过剩,而是根本没有这样大的市场来购买美国生产的剩余物资。换言之,大萧条影响的并非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国家。

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压力,无力购买美国商品

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德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比美国更大。美国对德贷款因为衰退而停止,失业率飙升至30%。在此情况下,纳粹党上台。德国因严重的经济危机将战争赔款搁置,这直接导致了纳粹党的得势和德国被欧洲国家孤立。

作为远东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大萧条对其的影响同样难以避免。日本经济衰退了8%并第一个使用了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大臣高桥是清将日元贬值,增加赤字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高桥削减了武器军备的开支以缩小政府债务的做法招致了军队的不满并导致了“二二六兵变”,军政府上台。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对此他们采取了“帝国特惠制”等政策,提高美国出口商品关税并对本国出口商品予以补贴。这对于美国的经济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其他国家虽然有购买美国商品的意向,但由于经济原因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除了欧洲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以外就数中国和苏联最有购买力了。但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中国当时已经意识到和日本必然会有一次战争并为之积极准备,但美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封锁了对中国的军火贸易。这样美国只能向中国出口奶粉等商品,这利润远不及军火贸易,而且奶粉等美国商品只能被中国上流社会消费,出口量也不大。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帮助可谓是杯水车薪。

苏联巧妙地利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发展自己。在经济危机中,苏联由于不开放的市场而受到冲击较小,而同时积极引入美国和西欧的技术和设备发展自己。这对于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当然有帮助。但是苏联市场毕竟有限,而且可以选择的对象是整个西方世界而非单对美国。这意味着苏联消耗美国富余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


物质文化史


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也只能人云亦云,画蛇添足。

先说下革命导师的理论,马克思的时代,帝国主义以商品输出为主,列宁时代,资本输出就很明显了(列宁着重揭示了垄断性)。其实帝国主义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都不遗余力。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

大危机初期,美国先开始搞商品输出一一补贴出口,后来称之谓倾销,今天,美国用反倾销大棒敲打别国,他才是始作蛹者贼喊捉贼。美国妄图转嫁经济危机,市场重点在西欧,这引起英德法强烈不满,马上提高关税,有的接近90%,到31年30多个国家改订关税,简直关闭外贸了。到32年英磅集团和日本贬汇率,33年美国直接放弃金本位降汇率保出口,比谁更流氓愈演愈烈,世界贸易额下降三分之二。

当时中国内战,(金贵银贱可能延缓了危机时间一年左右)34年才提高关税,反应能力比外国晚了三年。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入超急剧增加,美国一跃成为中国的进口和出口第一大国。日本则突出资本输出,英国地位下降。

当时中国极落后愚昧,只能被坑被骗。自己人坑自己人却非常精明。对这次大危机研究很少。估计反倾销理论从此出现的,布雷顿系统可看作对危机的修正。美国和德国走向两条道路,但美国有人认为真正解决大危机的是二战。研究大危机理论是有益处的,因为危机并未消灭,只以不同的方式悄悄潜来。

不知您能给个赞否。


机单轨珠海


国内产品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当然是

生产过剩,按照熊彼得和一些马克思学派的说法,是因为生产者收入的增加跟不上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者无法消费自己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所导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金融衍生品增加,使得个人信贷十分的方便,于是将生产过剩的问题暂时缓解,但却以积累到以后变得更严重为代价。而按照罗斯巴德的看法,美联储投放了过多的货币干预了经济,虽然过多的货币主要跑到虚拟经济部门,消费品物价相对稳定上涨有限。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本该因生产能力提高,而导致物价降低,使得人人都能充分的享受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但大萧条时期,美国货币汇率不稳,政府通过将产品出口来渍激经济实际上效果不佳,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动力当时有限。


中玉财经


1929年从美国开始出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期。这次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是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一次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导致的市场缩小和供需的失衡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过剩。为什么美国政府不将这些过剩的产品出口到别的国家呢?为什么美国政府不选择通过将产品出口来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呢?实际上,陷入经济大萧条的美国的确选择了把过剩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方法,而且工业实力强大的美国使用这样的方法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有优势。然而,这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世界性的,出口虽然解决的一部分过剩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因为生产过剩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次的经济大萧条不仅造成了经济的衰退和人民的失业,还恶化了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关系。

为什么从美国开始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大萧条呢?

1929年美国出现了黑色星期四,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首先从金融业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生产过剩,市场消化不了如此之多的产品。生产的过剩和市场的相对缩小造成了供需的失衡。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在缩小,为什么呢?因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人民没有钱,自然也就没有市场。

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之二是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什么政府会实行完全依靠市场的自由放任政策呢?因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了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资产阶级认为政府除了收税不需要对经济有任何的干预和指导。

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可消除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是不可消除的。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但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缓解生产过剩的大萧条现象呢?美国有没有选择通过将产品出口来减轻国内的生产过剩呢?有的!

经济大萧条从美国开始,经济大萧条的解决也是从美国开始。胡佛总统并没有解决经济危机,所以美国人民选择了罗斯福总统。为了解决从1929年就开始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实施了新政。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措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有很多,国家可以增加国内政府开支以扩大国内消费,国家可以调节企业的税收,国家可以建立国营企业。当然,国家也可以选择将生产过剩的产品出口到别的国家。美国有没有这么做呢?当然有。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措施是对金融进行改革,金融改革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货币贬值。为什么要进行货币贬值?因为要刺激扩大出口。

美国不仅将生产过剩的产品出口到发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还将生产过剩的产品出口到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美国实际上已经选择了将产品出口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问题。

生产过剩的经济大萧条有哪些表现呢?

经济大萧条是一次世界性的生产过剩,这就必然会导致经济大萧条的解决时间会很长。实际上,1929年到1933年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市场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中而不可自拔。

持续的时间长是经济大萧条的表现之一。

经济大萧条的表现之二使影响的范围特别广,从美国扩展到几乎整个世界。为什么会从美国扩展到整个世界呢?一是因为美国的工业实力特别强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美国就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二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整个世界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范围。

经济大萧条的表现之三是破坏性特别强,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和贸易大概得下降了一半以上。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贸易量被严重的削弱,德国和日本等被经济危机打击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给世界各国和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大萧条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危害呢?

以美国为代表,经济大萧条导致了银行的倒闭和工厂的大量破产。银行为什么倒闭呢?因为银行失去了信用。为什么工厂会大量的破产呢?因为生产过剩造成了贸易量的急剧减少。不仅如此,经济大萧条造成的工厂破产还导致大量的工人失去了工作。

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

美国是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怎样的严重社会危机呢?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信任。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社会主义苏联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苏联在1928~1937年间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不仅恶化了国际关系,还导致了旧有的国际秩序的崩溃。美国想把过剩的产品卖到英国等国家,且不想英国等国家的产品卖到自己国家;英国等国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都相互提高了关税,就设置了贸易壁垒,违反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和半殖民以及之间的关系也恶化了。

英国和法国等控制世界秩序的国家的力量的削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已经无法维持。面对纳粹德国的挑衅,力不从心的英法只能施行绥靖政策。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的爆发是对旧有的国际秩序的彻底否定。世界处于混乱之中!

现今世界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大萧条呢?

二战之前的世界经济实际上处于极度混乱之中,当各国发生经济上的冲突之后,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机制。当时世界经济矛盾的解决主要靠的是战争。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实际上都是解决经济纠纷和经济矛盾的一种手段。这种暴力的解决手段实际上是对经济成果的一种毁灭。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渐朝着有秩序的方向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使世界的金融变得有秩序,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使世界的贸易变得有秩序。

控制了世界金融和贸易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实际上是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在战后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类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消除贸易壁垒并实现贸易的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完全协商一致及给予规则而非强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鉴于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处于世界市场之内的各个成员国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鉴于1929年的生产过剩,应该加强世界各国进出口方面的经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国只能加强交流与合作,各国经济必然要朝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制度和法制意味着规则,规则则意味着世界的和平。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实现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历史纬度


中国有句俗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我吃瓜群众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的国家智库团队不可能没有想到。想到而没去做,自然有他们的“深层考虑”。这让我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个段子。大意是说,一个专家遇到一个农民,专家为了炫耀其知识考了农民一个问题,问:一滴水,按照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计算,从两万米的高空落下来,会不会砸死人?问完问题,他自己还在这样公式那样公式详细计算。农民只回答了一句话,让专家懵逼了。农民说,你没淋过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