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鸡毛当令箭,古代的令箭到底是怎么来的,看完就懂了


第五十一集 击鼓鸣钲

黄帝和姜季由于夜袭塞部部落据点,没损失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完胜,事后获得了东部、顿部两大部落的奖赏,有更多的骑兵和战略资源供它们两人使用。

这些奖赏意味着荣耀,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姜季问黄帝:“怎样分配奖赏?”

黄帝答:“骑兵的优势是机动灵活,由少量骑兵面对面,制定战术并快速执行,即能满足机动灵活的运动,又能协同作战,发挥出骑兵团队最大的战斗力,然而骑兵多了,威力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骑兵的灵活性和协同能力大大降低,不是什么好事,这奖赏要了恐怕是麻烦”。

姜季问:“首领的奖赏不能推辞,你可要想想办法呀?!”

黄帝答:“也只好如此了”。

黄帝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出办法。

黄帝心情不好,天气也跟着不好,是夜,狂风大作,风沙夹杂的石块打在房屋的皮革上,发出“咚咚”的声音,风沙夹杂的石块打在房屋的木桩上,发出“嘚嘚”的声音。两种声音混合在一起极有气势,又不失节奏,让黄帝突然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黄帝见姜季,说:“北边丘陵里有一种野牛,名为‘夔’,先人的智慧说,声大如洪、长相肥胖,却是人畜无害,是为‘夔’,猎一些回来,我有大用途”。

姜季听黄帝的,不久猎回了一大群夔……

黄帝命人将夔皮完整剥下、脱毛,用陶土做成中空的圆柱,中空的两面拉伸固定夔皮,使用夔的大腿骨敲击夔皮,发出“咚咚”的声音,此物命名为“鼓”。另外用建造房屋的拓木扒去树皮留下粗大的树干,拓木中间掏个坑,以同样材质的拓木做成短棍敲击,发出“嘚嘚”的声音,此物命名为“铮”。鼓铮和鸣用来给骑兵下达命令,每次使用的鼓语、铮语不同,防止被敌人听出规律,只有在开局或者结尾处有比较常规的声音,开局击鼓,撤退鸣铮。

反复训练骑兵,使大家对这些鼓语、铮语熟记在心。

又过不久,塞部部落派骑兵来寻仇……

塞部部落骑兵还是采用骑兵加肉搏的近战打法,虽然听得黄帝姜季这边声音如雷贯耳,却不知道黄帝姜季是什么用意,依旧饿狼一样突了上来。

其实黄帝姜季的鼓声给骑兵下的鼓语命令是左右迂回包抄敌人,形成“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的包围阵型。

传统的骑兵都是以十人为一队的骑兵对抗,因为报仇,塞部部落也不过派出了三队骑兵,三比一的兵力,塞部部落算盘打得很轻松,哪知道黄帝姜季现在是土财主,骑兵数过百,兵力依旧是三比一,不过是黄帝姜季三,塞部部落一。这次塞部部落损失惨重,被杀三十个骑兵,马匹也都被抢了去。

先人留给我的智慧讲:“战争是为进退,进则一击必杀,退则以退为进,不可一直进攻,这样后方必然空虚,也不可一直退守,终会无路可退,进退需要掌握好‘度’,也就是分寸,才能在运兵的过程中尽量不败”。

黄帝自此与塞部部落结下了梁子,黄帝的名字甚至传到了塞部大本营,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喀拉库尔湖。不断有塞人主动请缨猎杀黄帝,均以失败告终。


第五十四集 盾

黄帝、姜季送走各据点首领以后,坐在一起,聊起那天塞部入侵的情景。

黄帝说:“那天塞部出动了上百骑兵,全副武装,并且还带着许多狼狗,我们的装备都是马上使用的弓箭和长矛,并不擅长近战,塞部使用‘狗海战术’克制‘曼古歹战术’,狼狗移动速度极快,而且别处不咬,专咬人手,我们有的武骑骑兵还没来得及上马,就被狼狗死死拖住,然后被随后赶来的塞部骑兵杀死。剩下已经上马的武骑骑兵护住我,且战且退跑到了日月山上。我记得那日我跟你开玩笑说起的点燃琅玕树,我就想到了动物都怕火,于是命人点燃琅玕树,一方面用火克制‘狗海战术’,另一方面也是告诉你我遇到了危险。直到各据点的首领派兵支援,这才帮我解围,保住了我的性命”。

姜季说:“我走的时候,心里放不下你,于是通知了周边据点‘琅烟’的事情,还好他们当回事,救了你一命。我当时看到‘琅烟’在百里之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还好有惊无险,你还活着”。

黄帝说:“这次侥幸活命,我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我当着众据点首领说了,可以实现‘联防联控’,煤烟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有一个就是克制狼狗撕咬用的新兵器,我脑子里现在有点想法可以实现”。

黄帝用柳条编成一块护板,护板背后编两条手柄,让姜季用厹矛测试,因为护板不透明,所以每次都不能确定黄帝在护板背后的具体位置,也就每次都刺不中要害。还有,每次厹矛刚接触护板,黄帝一摆护板,厹矛就被迫改变了运行轨迹。

姜季看着很是神奇,问:“这是什么兵器?”

黄帝答:“摆脱追击,是为‘盾’,这是先人留给我的智慧”。

姜季说:“可惜了,只能用来防守,不能用来进攻”。

黄帝说:“这个问题不大,因为盾是一件单手兵器”。

姜季感到惊讶,问:“单手兵器!?那不就是说你刚才是用一只手就挡住了我的双手攻击?”

黄帝答:“是的,另一只手我制作了一把轻斧,左盾右斧是一套”。

姜季换上“盾斧”,以盾格挡,然后扭转腰力用盾把黄帝的力道扭转到一边,顺势用斧劈砍,动作虽然简单,却极为实用。

不过姜季也提出了一些困惑,说:“盾斧适合步兵使用,战马携带的兵器数量有限,盾太占地方,难不成上马用弓箭、厹矛,下马换盾斧,这样太麻烦了”。

黄帝说:“我还有一个方案适合马上使盾还不占多余的地方,我把盾设计成手臂长宽,并且在盾的手腕处编一个钩子,这样不用大面积的用料,把盾最核心的部分保留下来供骑兵使用”。

黄帝说:“此物名为‘钩镶’,先人的智慧说,暂时抵挡一下,是为‘钩镶’,可别小看这个暂时勾一下,战场上的形势,慢一秒都可能丢了性命”。

姜季左手套上“钩镶”,纵马而立,确实觉得轻便实用。

盾是石器时代主要的防御手段,其形态并不固定,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手持、有护心、有臂缠、有全身缝连,最大的是“城墙”,可以长几千里地,最小的是护目镜,只有眼睛大小。

黄帝送给了姜季“钩镶”,姜季很喜欢。


分享到:

閱讀更多 啤酒駱駝 的文章

關鍵字: 刺猬 蒺藜 第五十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