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文丨曹鏡明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

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⑴筆下的《一代人》,已然成為我國現代詩史上的一座豐碑,而短短兩行文本是如何承擔起如此盛名的呢?為此,大書特書者有之,附庸風雅者也有之;在此,筆者便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就詩歌鑑賞問題提出一點小的見解。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故而在談論“詩歌鑑賞”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詩歌”究竟是什麼?評判一首“好詩”的標準又是什麼?同時又該怎樣的“鑑賞”呢?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詩歌是什麼?


首先是“詩歌”究竟是什麼?

《毛詩大序》⑵:“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見,詩歌是人情感意志的一種表達方式。既然是情感意識的表現方式,那麼又該怎樣的表達才更科學呢?從哲學的角度來看,語言是思維(情感意志)的附庸,而文字是語言的附庸。如此,文字是思維(情感意志)⑶附庸的附庸。

此“附庸”何解?筆者以為可參照西歐的封建制度⑷,這足以道明文字與情感意志之間的隔閡有多巨大。可大家終究不能因噎廢食,因為詩歌無法完全表達出情感意識的內涵而被棄之不理。

這一論述的意義,在於為學寫新詩的朋友旨明,不要老是因為自己的詞不達意而懊惱不已,因為詩歌的存在與意義並不完全在此。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因噎廢食


那麼在有限的情感意識表達中,詩歌與情感意識是怎樣交融、二次生長的呢?朱光潛在《詩論》⑸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必有詩人性格和情趣的滲透”“是從時間和空間中執著一微點而加以永恆化與普遍化”總結,詩歌是

“剎那永恆的藝術”,她的創作源於“靈感”,“靈感”就是抓住人情感意識中的某一點而“放大”,博引旁徵(一方面是自身的延伸感悟,一方面是他人的文獻資料),自成方圓,自成“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⑹中談到:“詞以境界為最上”並細分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筆者並不完全贊成這一觀點,如加以反駁可參見朱光潛在《詩論》中關於詩歌“顯境”與“隱境”的表述。不過“境界”一詞用的卻是絕佳,為詩歌的優劣找到最為關鍵的因素,如若說以“三境”來劃分詩歌的優劣有些偏頗,倒不如以詩歌是否具備“整一⑺”“意境(有意境自成境界)”而作為劃分標準。

換句話說,一首詩欣賞的就是她的“境界”,注意此“境界”不分“隱顯雅俗”,只以是否“整一”區分。只因“隱顯雅俗”是詩人和欣賞者的個人好惡,唯有“整一”程度是詩歌自身的完整程度。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自成境界


以《一代人》為例:作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用朱光潛在《詩論》中的分類可算作“隱詩”,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分類可算作“無我之境”。注意這裡對“無我之境”的闡釋,筆者更傾向朱光潛在《詩論》中引用“移情作用⑻”的新解。

那麼作為一首“隱詩”又該如何欣賞呢?歐陽修在《六一詩話》⑼中引梅殼臣語:“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中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便是其中精髓所在。短短兩行的文本如何能承擔一代人的重量呢?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為此,顧城徹底放棄詩歌之中的常用的“境界”構成手段,即“知覺的知”,通過最為原始、樸素、直接的“直覺的知”截取一個片段構成整篇作品。故而從文本上看,這是一個結構割裂的、獨立的作品,將更多的表達留在了文字之外,類似於古典畫作中的“留白”,在這裡姑且也稱作“留白”。

注意,此“留白”十分的重要。筆者以為任何一首好的作品,自成境界的詩都要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即便是寫實詩、寫景詩也是如此。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人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上述已提到,文字已是附庸的附庸,失其原生的輕靈,那麼就一定要在創作的過程中彌補這一先天不足,讓其飄飄然而不失根,而飄飄然的秘訣就在於“留白”。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讀詩、品詩、賞詩也應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境遇與思想情趣是“不一樣”的,在寫詩時,這個“不一樣”,便是詩人特色之所在,別人是仿不了,如名家的書畫,即便後人摹的再認真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而在讀詩、品詩、賞詩時,這個“不一樣”,與“留白”相呼應,便會成為我們每個人各自的收穫,如一百個廚子炒的菜有一百個滋味一樣,獨有獨一性和不可言傳的奧秘。

留白不是文本與分類的概念,而是概念之外的概念,但不是哲學的、行上的概念。

類似於文本割裂的詩歌作品還有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雖較之《一代人》多了兩行文本,但其“機巧”程度並未提高,甚至還有所下降。筆者在某首引用此篇詩作的歌曲評論中看到,有人說:像是這樣的東西,他一天能寫八篇。可即便是寫八十篇,卞之琳的這篇《斷章》也永遠都是第一篇,把那八十篇加起來也抵不上這篇千分之一的價值。美國詩人弗羅斯特⑾提到:“詩歌是語言的更新,是詞彙的更新。”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詩歌是語言的更新,是詞彙的更新


類似於《一代人》的西方詩作還有龐德⑿的《在地鐵車站》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洛夫⒀譯作(謹此為例)

人群中千張臉孔的魅影;

一條溼而黑的樹枝上的花瓣。

諸上列舉作品均具有某種相同的特性,可相互對照參考。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留白


既然“留白”是“文本”之外的部分,那麼必然依託於“文本”而存在。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而“文本”便是其地基之所在。“文本”一般包含“建築美”和“音韻美”(筆者不建議劃分的過於細碎化),其中“建築美”是以詩作的整體外觀形象為區分,進行賞析的,而“音韻美”則是以詩作中字節的音韻作為落腳點,進行賞析,兩者獨立存在而互相交融,形成相對成熟的固定形式,或是默認的口語形式。

以“固定形式”為例,不僅僅是近體詩,現代詩歌也是有韻律格式要求的,只不過在舶來的過程中遭受到新文化運動⒁影響,相關學者專家“自覺”的將這點抹去了,詳情可研讀莎士比亞⒂的十四行詩和普希金⒃的十四行詩的特點與區別之所在,那為何至今主流創作也變得“無韻化”呢?其原因是受到惠特曼⒄的“散文化”和艾略特⒅的“口語化”影響。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剎那永恆的藝術


十四行詩,又譯“ 商籟體,”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意大利, 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 彼特拉克體”,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編排。

莎士比亞後作改革,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四、四、四、二編排,每行詩句有10個抑揚格音節。普希金創立的“奧涅金詩節”:每一詩節中包含十四個詩行,每一詩行中包含四個輕重格音步,每音步兩個音節;這十四個詩行中,有的每行結尾為輕音者,謂之“陰韻”,9個音節(最後一個輕音音節不構成音步);有的每行結尾為重音者謂之“陽韻”,8個音節;陰陽韻變換的規律和詩行間押韻的規律之間又有嚴格的配合。——十四行詩的發展歷程:(此節內容源於百度百科)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節奏分為音樂節奏和文本節奏


鑑於近體詩的影響就不過多談及詩歌的“固定形式”了,那什麼是“口語模式”呢?即詩人不在嚴格的按照音韻作為格式要求,而是以句式結構的最小單位“頓”的“抑揚頓挫”為劃分標準,讓詩作獲得直觀上的“形式美感”和“口語美感”(包含不僅包含朗誦美感)。

注意為什麼在這裡單獨提出“句式結構”呢?

在古代是沒有“句式結構”的,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沒有,如此帶來兩種最為直接的影響便是:首先是“斷句”,不同的“斷句”可以使同樣的文字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以《廉頗藺相如列傳》⒆為例,原文如下:

相如既歸趙王以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常見斷句方式如下:

其一:相如既歸,趙王以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譯作: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為上大夫。

其二:相如既歸。趙王以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譯作:藺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能不受辱,就任命他作上大夫。

在這裡暫不討論兩種斷句模式哪一種更加切合作者的原意,僅僅是以“斷句”為例作說明。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咬文嚼字的精神


列舉上述例子的目的,在於引出古典詩的一種常用“創作技巧”或者說是“創作習慣”——“吞字”(第二種直接影響)。因為古典詩裡的詩句是不具備相對完整的句式結構的,也就意味著古典詩在“留白⑽”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文字無需寫盡,意也便無窮,連綿而出的便是一首詩的境界。對此,現代詩在“留白”方面,既可以學習,又不可全部學習,除非在刻意追求詩句之弔詭外,不建議刻意打亂句式結構,其中值得學習的便是古人“咬文嚼字”的精神,當然這也只是創作和賞析作為外圍的一個部分。

以李敖⒇為余光中(21)改詩為例——《無論》(此外還有譯詩《給W.P.(第二首)》(22)))

《無論》(余光中)

無論東轉或右彎/無論東奔或西走/無論倦步多跚跚/或是前途多漫漫/總有一天要回頭/回到熟悉的家門口

無論海洋有多闊/無論故鄉有多遠/縱然把世界繞一圈/總有一天要回到/路的起點與終點/縱然是破鞋也停靠/在那扇/童年的門前


《無論》(余光中原作,李敖改)

無論東奔西走/無論右彎左轉/無論前途多漫漫/無論腳步多緩/總有一天要回看/回看那熟悉的門板

無論滄海多闊/無論歸程多遠/無論世界給走遍/也要回歸起點/無論鞋怎麼破/也要拖向那童年的/門檻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譯作屬於二次創作


結果十分直觀,至少筆者認為在文字的推敲(不含創作思維及表達)之上,李敖要比余光中更為用心,致使整篇作品的檔次提高不止一籌。而不以譯詩舉例的原因,是在於詩歌的翻譯過程中,絕不單單是文字推敲的事情,更多的是本土化潤色的問題,有時候未經推敲的文字才更符合原作的主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泰戈爾(23),筆者以為泰戈爾的盛名與作品的翻譯息息相關。


《一代人》的“詩眼”在於“黑”字。兩個“黑”字,兩種“意象”的呈現,與“尋找”“光明”一一對應,前者形成一代人共同追尋的景象,後者通過最為直接的色差迸發出最為強大的力量,震撼人心,將這一景象變得意味悠長,將一代人從現實的沼澤中掙扎而出,至於理想還太過遙遠,是未來可期?還是無奈畫餅?誰人可知?同樣的創作手法,顧城還寫過《感覺》: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感覺


既有“文本”,那又該如何構造“境界”?——“意象”。上述已提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也就是片段景象的意象化創造,所形成的詩意,便是境界的伊始。其中的“詩意”便是世相與境界的橋樑。那麼什麼是“詩意”呢?朱光潛在《詩論》中是否認“詩意”的存在的,將其稱作“認知錯覺”。首先筆者以為這一觀點過於“理性”,缺乏“感性”,對一個不能證實“存在”的東西,進行否定,是不符合“邏輯三恰(24)”的。

作為一位詩人,從自身性格和情感分析上來看,一定具有“感性”的傾向。凡藝術都是抒情的。以“理性”博弈“感性”本身就太過“科學”,不適合“文藝的創作”。英國文藝批評家羅斯金(25)認為:好的詩人是見識真確的,二流的詩人是見識錯誤的,不入流的詩人是見識真確的。注意兩個“見識真確”是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如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26)。

以《一代人》為例,詩歌賞析必須要滲透到詩歌創作中去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首詩作的“境界”之所在便是讀者欣賞之所在,而所欣賞的“境界”也完全沒有像作者(即詩人)看齊的必要。因詩人與讀者是完全兩個獨立的個體,其主要的生活經歷與思維方式、性格特點有著獨一性,故而每個人所“觀照”的成因也便截然不同。換句話說就是:詩作是詩人觀照的“結果”,是讀者觀照的“目的”,兩者截然不同。正如莎士比亞曾說:“一千個人讀在這些人的心中就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原因之所在。

綜上,詩人寫詩是在尋“路”,其“終點”是“境界”,“境界”是詩(路)的極致,但不是“情感意志”的“極致”,“情感意志”的極致是“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德低下者寫詩是“徑”,於“道”可望而不可達,還常常逼得“路”無處可去,實乃劣性之所在。而賞詩、品詩、鑑詩也是“道”之所在,於“”上的“境界”無異,雖有各自之收穫,與群體無關,亦與“道”無關,寥寥心得,與“徑”遠矣。


附錄:

(1)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2)《毛詩大序》:《詩經》在秦代被焚後,由學者口頭傳誦,流傳下來。漢初,傳詩者有齊、魯、韓、毛四家,前三家所用為隸書,所以便被立為官學。而毛詩是用古文寫的,未立於學官。到東漢時鄭玄為之作箋,便由此盛行。毛詩在每一首詩前面都有一段小序,用以聲明該詩的背景主旨等,而在第一篇《關雎》的小序後,有一段比較長的文字,被稱為《毛詩大序》。

(3)將“思維”與“情感意志”劃等號是不科學,也不嚴謹的,在此僅以泛文學的角度做簡單探討。

(4)西歐封建制度: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5)《詩論》:是朱光潛的經典代表作之一,被稱為“中國現代詩學的第一塊里程碑”,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新詩史上科學性、邏輯性兼具的詩學專著。

(6)《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體現了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精義迭出。書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論結構和豐富內容的“境界”說,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

(7)整一:古典學派的一種藝術主張,在此就不展開了。

(8)移情作用:以人情衡萬物,即叔本華“消失自我”。

(9)《六一詩話》:作者歐陽修,是我國最早的詩話,開後代詩歌理論著作新體裁。

(10)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留白一詞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

(11)弗羅斯特:美國詩人,有“交替性的詩人”之稱,意指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

(12)埃茲拉·龐德: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他從中國古典詩歌、日本俳句中生髮出“詩歌意象”的理論,為東西方詩歌的互相借鑑做出了卓越貢獻。

(13)洛夫: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臺灣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

(14)新文化運動:由陳獨秀等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解放運動。

(15)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代表作有《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

(16)普希金:俄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歷史學家、政論家,俄國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紀前期文學領域中最具聲望的人物之一,被尊稱為“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

(17)惠特曼:出生於紐約州長島,美國著名詩人、人文主義者,創造了詩歌的自由體(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18)艾略特:後期象徵主義文學最大的代表,也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最有影響的詩人和評論家,代表作《荒原》,被評論界看作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也被認為是英美現代詩歌的里程碑。

(19)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卷八十一。

(20)李敖: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中國臺灣大學,中國臺灣男作家、時事批評家、歷史學家等,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

(21)余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

(22)《給W.P.(第二首)》:作者桑塔亞納,西班牙著名自然主義哲學家、美學家,美國美學的開創者,同時還是著名的詩人與文學批評家。

(23)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4)邏輯三恰:主要引用王東嶽對此的定義。

(25)羅斯金:J.,John Ruskin 19世紀英國傑出的作家、批評家、社會活動家。

(26)山水之說:主要引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的引用、論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