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的四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樣的意義?

老鬼悅讀記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相當於《永樂大典》的3.5倍),36000餘冊,約八億字。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遼寧瀋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四庫全書》中的四庫是指: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修於清朝乾隆年間,全書按照西漢以來歷代沿用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纂,每大部又分若干類,類下細別為屬。全書除收錄中國曆代各種典籍外,還有朝鮮、越南、日本,以及印度和明清之際來華的歐洲傳教士的一些著述。

《四庫全書》是18世紀70到80年代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項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類文化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雖然《四庫全書》在編纂過程中,有刪削、挖改內容等過錯,但就整體而言,應當是功大於過。

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總結。《四庫全書》的編纂,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對於傳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200多年來,遞經戰亂,如果沒有集眾書於一身的《四庫全書》,古籍將會大量散失,從而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

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輯佚、校勘、目錄學、匯刻叢書等方面給後人留下許多有益的啟示:在輯佚方面,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佚書並收入《四庫全書》者共有385種,不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見天日,而且為後代的輯佚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

在校勘方面,四庫館臣網羅眾本、慎選底本等做法,為後代的校勘工作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在目錄學方面,《四庫全書總目》的學術價值是古代任何官私書目無與倫比的,其編纂方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匯刻叢書方面,清人以《四庫全書》為榜樣,掀起了編刻叢書的熱潮。近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修四庫全書》的出版,正是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四庫全書》的優良傳統而結出的豐碩之果。


可愛的小豫


《四庫全書》是清乾隆年間,傾國家之力,編撰整理的一部史無前例的煌煌鉅著。那麼,它不叫《五庫全書》、《六庫全書》,偏偏叫《四庫全書》呢?正如題主所問:啥意思呢?

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唐朝說起,大家知道,唐朝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盛世,隨著文化的振興,國家把前朝歷代存世的眾多圖書整理分類,以“經、史、子、集”為內容,分別放在四個書庫保護起來,以供後世應用。而這個辦法,也得到了有宋以後各個朝代的沿襲傳承。

及至到了清乾隆盛世,懷有遠大抱負的皇帝和良臣,在萬事俱備的條件下,傾全國之力,舉四方精英,不僅把明朝以前遺留的四庫書籍,全搬出來加以編撰整理,還廣泛收集民間藏書加以補充,歷時二十年有餘,完成了這部空前絕後的《四庫全書》。

那麼,其中的四庫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經、史、子、集”四個書庫。簡要的說,經,指的就是儒家的學說。即詩、書、禮、易、春秋等。史,指的是記載歷代興衰、不凡人物及制度沿革的正史、野史。子,指記錄諸子百家學說的書籍,及佛、道、理學、考據學等。集”,指的是歷代作家的駢賦散文,詩、詞、曲及小說、文學評論等。

《四庫全書》的問世,無疑為以後學術文化的振興和繁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它是歷史上對古代文化最全面最完備的一次總結。如果沒有《四庫全書》,以後數百年的戰亂會使眾多沒有收集起來的古籍散失消亡,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二是繼《四庫全書》編撰的餘熱,學術界興起了一股散佚補遺的新風,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眾多片言隻語,斷繩散珠的立論和學說。三是《四庫全書》化繁為簡、科學條理,以至現在,大型書目的編撰都還遵循它的機制,成為後世永遠學習的典範。最後一條更重要,《四庫全書》的問世,開啟了以考證為中心的新學術門派,為弘揚國學,振興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不知不覺已碼了五百多字,就此打住。但願大家能從我的回答中稍知一二。如有疑問或不同高見,請在評論欄裡留言,以備在學習交流中共同提高!





晉風


《四庫全書》中的“四庫”即經、史、子、集四部,是四種類型的書籍。

一、為什麼分成這四類?

在古代,學人對書籍的分類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設想一下,如果你來將現存所有書分門別類地整合起來,你會怎麼分?

按照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可以分為以下二十六類:

從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學,每一大類又可分為若干小類。這樣劃分是由當今圖書出版情況決定的。

《四庫全書》分為這四類也是由當時書籍的刊佈情況決定的。

二、“四庫”中具體有哪些書?

第一為經部。其中收錄的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孝經等十三經以及闡釋這些經書的作品。

古代重經書,科舉考試中亦以四書五經為考點,因此這類書籍放在最開始。

第二為史部。從先秦的《左傳》《戰國策》到《史記》《漢書》再到元明的史書,中國記錄歷史的書籍已越來越多,人們常讀史書,以史為鑑,這一類位列第二。

然而,在漢代整理書籍時,並沒有專門列出史部,而是將史書附在《春秋》以後,作為經書的一部分來看待。將史部單列意味著史書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步升高了。當然,這也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記錄歷史的作品越來越多。

第三為子部。這類收錄了先秦諸子的書籍,如《墨子》《莊子》等。後世對諸子著作進行闡釋的書籍也收錄在其中。

一個冷知識:古代的小說是收錄在子部的。

第四為集部。像李白的詩集、韓愈的文集都收錄在這裡。

這類書被排在最後,為什麼?因為以前這些文學作品都很不受重視的。編《四庫全書》的人說了,這些書收進來只是隨便給你們參考一下的。


小俠記


我國古代有很多種叢書,《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一部古代叢書。

《四庫全書》是從1772年,也就是清朝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由乾隆皇帝下旨開始修纂的。朝迋為此開設了四庫全書館,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學士為總裁,六部尚書及侍郎為副總裁。實際上主要的校纂者是總校纂官、著名的漢學家紀昀、還有陸錫熊和總校官陸費墀。此外,先後在館中擔任撰修職務的三百六十五人中,有不少著名的學者,如戴震、姚鼐、朱筠、翁方綱等,可以說是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四庫全書》工程浩大,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歷時十一年,於1872年,即乾隆四十七年編抄成書。因為這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所以命名《四庫全書》。

這部書的材料來源有五個方面,一是各方徵集採購的書,稱為“採進本”;二是清朝皇宮收藏的書,稱作“內府本”;三是滿清各代奉皇帝之命編寫的書,稱為“敕撰本”;四是各藏書家進獻的書,稱為“進獻本”;五是從明代《永樂大典》中輯選出來的書,稱為“永樂本”。整部叢書共收各種書籍三千四百六十一部,存目書六千七百九十三部,分裝三萬六千多冊,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曆代的重要著作。

《四庫全書》卷帙宏富,裝幀精美典雅,書皮為絹絲,併為四色:經部為綠、史部大紅、子部中藍、集部深灰,以示象徵春夏秋冬四季之顏色。這部叢書,曾用毛筆白榜紙工楷抄寫了四部,分貯北京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瀋陽文溯閣、熱河文津閣,後來又抄三部。藏書屢經淪桑,幾受戰火,只有文津閣所藏一套保存得最好,於1913年12月31號運回北京,藏於北京圖書館。


忙裡偷閒花甲人


首先了解一下《四庫全書》。

清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正式開始編纂,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以紀曉嵐、陸錫熊、孫士毅為總纂官,由400多位高官、學者編輯,近4000人抄寫,歷經十三年編寫而成的叢書。

由於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來講,這套叢書是由四大部分內容組合而成,所以叫《四庫全書》。這四庫也叫四部,是指經、史、子、集,這四個部分。

四庫之下又分許多小類。

其中經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

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

子部包括: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著作及部分佛、道典籍,古代小說等。

集部包括:楚辭、漢賦、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歷代文集等。

《四庫全書》的意義:

《四庫全書》是一部文史百科典籍,內容涵蓋了十八世紀中期以前中國文化基本典籍,如此鉅作可謂空前絕後,它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被後人稱作‘’東方文化的金字塔‘’。


草原文化站


三禮總義、典禮、五經總義類;史部包括正史類、雜編6屬、詞譜詞韻、法家類、詞話,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佈的各種圖書、陰陽五行、目錄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名人,包括婦女、農家類、總志、法令://baike、總集、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帝王、山川、雜纂、樂類、釋家類、史鈔類、別史類、相宅相墓、道家類等14大類、詔令奏議類、篆刻,故名四庫、術數類、載記類、總錄.com/view/2903、時令類、官箴2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禮類.baidu、軍政、異聞、春秋類,雜家類又分雜學、詞選、雜技術7屬;子部包括儒家類、算書2屬、地理類、雜品,地理類又分宮殿疏、外記10屬、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南北曲5屬、雜禮書6屬、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傳記類又分聖賢、宦官。經部包括易類,職官類又分官制、古蹟、譜錄類、考工6屬、雜說。按照內容分類.html、都會郡縣、道家、河渠、琴譜、命書相書、職官類、占卜,小說家類又分雜事、雜考。就著者而言、雜記、詞曲等5個大類、醫家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政書類又分通制,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奏議2屬、子、佔侯、兵家類、雜史類?wtp=tt" target="_blank">http、藝術類、遊記、傳記類、禮記、天文算法類、軍人,術數類又分數學、邊防,譜錄類又分器物、孝經類、詩文評.baidu,包括4部44類66屬、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字書,小學類又分訓詁,目錄類又分經籍,僧人、史.html、食譜、通禮、小說家類。分經、雜技4屬.com/view/2903、四書類、韻書3屬、雜家類、集四部、金石2屬,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別集、戲劇著作之外、邦計、書類://baike、別錄5屬、詩類、儀禮、草木鳥獸蟲魚3屬、政書類四庫全書的內容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類書類。


燕趙古陘


四庫,又稱四部,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名稱.

 其中包括“經史子集”四種

  《經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子部包括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著述及部分佛教類、道教類、古代小說等;集部包括楚辭、漢賦、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歷代文集等.

  《史部》包括 北齊書 北史 曹子建集 陳書 大宋宣和遺事 國語 漢書 後漢書 金史 晉書 警世通言 舊唐書 舊五代史 開元天寶遺事 梁書 遼史 洛陽伽藍記 明史 穆天子傳 南齊書 南史 清史稿 三國志 山海經 史記 史通 書目答問 水經注 宋史 宋書 隋書 魏書 文史通義 新唐書 新五代史 醒世恆言 元史 戰國策 貞觀政要 周書

  《子部》包括 茶經 初刻拍案驚奇 東京夢華錄 二刻拍案驚奇 公孫龍子 鬼谷子 韓非子 紅樓夢 淮南子 黃帝內經素問 黃庭內景經 黃庭外景經 金剛經 近思錄 九章算術 老子 樂府雜錄 聊齋志異 列子 林泉高致 六祖壇經 呂氏春秋 洛陽牡丹記 墨子 棋經 容齋隨筆 三國演義 世說新語 水滸傳 四十二章經 搜神記 孫子兵法 太上感應篇 武林舊事 西遊記 心經 新書 荀子 顏氏家訓 揚子法言 陰符經 尹文子 遊仙窟 喻世明言 周易參同契 莊子

  《集部》包括 楚辭 竇娥冤 二十四詩品 古文觀止 絕妙好詞 樂府詩集 柳宗元集 六朝文絜 六一詩話 牡丹亭 歐陽修集 全宋詞 人間詞話 詩品 蘇軾集 唐詩三百首 陶淵明集 文心雕龍 文選 西廂記 玉臺新詠 百家姓 千家詩 全唐詩





龍蝦條說說


四庫全書的意思很簡單:

以前皇家的藏書庫分經史子集四部,就簡稱四庫了。全書意思就是天下的書都蒐集全了。

至於為何要建四庫全書,原因有以下幾點:

源於盛世修書的習慣。


清朝以前各朝代只要有點閒錢都流行這麼做,用以表示自己的朝代經濟條件不錯。就像現在人開寶馬奔馳一樣,用以表示家庭條件好,不差錢。而當時的康乾盛世,可以說是國泰民安,銀庫充足,何止是不差錢,簡直是土豪。所以,也隨大流,開始玩修書。修書可是有錢人才玩的起的大型活動,看看下面的數據就明白了。


當時四庫全書有多少冊呢,大概三萬六千冊,十億字左右。大概四千餘人幹了十五年才編完。要知道以前可沒有打印機,沒有圓珠筆,都是人力用毛筆一點點抄出來的,而且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寫的正楷字,現在看起來和打印的差不多。可想而知沒有點家底,修書這項活動沒錢根本玩不起來。

當然,一開始並沒有想修那麼多書,只是修重要的經典的書籍。為何最後又變成修全書了呢?咱接著往下說。

源於政治上的需求。

修書這麼大的一件事,一是出自乾隆可能真的愛書的原因,二是用此來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為何這麼說?


1、在中國一直有華夷和正統的紛爭,顯然漢族人才是屬於正統。


所以當時雖然清政府已經統治了一百餘年,但是還是怕這種思想殘留在某些書籍裡,影響統治。所以藉著修書的機會,大量蒐集民間的書籍,最後再整理的過程中,把裡面有關正統和華夷說法的書籍銷燬或者修改,以絕後患。

2、因為當時有些文化人,一旦人閒下來,就會對社會的一些現狀進行批判(現在的憤青)。


都知道讀書人就是嘴厲害,要是說出來對統治者不利的話,總是會在社會上引起一些不好的反響。為了避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後果,所以把這些人叫來整理書籍,天天讓他們加班加點,累的他們頭暈腦脹,那麼就這些文化人就沒時間關注社會上的事了,這樣一來既能編書,又能減少些麻煩。


3、清朝是不允許士人批判他們的專制的。


所以時不時的搞點文字獄,被抓進去的可是要誅九族的。這樣一來,那麼文人士人就不敢再多說了,所以乾脆就整理古籍吧,我不表達我的意思了,只講述古人的意思,這樣總行了吧。這樣一來,最起碼能避免遭遇殺身之禍,正好也符合當朝者的政治需求:不要批判專治就行,所以朝廷就鼓勵他們修書。


誰知道修著修著,就發現需要找的古籍越來越多。而且這些修書的人裡,有人又多思考了一下,就是以前很多書都遺失或者損毀了,要是這次能借著這次機會,修書的同時把書整理好,專門藏好,那對讀書人來說可是天大的盛世。所以,進而發展到修“全書”了。

結束語

意義:

四庫全書被稱為千古鉅製,文化淵藪,囊括了我國18世紀以前所有的著作,是前所未有的大集成者,是整個人類社會的無價之寶,得以讓後人有機會一睹古人的風采。也可以用於社會變遷的研究。像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用專門的章節來向世人介紹。


這是我的答案,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歡迎各位留言指正。


大額頭者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據文溯閣本7989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

整套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也收入和存目了西洋傳教士參與撰述的著作,包括從西洋傳入中國的數學、天文、儀器及機械等方面的著作。

編纂《四庫全書》對於整理中華名族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是里程碑式的鉅著。


永不消逝的引力波


首先,《四庫全書》是什麼?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也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它基本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圖書,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時期,當時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的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設四庫館,乾隆皇帝的親自主持編纂《四庫全書》,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歷時15年。《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內容含括所有民族傳統文化。

其次,《四庫全書》有什麼意義(價值)?

1.《四庫全書》是傳統文化的結晶,是文化寶藏。《四庫全書》在中國文化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章,對以後的社會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四庫全書》是集中國數千年古聖先賢老祖宗修身、齊家、治國、平和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與效果的文化寶藏。尤其當中關於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是無數先哲智慧經驗的結晶,在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無疑是全世界全人類共享的文化瑰寶。

2. 《四庫全書》是對古代典籍的全面蒐集、整理和總結。它對乾隆以前的典籍進行了全面總結和系統整理,它在傳承和保留中國古代的文化遺產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3.《四庫全書》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四庫全書》蒐集尋訪範圍廣,收集典籍圖書全,基本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圖書,保存了古代非常豐富的文獻資料,為後代提供了極為豐富和全面的史料。它開創各門學科學術先河,總結整理中國傳統學術成果。

其三,對《四庫全書》的爭議

如文字獄和書籍銷燬;篡改原書原文(把胡虜改邊塞神馬的);抄錄人員的錄取方面存在瑕疵,錯誤太;官修《四庫全書》,不利於學人使用等等,廣為詬病和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