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乾隆皇帝編纂《四庫全書》, ,是文化的一次大浩劫?

前哥說歷史


所謂盛世修典!乾隆編修的《四庫全書》不能說一無是處,總體客觀上整合了中國的文化典籍,但更多的是源於乾隆內心深處的好大喜功心理,其作用也深層次的破壞了中國文化的原始面貌!

1.乾隆好大喜功,這一點都毋庸置疑!從各項戰爭細節及結果來看,從下江南,太上皇,詩作而言,都反應了乾隆好大喜功的一面!由於康雍兩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乾隆朝在清朝歷史中屬於平和的時代,因此編修此書也是為了表示太平盛世!

2.勝入奴役漢族文化!最高明的統治,就是讓人喪失信心的方式!通過本次編修,乾隆刪除了很多漢族中剛性的民族精神面貌,更是篡改了很多人物經歷!


仰閣說


這個問題,前哥回答。

《四庫全書》,又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一部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紀昀等360多位官員和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13年編成。全書約8億字,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一,焚燬的圖書超過70萬部,和收錄的書籍一樣多

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全國所有圖書都要進獻檢查,凡是不利於大清的13600捲圖書被銷燬,甚至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
3000多種,15萬多部。總計
焚燬的圖書超過70萬部,和《四庫全書》收錄的書籍一樣多。


二,編纂《四庫全書》時,多數明朝檔案被銷燬

除了焚書,大清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黃道周、張煌言、袁繼鹹、錢肅樂、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著作,都屬於禁書。後來稍稍放寬,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違礙字句,無庸銷燬”。但對錢謙益、呂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錫侯等人的作品仍然很嚴格。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略》,都被銷燬,直到二百多年後才在日本發現藏本。


三,後世名人的評價


魯迅說“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吳晗也說:“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