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凭什么天下皆知?张潮:我是凭才华出道的

张潮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也是个标准的金钱盲。

是个吃亏比吃米多,撒钱比撒花快的败家子。

更是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公认的学富五车,铁打的屡试不第。


这本来应该作为康熙时期的一宗悬案,但是《幽梦影》等佳作一出,

大家这才如梦初醒,感叹命运的仁慈与巧妙:


这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凭什么天下皆知?张潮:我是凭才华出道的


这样一个人

屡试不第才是最佳的幸运

做官是对他的埋没与摧残

幸亏如此

花鸟虫鱼不寂寞

诗酒声乐有知交

我等不正经人士

终于可以拿着书

假装正经

1、少年得志与失意并行

1650年,张潮出生在安徽徽州的一个富裕家庭,四年后,康熙帝出生,8年后,这位少年帝王登基,迎来了属于他波澜壮阔的帝王生涯,张潮注定要在这位帝王的统治下,开始他略显平淡却也足够风流的文人之旅。

这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凭什么天下皆知?张潮:我是凭才华出道的

其父堪称励志典范、好学先锋,早年丧父,忍饥受寒,发奋苦学,顺治年间中了进士,开始家道中兴,但不幸的是因为丁母忧,仕途无望,之后在扬州经营家业,也算演绎了一段脱贫致富励志道路。

这可是现在大数据最喜欢的成功学,但是张潮却完全没有走上其父的仕途之路。

“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

小时候的张潮非常聪明,其父不仅给他提供了优渥的成长环境,还特别重视教育,家教严格,没有让张潮沾染上一点儿纨绔习气。

出名很早,又天资聪颖,性格沉静,又不是全然的书呆子,十分的礼贤下士,喜欢接待四方文人墨客。

15岁他的制艺文章就受到当道者的褒奖,得补博士弟子员。

放到现在就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估计那篇文章还会放到报纸上成为同龄人争相模仿的典范。

天资、性情、努力,无一不缺,可是命运却同样在他十五岁那年拐了一个弯,让他的荣光与失落都同时发生。

上天在给予他年少成名的佳话之后,也同时给了他狠狠的一击。

得补博士弟子员之后张潮却接连考试失败,他的父花钱给他买了个翰林朗,可他也不愿去。

终其一生张潮在仕途上,也只做过九品小官。他在《八股诗自序》中提到,十五岁到二十六岁间,遭逢了很多不幸,以至于对仕途的壮志雄心消磨殆尽,五十岁的时候还遭遇诬陷,锒铛入狱。

这样的经历对从小研读四书五经的文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是对于他个人的文学造诣来说,又是一种成就。

有志之士凭借个人的才华,也许会受到短暂的赏识,但是他们却很难适应官场的起伏波折,反而是游离于官场之外的岁月,让他们留下了更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于年轻时的道路,张潮没有选择在科举的道路上锲而不舍,追逐功名;也不愿意用金钱换来的仕途,他选择了一条更符合本心但也更孤独的道路——闭门著书。

少年到青年时期的屡次失意,让他终于幻灭了对官场仕途的雄心壮志,转而投向文章笔墨、花草虫鱼的案头山水。


2、青年闭门著书,名动四海

张潮在闭门著书期间,不仅写了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还编辑了《檀几丛书》、《昭代丛书》等中大型丛书。


这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凭什么天下皆知?张潮:我是凭才华出道的

在康熙中后期,人称其“著作等身,名走四海,虽黔、滇、粤、蜀,僻处荒徼之地,皆知江南有心斋居士矣”,《虞初新志》更是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河批评家的历史地位。

妥妥的凭才华出道啊,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传播基本靠着书本,和文人间的口耳相传,可是张潮却能够做到让偏僻地区的人知道自己,可见其当时在文坛备受推崇。

《虞初新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我们初中学的《口技》、《核舟记》都是来自于这本小说集,里面收集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

这样一听是不是亲切了许多,而且这两篇虽然长但是都没要求背诵,不过张潮的有才可不都在于编辑长篇,他的短篇金句更多,《幽梦影》一书便充分显示出他作为文人的雅致情思和慈悲的士人心胸,是一本“以风流为教学,寓教化于诙谐”的杂文集。

林语堂极为推荐此书,认为张潮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特质,是明朝文人最重视的“性灵”,一种清洁、透明而单纯的性情质地。

在这本书里,自然的一花一叶被赋予了自然灵动的人文特质,还有对平常之物以及待人处事方方面面的论调,都显示出了中国士人的优雅情思和赤子之心。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饮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读书者,不以忙闲做辍。”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3、一生“惟爱客”,交友天下

张潮从小生活在安徽淮南一带,那里的富贵人家都很骄纵,读书人来了大多傲然不见,张潮却是热烈欢迎,经年累月迎接来自四方的文人,留他们饮酒作诗,也多资助。

他的好友里有写了《桃花扇》的孔尚任;有点评《金瓶梅》为第一奇书、而非淫书的张竹坡;有和董小宛流传佳话的冒辟疆……

张潮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结交好友众多,这些在《幽梦影》中也可见一斑。经常是张潮说出一个话题,下面都是好友的各种点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朋友圈评论,但是古时候他们除了当面交流之外,只能通过书信往来交流意见,《幽梦影》这本书在张潮30岁左右动笔,前后历经十五年才完稿,其过程漫长,收录了他和友人多年的思索对话。


这个官场上的倒霉蛋凭什么天下皆知?张潮:我是凭才华出道的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一本正经的讨论吧:

张潮:“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余谈心曰:花即佳人,月即韵人,雪即高人。既已赏花、醉月、映雪,即与对佳人、韵人、高人无异也。

张竹坡曰:聚花、雪、月于一时,合佳、韵、高为一人,吾当不赏而心醉矣。

这样有趣的谈话书中还有很多,张潮目前可查的书籍有近乎20本,凭借才华出道的他用自己的方式不仅在当时名动四海,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思想财富。

如此看来,屡试不第才是他最佳的幸运,幸亏如此,花鸟虫鱼不寂寞,诗酒声乐有知交。



作者

性灵说:关注不拘一格、独抒性灵的人物,望与诸君共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