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坍塌,孩子大叫“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3月7日,泉州欣佳酒店坍塌。


整整一棟大樓,在2秒之內化為廢墟,七十多人被困。救援過程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就在今天中午,最後的一名受困者被找到。


目前救援已經結束,但現場留下的感動,餘溫久久不散。


3月8日,一位媽媽幸運獲救了。回憶起被困的經歷,她一次次提及自己的孩子。


當時,她正吃完飯躺在床上休息,忽然一聲巨響,樓就塌了。


她被困在一個橫樑下面,嘴裡進到灰塵黏住喉嚨難以呼吸,而17歲的兒子,幸運的沒有被埋住。


還未成年的孩子,從未見過這般慘烈的景象,看著媽媽被壓住不能動彈,他恐懼的哭喊著,但看到媽媽難受的神情,孩子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他明白,現在唯有自己能幫助媽媽。


知道媽媽口渴,孩子就跪在地上哀求附近沒有被困的叔叔,請求對方施捨一點水。這位好心叔叔找到一瓶水丟給孩子,但是孩子沒有接住,救命的水源在雜亂的廢墟中瞬間就滾得無影無蹤。


孩子沒有放棄,四處尋找,才又幫媽媽找到一瓶紅牛。


救援人員趕到後,要先把沒有受傷的男孩救走。孩子哭著大喊:“一定要救我媽媽,我媽媽不出來,我不走。”


聽到這裡,瞬間淚目。不經歷一場災難,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愛你。

這個孩子,在死神的面前,用自己最本能又純粹的愛保護著媽媽。幸而媽媽最終獲救,一切的驚心動魄都已成為過去,留下的卻是最感人的瞬間。


有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我卻想說,每一個被孩子深愛著的媽媽,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就是最有福氣的。


01


每個媽媽,從懷孕那一刻起,就踏上了一條艱辛的不歸路。


回想懷胎十月,體態難堪,腹部斷裂的紋路像極了醜陋的疤痕。


懷孕後期夜夜輾轉反側,睡覺不得片刻好夢。


第一次母乳餵養的痛終身難忘,產後漏尿的難堪至今猶在。


半夜在孩子急促的哭聲中艱難起身照料,困到極致抱著孩子邊哄邊打瞌睡,恨不得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多眯一會兒。


孩子每一次生病,自責、內疚、挫敗感就像潮水般席捲而來,。


好不容易熬過了娃最難帶的前三個月,產假結束,又要面臨“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的艱難抉擇。


知乎上有個提問是:你覺得育兒最困難的階段是哪個階段?


底下有個評論扎心了:沒有最困難,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難處。

如果“不幸”地遇上了豬隊友,大部分的難處都需要你獨自承受,心酸苦澀也無人理解,只能自己往肚子裡面咽。


哪怕僥倖遇到一個不錯的盟友,但十月懷胎之苦,一朝分娩之痛,身材走樣的苦澀,初為人母的焦慮,有一些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註定只能自己忍受。


可儘管辛苦至此,當孩子回饋你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不管育兒的道路有多艱辛,一切是值得的。


想起有一次生病發燒,老公出差不在家,半夜裡難受到哽咽哭泣,迷糊中有一雙稚嫩的小手抱住我安慰我“媽媽別怕,我在。”


那一刻,孩子擊中了我的內心。

當媽以後,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在養育過程中,那種被一個小小的人兒全身心的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愛著的幸福,讓人心裡開滿了花。


正是孩子給予的溫暖,無數次支撐著我們走下去。


那一聲媽媽別怕,就讓人覺得,一切都值得。


02


孩子對我們的愛,沒有人會懷疑。但生活中,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們常常覺得心煩意亂,不堪其擾。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擁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如何才能養育一個可愛又貼心的小天使?

作為媽媽,這兩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 焦慮的情緒大家都有,但唯有育兒的路上不應急於求成。


很多媽媽到了深夜,常常在黑夜中自省:為什麼我今天又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又對孩子發火了?


焦慮不僅影響了你自己的提升,也經常在無意間傷害你們的親子關係。

★減少他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的頻率,用同理心關注孩子自身的成長。


★給與孩子足夠的時間,教育是靜待花開的過程,也許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那個不懂事的小不點已經長成會體貼人的“小暖心”了。


酒店坍塌,孩子大叫“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 孩子最真心的愛意,是父母與孩子彼此尊重後得到的自然結果。


當你為自己的付出感到辛苦時,是否能看到孩子照顧你情緒時的小心翼翼;


當你為孩子的成績不夠優秀而焦急時,是否也能看到他該在無憂無慮的年紀裡夜夜挑燈做題;


當你為孩子的性格不夠完美失落時,是否也能看到他為了變成媽媽更喜愛的模樣而付出的努力。


如果這些你都能看到,並且及時地跟他說“寶貝辛苦了,媽媽和你一起成長。”


又怎麼會收穫不到一個可愛而又貼心的小天使呢?


03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讓父母和孩子相互打分。


提起孩子,媽媽們總是皺著眉頭,“他總是用袖子擦嘴巴”、“他一天要哭好多次”、“真的很生氣,尤其是他不聽話的時候”。


可你知道提起媽媽的時候,孩子們是什麼樣嗎?


一說起媽媽,孩子的嘴角就止不住的上揚,“我喜歡媽媽陪我玩”、“就喜歡媽媽抱抱”、“就是喜歡媽媽,想保護她”。


沒有人是完美的,可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再不完美也是自己的最愛的人。


臺灣的一個短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媽媽:誰說我的媽媽是萬能的?我的媽媽不會的事情太多了。

酒店坍塌,孩子大叫“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不像電視裡的媽媽,不會控制情緒、不會尊重別人、不會言行一致、不會說到做到、不會堅持、不會輕聲細語……


媽媽不會的事情太多了,但有一件事情她很會:那就是當我的媽媽。


因為我知道媽媽很愛我,會記得提醒我每天喝水,會因為我吃的太飽給我按摩腸胃。


媽媽,你知道嗎?我也愛你,哪怕你什麼也不會,但你也是我的媽媽。


最讓我感動的,不是那句“我愛你”,而是那一句“哪怕你什麼也不會,但你也是我的媽媽。”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其實,那個滿身毛病的孩子,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他用自己的一切詮釋著,教會我們——什麼才是最無私的愛。


希望每一個被孩子無條件愛著的媽媽,也能這般愛著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