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經典語錄: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


叔本華經典語錄: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


1.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2.我們可將財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復如此。

3.內心空虛之人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外在刺激,試圖藉助某事某物使他們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

4.人們給同類施加痛苦並無其他原因,僅僅是出於惡意。在所有的動物中,唯有人這麼做。

5.這個世界沉浸在罪惡之中:野蠻人互相吞食對方,文明人互相欺騙對方。這就是所謂的世道方式。

6.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時候懂得與火保持一段距離,而不會像傻瓜那樣太過靠近火堆。

7.人生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8.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9.事物的本身是不變的,變得只是人的感覺。

10.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11.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不要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過在意別人所說的話。

12.不要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是道德還是才智上。

13.對於他人的看法,應加強鍛鍊自己無動於衷的冷漠態度和感覺。

14.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說謊,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因為他會變得愈來愈神勇而有自信,並更大膽地說謊,最後會自己揭開自己的面具。

15.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書的開頭。

16.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唯一形態。

17.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

18.人們最終所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的事物,只不過是一些在本質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罷了。

19.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20.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佔據。

21.某些事必然會發生,只因為他不希望它們發生,而他希望發生的那些事情卻永遠不可能發生。

22.我們可將財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復如此。

23.所有的真理都要經過三個階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後,遭到激烈的反對;最後,被理所當然地接受。

24.陰鬱而充滿憂慮個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須克服的困厄苦難多半是想象的,而歡樂漫不經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實在的。因此凡事往壞處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擊,反之,凡事只見光明一面的人卻常常不能如願。

25.一條彈簧如久受外物的壓迫,會失去彈性,我們的精神也是一樣,如常受別人的思想的壓力,也會失去其彈性。

26.只要條件許可,機會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惡的。

27.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

28.人在一生當中的前四十年,寫的是本文,在往後的三十年,則不斷地在本文中加添註釋。

29.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30.無價值的事物總是不斷增加:由於頻繁的重複,許多起初在我們看來重要的事物逐漸變得毫無價值。

31.遺忘比絕望更強有力。

32.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

33.自負的人常是多話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驕傲的。

34.人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35.名譽是表現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隱藏在內的名譽。

36.理性的人尋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

37.我們無論要做或者不做什麼事情,我們首要考慮的幾乎就是別人的看法。

38.一個人會微笑著,微笑著捅你一刀。

39.一個具有思想天賦的人過著在個人生活之外,還過著另一種思想上的生活,後者逐漸成為了他的唯一目標,而前者只是作為實現自己目標的一種手段而已。

40.一個人心靈的寧靜越是不為恐懼所侵擾,就越是可能為慾望和期待所騷動。

41.為了解人生有多麼短暫,一個人必須走過漫長的生活道路。

42.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運悲慘的人比比皆是。

43.我不準備改變他們,我要利用他們。

44.在別人的頭腦意識裡面所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們並不重要。

45.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能夠擁有優勢,全在於我們對對方沒有要求,不用依靠他們,並讓他們清楚這一點。

46.林子裡總少不了一些怪鳥。

47.我的思想雖沒為我賺進一分錢,卻替我節省了不少開支。

48.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49.事實上,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讓我們迷途知返。

50.一定的憂愁、痛苦或煩惱,對每個人都是時時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沒有壓艙物,便不會穩定,不能朝著目的地一直前進。

51.一個真正老於世故的人,就是一個做事從來不會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動的人。

52.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