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前言:说实话,自己不太喜欢汉武帝,但是却很喜欢汉宣帝,这个被遗忘的明君!汉宣帝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与先祖刘邦相比,他很低调,但又不失先祖与曾祖的霸气。刘向曾评价他:其治过于太宗之时,恐文帝亦且不及孝宣皇帝。虽不知道陈普是何朝人士,但很喜欢他写的一首关于汉宣帝的诗,与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今晚的临别赠语: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斗鸡走狗登皇极,览德毛从何许来。汉室欲开新室业,王阳分合守蒿莱。渭桥夹道上瑶卮,甲馆画堂开祸基。甘露三年造新室,不斗飞燕入宫时。孝宣不召山阳守,痛在糟糠不下堂。家国莫先笞已子,汉人空识抱成王。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夜色将近,窗外暮雨潇潇,整个大殿如同蒙上一层幕布,黑压压的,逼得人喘不过气来。平君离开我十几年了,奭儿也长成大伙子了,不再是当初围着我转的虎儿了。平君,生死两茫茫,这么多年,你不在我身边,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奭儿大了,可是性子依旧软弱,我大汉的江山在他手中不长久,真想废他另立,可每每看到奭儿那张脸,就想起你,对你的情感战胜了我的理智,我该如何呢?

巫蛊之祸案后,我曾祖母与祖父被冤,为自保,起兵反抗。终因兵力不敌兵败,曾祖母自尽,祖父拒绝被捕,自经而死,父亲母亲也因此惨遭灭门,我因在襁褓,无人察觉,逃过一劫,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掖庭令张贺是祖父的家吏,怀念旧恩,同情于我,对我体贴入微, 常用私人的钱供给我读书。我也本想在狱中平安度过一生,谁料五岁那年,京中盛传天子之气,我多亏丙吉的力保才得以幸免且正身,还因大赦天下出狱。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在掖庭的那些日子,讲实话,确实贫苦,好在自由,无人管理,我常常出行宫外。也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自己尤其喜欢跑到祖父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自己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懂得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在自己有幸成为天子时,知晓如何隐忍,如何治国!

张贺待我恩重如山,视为己出,待我年长,又多次向其弟张安世称赞于我,为我求亲,我深知自己身份卑微,所以在拒绝后,并不伤感。也多亏这一拒,我才得以与平君相遇。平君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该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也是一位薄命的人,听闻张贺为我求亲,不顾母亲的反对嫁于我。我当时一无所有,一贫如洗,她时常隐忍他人的羞耻为我操劳奔波,打点一切,娶妻如此,应当无憾!

平君是一个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的人,也不知道奢侈浪费、目中无人为何物。即使成了皇后后,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她的身边宫女人数很少,服饰食品都比较简单,而且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对待先帝遗孀上官太皇太后,她更是每五天就要去朝见一次,并且亲自为太皇太后抹案送菜,服侍得十分周到。只可惜,我未能护她周全,还让她为我的前程丧了命!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汉昭帝无嗣驾崩。大将军霍光遣邴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失帝王,乱汉制度”,最后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于六月癸已日,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七月庚申日,我又再次因丙吉进宫封为阳武侯,随后继位。在民间,我常听世人道霍光权过于帝,一手遮天,所以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我乘车前往,心里真的害怕,如芒刺在背,战战兢兢,怕自己成为“昌邑王第二”。

这么多年的闯荡,我很清楚,仅凭皇帝之称怎能与霍光相抗衡,唯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故而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君时,我便回绝,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我本人。这一系列行为消除霍光对我的猜忌和提防,同时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也为我以后的统治创造良好的政治气氛。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其实我一生最后悔的一件事莫过于回绝霍光,将平君立为后。我刚被立为帝时,真的很欣喜,很想与平君分享,便封平君为婕妤,并着手为她以后为后做准备。可是我忘了,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没有出嫁,又和上官太后是亲戚。当大臣们提议册立她为后时,我真的慌了。便故意下诏说要寻求自己贫贱时的一口旧宝剑,一来观察大臣的忠心,另外与平君坐拥这万世繁华。好在大臣明我心思,奏请册平君为后,但我没想到这为她的死埋下了祸端。

本始三年,平君再度怀孕,临产时生了病。在滋补汤药中后不久毒发逝世。在民间,我作为普通的丈夫,曾经亲眼目睹过平君的第一次生育、坐月子的过程,所以心里面对平君的死满怀疑窦,果然有问题,当我追查时,霍光奏请我不要再追究。当时真想与他撕破脸面,可静心一想,不仅报不了仇,还牵累他人,便隐忍下来,从长计议。正好这时,霍光把女儿送进宫,我顺势而为册立她为后。故作宠爱她,暗地里下药让她绝育。此外还纳许多大臣的女儿,来分化霍光的大权。

地节二年,霍光去世了。在得知他去世的那一刻,我真的想跳起来,终于可以一血耻恨了。在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后,我开始躬亲朝政,平乱定鼎,重用御史大夫魏相,提拔魏相为丞相参与政事,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让岳父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但是我深知,霍光虽已去世,霍家的亲属和亲信还控制着中央政府的各个机要部门,尤其是兵权还掌握在他们手中。为此,我首先采取行动。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率先解除了霍光两女婿东宫西宫卫尉的职务,剥夺禁卫军兵权。把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调离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并收回官印,让自己的亲信的许、史两家子弟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郎的统帅,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同时对上书制度进行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群臣百官进见皇上可以独自往来,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起来。

这一系列步骤,霍家掌握的实权被剥夺殆尽,权力逐渐集中在我的手中。我开始隔山敲虎,让霍家集团内部惶恐不安,把霍显毒杀平君的真相告知于众,逼迫他们造反。果然不出我所料,霍家有了邪谋。好在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开始叛乱,不过很快就瓦解了,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与霍氏相连的数千户人家被诛灭。但是刚亲政便如此残暴于我不利,于是下诏公开此事,对被霍氏所蒙蔽裹胁而没有具体犯罪事实的一般参与者一律赦免。

霍家兵败后,我废了霍成君。五凤四年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念起生平虽跋扈,但是心智还算良善,便把她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自此在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覆灭,最终确立了我的绝对统治,不仅为发妻平君报仇,自己还可以大刀阔斧地施政了。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曾祖时期,虽汉强匈弱,但匈奴并未臣服,相反由十几年的恢复,声势复振,与汉争斗竟败少胜多。为一血耻辱,消灭匈奴,我派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声威大震西域,此后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赞谒称臣做北藩,“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一大盛事。在击败匈奴的同时,我遣赵充国平定西羌,神爵二年,西羌投降,于是设金城属国来安置投降的羌人。其后我在西域设都护,天山南北广袤之土、雄阔之地,终属我大汉之疆、中华之域了。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早年生活在民间,我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功不赏,有罪不课,虽唐虞犹不能化天下。亲政后,我格外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并大力整饬吏治。建立一套对官吏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实行五日一听事制;并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国,对二千石官员的工作进行考察。根据考核结果,信赏必罚。为安邦固国,我采取“久任”制,如有贡献,给良吏以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奖励和褒奖,大汉在我手中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日渐昌盛。

为抑制物价伤民,我设立常平仓,以国家的财力为后盾、以改变市场供应量的手段来达到稳定谷价,调节市场的目的。这样既能减轻过低的谷价对中小农户的伤害,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又使国家常年掌握着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能够维持边防的稳定。百姓得其便利,国家也得以安定,一举而两得。这也是我一生最为得意的一件事,大汉的黎民也因此常平仓而仓衣足食!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曾祖父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然没了先祖时期的法治,以致于举国上下,毫无士气。重农抑商,使得官吏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问题盛行,官商勾结又使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现象普遍,为革除弊端,我调整经策,整顿工商,抑制兼并,轻徭薄赋,使得百姓休养生息,国家的经济日渐繁荣,农业连年丰收,谷价更创造了汉代的最低价。

可是奭儿却不理解我,他柔仁好儒,见我多用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常觉得我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是先祖积累多年的教训,也是我这一生不断实践的结晶,它确实算得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国方式,我真痛心奭儿不懂我的苦,乱我家者,太子也啊!

虽不及先祖霸气,但不失明君风范的传奇帝王——刘病已

夜深了,雨虽停了,可是寒意却上身,平君啊,我该拿他如何呢?为护住他太子之位,我特选没有子女,沉默老实的王氏为后,让其抚养奭儿长大,使得奭儿太子之位得以长存,可是奭儿现在长大了,却不明白我对他的用心良苦,常与宦官纠缠一起,还醉于儿女情长不能自拔,整日郁郁寡欢。做一个闲散王爷,诗歌吟赋成一大家还行,但怎么做一个帝王呢?平君,你如若能懂我这些年经历的风雨苦楚,能否再与我相逢,解我之心病呢?是夜,唯听秋风细扫落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