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戰爭題材的巔峰

一部好的戰爭題材作品,應該是讓人反思戰爭反對戰爭,而不是讓人心生澎湃,散佈狂熱的。以這個標準看,《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抗戰片的巔峰,因為它表現的不是一個人,不是戰爭,而是對戰爭畏懼卻又不得不去守衛的一群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他們的掙扎痛苦都一一展露。他們最終成為了英雄,但不是因為他們克服了恐懼,恰恰是因為他們恐懼。我們以為的戰爭是“渴飲匈奴血,飢餐胡虜肉”的豪情,但真實的戰爭是在敵人炮火圍攻中活活餓死的無人生還。我們習慣於謳歌“大人物”們的豐功偉績,卻忘記了無名之輩們軟弱的勇敢——他們明知無人知曉,他們依舊一往無前,他們怯懦但他們信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讓我們記得他們吧,永遠記得。過於真實的戰爭片,中途無數次因為太壓抑而看不下去。遠征軍萬歲,國富民強望未負每一位先輩熱血。從士兵突擊轉到團劇,原班人馬卻沒看到任何士兵的影子,我心帶著演員的黑料,但是最後卻愛上炮灰中的每個人。

國劇戰爭題材的巔峰

一部電視劇卻有藝術電影的野心,臺詞不通俗、劇情不直白,不帶著腦子和心去看這劇也許覺得莫名其妙。戰爭中的人性,從潰爛到新生,值得一看再看。龍文章跳大神那段,誇張的動作配著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太經典了,簡直是神來之筆。可惜後半段剪輯上有些粗糙,比如迷龍隔岸與日軍對唱的橋段,應當是可以剪去一半的。蘭小龍真的是每時每刻都在敲擊我們的心,絕對的神劇。披著軍旅戰爭的外衣寫著真實的人,真慶幸是這一幫子人拍的,張譯說感覺團劇就是戰爭版的紅樓夢,對其理解之深可見。我甚至想象不到除了段奕宏誰還能演龍文章這個角色。光臺詞我感覺就不錯比如‘中國鬼說,他們死於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中國人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我們就是這樣的國民性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儘管是這樣,那些身上沾滿一切中國人醜陋惡習的炮灰團士兵們依然譜寫了一個民族的抗戰史詩。’那棵樹下躺著三千人,那是我的袍澤,我的兄弟,我要帶著我的團,跨過怒江,第一個打上南天門。煩啦,迷龍,郝獸醫,豆餅……一個一個,血染紅了西南邊陲的土壤,再也回不到家鄉。與子同袍,豈曰無衣。修我戈矛,興於王師。關於戰爭,也關於人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男人史詩。

國劇戰爭題材的巔峰

第一次從國軍的角度去看一部連續劇,裡面的人物都太真實,太鮮活,真實的發人深省,我想這可能是戰爭中本有的人物的心態,沒有那些劇裡的大義凜然,感人理想,就是為了活著,回到家鄉,慢慢的我竟然開始體會到了煩了的那種憤怒的心態,然後悲從中來,那一碗豬肉燉粉條讓人唏噓不已,太深刻了,令人回味。哪個生命不重要?渺小就沒有分量嗎?揭露戰爭的醜陋和罪惡的作品,是有良知的作品。一將功成萬骨枯,興亡俱是百姓苦。沒有比戰爭更壞的東西了,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情了。不值得,不值得,不要戰爭,大家都好好活著。眼含淚,意難平,心有萬言,難訴其一。孟煩了說的是對的,真真沒有哪一句話有半點毛病,因為他是個聰明人。但若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聰明人,那麼所有人不但不能活下去,更就不能決定自己怎麼個死法。還好他沒有聰明到底,還好還能決定自己怎麼死去。對於這部影片最好的影評我想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毛主席親書的文字最好不過了:“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我看到的不再是英勇無畏、戰功赫赫的戰士,而是屢遭痛敗、掙扎犧牲的無名英雄和複雜的戰爭故事。他們是炮灰,當初每個人都激昂衛國,然而連遭挫敗無人支援,眼見希望在上峰利益爭奪中燃起又一再消失;他們鎮守西南邊界,這場戰卻拖沓懶散,靠著一個瘋子和幾個殘兵不斷攪醒睡眾來獲得短暫警惕。可也就這麼幾個人,他們也是情感動物,一切私人情感耶都是全真全實的,我想我能理解他們的軟弱和退縮。可是,他們又唱起了《旗正飄飄》……這部劇足夠精良,包括它的配樂,是我聽過最優雅最恰當的抗戰片配樂。

國劇戰爭題材的巔峰

而其中生存、自由、信仰的命題,也讓它不僅僅是一部戰爭劇,還有著巨大的解讀空間,飽滿的內涵,深刻的哲思,藝術的高度。《我的團長我的團》讓你明白當年中國差點滅亡,也讓你明白為什麼中國在如此嚴峻的時刻都沒有滅亡。因為有千千萬萬個“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他們用血肉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潰敗,勝利;思鄉,衛國;無恥,善良;仇恨,惻隱;崩潰,掙扎;扯皮,同志;苟活,赴死;內疚,驕傲;虧欠,償還;犧牲,復仇;自嘲,蔑視;幻滅,招魂;絕望,信仰;恐懼,無畏;頹廢,熱血。這部劇不僅讓你知道中國為什麼被逼的差點亡國,同時也告訴了你,中國為什麼打成那樣都沒有亡國。

國劇戰爭題材的巔峰

中國遠征軍71軍新28師、第6軍新39師117團,傷亡近1700人(其中陣亡855人,軍官50人;負傷士兵736人,軍官108人。失蹤32人)。第8軍傷亡6045人(陣亡3145人)。戰果:從6月4日-7月1日曆時28天,攻佔松山外圍陰登山、臘孟街、竹子坡。斃傷日軍596人,日軍與遠征軍傷亡比1:2.85,接近1:3(斃傷日軍數據存疑)。中國遠征軍總預備隊新編第8軍,傷亡6074人(其中陣亡3145人)。包括陣亡士兵3038人,軍官107名;負傷士兵2741人,軍官188人。總兵力15975人(含配屬炮兵),傷亡率38%,另有18人失蹤。戰果:7月2日-9月7日曆時68天,最終攻克松山。全殲日軍拉孟守備隊,約擊斃日軍1250人,俘虜28名(含慰安婦)。中日傷亡比4.86:1,接近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