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文|muui

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人身體的重量。——昆德拉

前言: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安妮海瑟薇(飾艾瑪)和吉姆·斯特吉斯(飾迪特)根據小說《one day》翻拍的電影,儘管是2011年的電影,但是如今再刷一遍,心裡還是對這對死黨兼情侶的愛恨糾葛分分合合感到一股淡淡的悲傷惆悵。

在這部影片中,不僅關乎愛與性,靈與肉,也關乎得與失,原諒和寬恕,等待和放下的人生哲理。

1. 如果孩子只是性的偶然物,那就是紐帶與累贅;如果孩子是愛情的結晶,那就是寵愛和高貴。

迪特是一個生性放蕩人,在他畢業之際,他的內心狂躁不已,渴求刺激,於是想要和艾瑪產生一夜情。可是艾瑪一開始並沒有這方面的準備,最後還是把事情搞砸了,沒能滿足迪特的性需求。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無數次,迪特都渴望與艾瑪享受魚水之歡,在陽光明媚的沙灘上他獻殷勤主動為艾瑪白皙光滑的後背塗抹防曬霜,看到別人的在沙灘上裸體也躍躍欲試慫恿艾瑪卻換來一句堅決的"no",在海岸邊鼓勵艾瑪脫掉內衣一起裸泳,但是他多次聲明自己對艾瑪的感情與其他的人是不一樣的,即使他睡過很多的姑娘,嘗試過萬種風情。

後來,在同學的婚宴上,他們來到天台,微風徐徐,法式天窗上的燈光閃閃爍爍,巴黎的鐵塔尖尖地矗立著,天空中沒有星星,一顆也沒有,正像當時艾瑪的心情,一片灰暗。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迪特把自己的結婚請帖遞給了她,艾瑪的眼裡泛著淚花,緊緊地抱住他,"你要結婚啦,我太高興了!連你們的請帖都是有著花香的!"

她用激動掩飾慌亂,用祝福埋葬悲傷。

他說,自己是奉子成婚,然後聳聳肩,表示無奈。

後來,果然為了孩子的婚姻,只能是一地雞毛,他的心裡根本忘不了艾瑪,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一提起電話,也是先叫出"艾瑪",沒想到卻是妻子的電話。最後,他們的婚姻也只是一座堡壘,鎖住了他們各自的幸福,可是最後還是被生活炸成了炮灰,成為廢墟一片。

正如錢鍾書所說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和湯姆也是在婚姻的墳墓中掙扎,在無數深夜黛西也能是在暗黑的夜晚為自己的孤獨和孩子買單
  • 在《婚姻故事》裡搖搖欲墜的婚姻以及支離破碎的愛情令人扼腕,妻子與丈夫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上演了一部夫妻官司大戰
  • 《囧媽》裡,為了孩子,盧小花犧牲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忍受丈夫的家暴和悲慘的家庭生活。

婚姻,若非地獄,就是天堂。

當孩子成為愛情的籌碼,成為家庭的紐帶,只是男人女人享受魚水之歡時的副產品,而不是愛情的結晶,那麼他對於父母而言不是累贅、負擔,就是依靠、支柱。

後來,艾瑪放下一切,接受了離了婚的迪特。

在湖邊,春柳依依,湖水盪漾,人聲寂寂,他們迎來了各自的深情擁抱,他們承認各自都忘不了對方。

後來艾瑪說,我希望和我愛的人生一個孩子。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感到很感動,兜兜轉轉他們終於走到了一起,這個時候的愛情的結晶,如果真的誕生了,應該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吧。可是人生總是有各種的意外……

2. 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會先來敲門,且行且珍惜

在艾瑪和迪特終於突破一切障礙走在一起的時候,艾瑪發現自己怎樣都沒有辦法懷上孩子,於是開始耍小性子大發脾氣,還好他們互相理解彼此原諒。

在約好了晚上一起去看電影度過兩個人的浪漫的二人世界時候,在巴黎的大街上,艾瑪騎著自行車,迎著春風盪漾,可是卻迎來了這部劇的最大的悲劇——在十字路口一輛大客車橫衝而過,把自行車碾壓在徹底,艾瑪被撞飛在十米開外。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就這樣,在還沒想好原諒的言辭時候,已經沒有了說抱歉的機會,已經沒有了再次見面的可能,連一句道別的話都沒來的及說,就從此天人兩隔。

這正是像錢鍾書說過的一句話——

譬如黑夜裡兩條船相遇而過,一個在這條船上,瞥見對面船艙的燈光里正是自己夢寐不忘的臉,沒來得及叫喚,彼此之間的距離早遠了。那一剎那的接近,反見得遠隔的渺茫。

在馬伊琍公開與文章的離婚消息的時候,說了一句"彼此成就",這句話對於艾瑪和迪特也是如此。

當他們還是朋友的時候,沒有在一起的日子裡,他們互相傾訴彼此的困境和煩惱,正式成為戀人之後,是艾瑪把他帶回了生活的正軌。

《怦然心動》有一段話——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艾瑪在迪特的旁邊的時候,比她的前兩段婚姻都幸福,笑的更加地開心;同時,迪特也改掉了之前的惡習,不再去沾花惹草,專心一志地和艾瑪開著一家雜貨店過日子。

然而,在艾瑪不幸離世之後,迪特又開始了自己的不良嗜好以此來麻痺自己。當沒有了內在的驅動力,迪特開始了自我的墮落。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艾瑪是他這輩子的情人,也是他的救世主。

他們的愛情,建立在相互的陪伴上,就像一座龐大的宮殿僅基於唯一的一根圓柱子上。

當生命成為過去,當陪伴成為過往。他們的曾經,就像一片漂浮於空氣中的羽毛,毫無依託,只能夠隨風飄搖,不知去向。

到底是我走得太慢,還是你走的太快?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他們的愛情就這樣無情的被摧毀。

生命中的不如意有太多,且行且珍惜。活著的每一個人何嘗不累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有一句話,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這段話常常引起我的思考,我們總是抱怨自己的矛盾太多,負擔太重,路途太遠,山太高,水太長。但是實際上,如果沒有負擔,那麼也就之後是一個虛無的存在,輕盈意味著自由,但是隻要有關係,就不會自由,關係自然會束縛,甚至進行綁架。

當然過度的負擔會讓我們覺得大地的表面已經不再滿足我們,我們甚至想要逃離到地表以內結束生命埋葬自我,但是我們又如何判定自己的負擔到底有多重呢?又如何的去衡量別人的負擔有多重呢?又有什麼權利去尋求自由呢?會不會一切都僅僅是自欺欺人罷了。

叔本華曾說過,我們往往會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躁動和不安,負擔和心憂也正是這樣來的。

所以,且行且珍惜,對自己好一點,也對身邊的人好一點,既然生活已經那麼累了,又何必各自為難、各自悲傷呢?

3. 男人和女人之間除了肉體的凌駕,有精神的撫慰嗎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各自抗拒著這份感情,迪特享受著與許多女人的魚水之歡的快感,在他的心中他知道艾瑪在自己心中的分量是不同他人的,但是在一次次的錯過中,他與別人牽手成婚生子。

艾瑪一直深愛著迪特。雖然她也說過自己愛著迪特,但是卻不能夠忍受迪特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一直固執地沒有邁出追求的那一步,直到經歷了2次無愛的不幸福婚姻,才梨花帶雨地對迪特說,發現自己根本忘不了。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他們都以為只做朋友就可以了,後來發現原來心裡一直都給對方留了位置。

說到男女之間的關係,我想到了這三個讓我記憶深刻的男女關係——

  • 《下一站是幸福》裡的葉鹿鳴和賀繁星,男方一開始是假裝最好的男閨蜜的身份在女方的身邊,卻是想方設法挖牆腳渴望能有一天"轉正",可是當發現不可能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放棄戀人關係,重新做回好朋友;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 還有《家有兒女》裡一起從小打到大的戲裡戲外的一對好友死黨楊紫和張一山。

張一山曾經對楊紫說: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你,我也會站在你身後背叛全世界!他們從小好到大,你問他們會不會結婚,就像在問一對親生兄妹會不會結婚一樣,手心和手背的關係。

  • 赫本和紀梵希的世紀友誼也是感人至深。紀梵希這個男人陪她走過40年時光,黯然失意時,春風得意時,幾度結婚時,幾度離婚時,甚至到赫本離世,他都一直在她身邊矢志不渝。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她是他的繆斯女神,他是她的皮格馬裡翁。

他們之間已經不再是愛情或者簡單的友情,而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不離不棄花前月下和風花雪月已經不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他們對彼此的愛。

相比較於前三者的男女關係,艾瑪要的是有靈魂的性,而迪特要的是有靈魂的陪伴。可是他們終其一生,絕大多數時光都在錯過。

無奈造化弄人,只能是情深緣淺,他們沒能等到海枯石爛,白頭偕老,只留下了迪特一個人。

正像《只有芸知道》裡面說的"半路上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

最後迪特和女兒仰臥在漫山青草坡地上,回憶起艾瑪的時候,眼神裡有光,他說,艾瑪是我最好的朋友。

說明,他已經釋懷了,也徹底地改變了,靈與肉,失與得,一切都在他的腦海裡,成為最好的回憶。

艾瑪,確實是他一生的紅顏知己。

事實上,男人與女人,除了各自的生理需要,其實我們忘記了,我們首先得是"人",然後才有"別"。既然這樣,我們肯定會有基礎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撫慰,而不是單純的肉體的接觸所帶來的快感。

無論是單純的男女關係還是婚姻當中的男女,性和愛都不是一體的,性不完全等於愛,愛也不完全等於性。

沒有性的婚姻沒有快感,沒有愛的婚姻沒有靈魂。

後記正像李銀河所說的:愛還是比性更重要,性肯定也是有的。

一直對學者李銀河所說的“愛還是比性更重要,性肯定也是有的”這句話印象深刻。

在婚姻當中,愛情當中,都是這樣,如果不愛,就不要有性的發生;如果愛了,就不要吝嗇性的給予,這就是人性,這才是我們,所謂的男人和女人。

《一天》|沒有愛,女人會渴望承受起男人的重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