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在距今大概1万年前,那个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成群结队的生活在了一起,原本在丛林中生活的很好,但是由于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深林里的各种果子明显已经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了。幸运的是大家还可以一起出去捕猎,在那个时代食草动物和现在一样,依然是我们的狩猎的第一选择。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但是不幸的是,就是那个时期,我们经历了一次冰川运动。等到气候逐渐恢复正常的时候,人类傻眼了。不但果子没有了,就连食草动物都集体搬家,再也找不到踪迹了。剩下的都是这些:猛犸象,剑齿虎·····。可以说人类是搬家最晚的弱势物种了。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当然一开始人类还是向命运发起了不甘的怒吼,曾经组成过猎杀猛犸象等食肉动物的小队。但是事实让他们明白谁才是食物。。

当时的人们被现实打脸之后,开始寻觅求生的方法,最终他们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选择更加广袤的平原去生活。现在森林里面没有果子,没有温顺的食草动物,只有虎视眈眈的肉食动物。人类当时的脑子确实没有发育完全,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对危险一无所知。而且推动他们走出深林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他们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办法——种子

不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了联想这个变态的能力的,就好像是现在我们看到土豆会想到薯条,看到牛会想到牛奶和牛肉一样。

当人类一万年前看到当时他们吃剩下的果核在第二年长出了小树苗的时候,他们心里恐怕很难明白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发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结出的颗粒不但能吃(虽然不好吃),而且只要把这些颗粒撒在土里,等上一段时间就又会有许多一模一样的植物长出来,结出更多的种子。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而这个植物按现在的叫法,在中国南方叫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北方田间地头最常见到的狗尾草,也叫莠,它的植株形态和谷子十分类似,在刚长出来的时候和谷子的幼苗很难区分,所以一直就有“良莠不分”的说法。狗尾草在亚洲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我国黄河流域尤多,我们的祖先最早把野生狗尾草作为饲料种植,以后逐步驯化为栽培谷子的最早类型。)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些种子拯救了我们的先祖,也给了我们先祖走出丛林的勇气。

但是那个时候的野生稻和我们现在的吃的大米可是完全不一样。这时人类的另外一个天赋技能“吃”展现出了他强大的作用。

每当夜幕降临,远古的人类们点起篝火(是的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点火的技术)。在山洞中咀嚼着难以下咽的食物时,突然发现今天的饭好像比昨天的好吃一点点,不由得看了看抓在手里的饭粒发现原来手里的米粒要比之前吃的米要短一点,但是要“胖”一点。聪明的人类就在想,明明可以吃到更好吃的,为什么要吃垃圾,下次就种这种。就这样通过人类几十年的不断的挑选,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水稻和谷子便被驯化而成。(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这几粒稻子既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人类是吃肉的而且很喜欢吃(反正我很喜欢),在没有肉的日子里面,我们的祖先想必也是日日夜夜的抓心挠肝。人类走出深林之后,虽然有水稻,但是狩猎人类也没有忘记,毕竟是赖以生存的老本行。

就在某一天,大家组队出去打猎,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发现自己很难弄死一头猛犸象或者剑齿虎,于是他们把目标转向了跟他们级别比较接近的——野猪。

这一天他们的运气不错,找到了一个野猪窝。在经过一番殊死搏斗之后,野猪纷纷毙命,在大家收拾同伴遗体以及打包战利品时,他们发现了几头小野猪。这时候人类狞笑着走了过去,准备晚上在吃一顿鲜美的烤乳猪。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小猪被带回了大家居住的山洞,因为没有什么攻击性就和小孩子放在了一起。小孩在山洞里闷了一天,也很无聊,看到有这么一个新奇的玩具,喜欢的不得了。还拿草,树叶,甚至是稻谷的壳来喂猪。猪当然是来者不拒了,什么都吃。这时候,我们的祖先心里在想:“这猪挺好养活,什么都吃。按照成年野猪的攻击力来看,要是养大了看家护院应该是没啥问题。”

这么一想,这小猪才算是保住了性命,并决定开始把猪当成看家护院以及狩猎的帮手来饲养和培养。但是这猪除了吃就是睡,而且长得一天比一天大,至于看家护院简直就是妄想。最要命的就是还特别能下崽。

日子一天天过去,狩猎的并不能保证每次都有收获,每当外出狩猎没有收获,回家又看到一群猪在家里打呼噜的时候。当时的人心态都是崩溃的,于是心一横,恶向胆边生准备弄死一头来充饥。或许当时有人出来阻止并告诉大家猪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最终没有抵住肉的诱惑。就这样第一头家养驯化的猪,被放到了篝火上烤了起来。不知道当时的人会不会闻着烤肉的味道,咽着口水说——真香。

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现了最早的龙形图腾,而且很多都与猪有关,如猪首龙、玉猪龙等,这些遗存物的发现都证明了在先古时代生活中猪的重要性。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在驯化猪以外,人类又先后驯化了狗、鸡、鸭、牛、马、骆驼等一系列动物,它们中的大部分直到今天仍是人类肉类食品中的主要补充来源。

随着充足的食物肉类的供应,这个时候人类的大脑开始了飞速的发育。自从人类发现把尖锐的石头绑在棍子上,打击猎物时可以有更大的杀伤力之后,人类在发明工具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2001年田螺山遗址发掘中(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人们惊讶的发现了一样东西——骨耜。这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说这个东西类似于我们现在铁锹。它是用水牛的肩胛骨做成的。骨耜(si)的发现,说明在距今6000年左右,人们已经发明出了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效率的工具,这可以说是农业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

趣说历史——一粒种子拯救了我们的老祖宗

可以想象,在6000多年前,先祖们早上带着狗,扛着骨耜,出去辛勤劳作,傍晚时分,回到家升起篝火,用石碾石杵加工粮食,做一顿美食犒赏自己。确实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样子。

自此以后人类终于走出了蒙昧和饥饿的阴影,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正中心。

小科普

古人常说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实在距今5千年到4千年间所有的五种就都已经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

五谷:谷子、糜子、稻谷、大豆和小麦

六畜:狗、猪、鸡、羊、牛和马

那么人们在吃饱喝足之后,会做些什么呢?之后先辈们又做了些什么才最终缔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呢?——请关注我的账号,我会一直为大家输出我的想法。

本文有些地方为个人推测,如有谬误请大神不吝赐教,感激不尽。如您喜欢请点个关注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