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詞裡的那份知足常樂,都在蘇軾的這首《定風波》裡了


蘇詞裡的那份知足常樂,都在蘇軾的這首《定風波》裡了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北宋蘇軾《定風波》

常常羨慕王鞏這個琢玉郎,在人間過得瀟灑自在,上天還贈他一位會做酥點小食的溫柔女子。這位佳人名喚柔奴,心靈手巧之外,還有悅耳動聽的歌喉。柔奴的皓齒輕啟,酷暑炎熱之地立刻清風徐來,灼熱之感傾刻化為一抹清涼。

不遠萬里從嶺南過來,時光荏苒,柔奴的容顏卻沒有因此憔悴,她的微笑反而更加柔美清雅。柔奴抿嘴一笑,好似那笑容之間還帶著嶺南梅花的香甜。我試探著問她在嶺南生活應該不怎麼順暢吧?她卻笑答,心安,嶺南自如故鄉。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他的好友王鞏也受此牽連被貶至嶺南。因他而落難,所以蘇軾對他這位好友感到十分愧疚,他一度以為這份友情會就此煙消雲散。然而,王鞏並沒有怨恨蘇軾,反而“既來之則安之”,於被貶之地也能過得快活自在。

王鞏被貶之時,他的侍妾柔奴毅然決定跟隨前往。王鞏平日待柔奴十分寵愛,柔奴本就是落難的大家閨秀,家中生變故才淪落為歌女,幸而遇到王鞏,將其贖身納作侍妾,因此柔奴也萬分珍惜與王鞏的情誼。患難見真情,王鞏的真心得來一片回報,柔奴的情意也成為王鞏身在嶺南遠離故鄉的一絲慰藉。

王鞏被召回京,途中路過黃州,便攜了柔奴去看望蘇軾。酒宴之上,蘇軾與王鞏再敘舊情,好不快活,當見到柔奴時,蘇軾又不禁心生感動,敬佩這位跟隨王鞏的佳人,不懼艱苦,隨遇而安。與柔奴的一番談話,更是促使蘇軾創作了這首《定風波》。柔奴的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實在令蘇軾欣賞,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簡潔明瞭,卻又超乎尋常,發自內心,亦蘊含哲理。

愛是兩情相悅後的相濡以沫,愛也能讓兩顆漂泊無定的心歸於安然。愛情的默契能讓兩個人隨遇而安、知足常樂,但除卻愛情,試著學會知足,學會淡然,也能過得更加隨性自然。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