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歷史:戰國風雲人物之李斯


水煮歷史:戰國風雲人物之李斯

有耳莫洗穎川水,

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

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

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

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

李斯稅駕苦不早。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

江東忽憶秋風行。

且盡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這是我最喜歡的李白的一首詩《行路難》其三,每次的想起,第一個感慨的歷史人物便是李斯,他讓人反思了現實生活的價值——

秋風蕭瑟,烏雲蔽日,時間已近中午,開刀問斬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迫不及待!

關押在籠的李斯仰天長望了一眼,轉頭對囚籠中的兒子說道:“我想和你再回到過去,一起牽著黃犬到老家上蔡東門郊外去追打野兔,那種生活還會再有嗎?”

隨後父子相顧而哭……

曾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丞相李斯,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竟是以如此敗局收場:論五刑腰斬於咸陽市,並夷三族!

李斯,本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布衣,在縣城裡上班,或許相當於今天的普通公務員吧,日子過得平淡無奇,簡簡單單。有一次他上廁所,看到廁所裡有隻老鼠,吃著髒兮兮的東西,還戰戰兢兢的,發現有人來了就嚇跑了。他又在糧倉裡看到那裡的老鼠,整天躲在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吃得又好又多。不禁生髮感慨:人的好或不好也和老鼠一樣,取決於所處的環境!

於是,沒過多久,不甘平庸的李斯,便辭去了穩穩當當的工作,決心在有生之年做一番大的事業!

於是,他慕名而來,投奔到當時的儒學大家荀子那裡,學習帝王之術。他的同班同學還有韓非——後來的法家代表人物兼集大成者。

幾年之後,李斯畢業了,品學兼優!至少相當於得是個本科學歷吧。他想去幹預帝王之事,認為楚國國君不足與謀,其它國家太弱,怕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他最後選擇了秦國。

李斯把自己的想法給老師荀子說了說,荀子寓意深長地對李斯說道:“年輕人有些想法是好的,夢想是個好東西,萬一實現了呢!但是,不論你將來能夠走的多遠,爬的多麼高,都不要忘記來時的路……”

李斯使勁點了點頭,背起行囊滿含熱淚揮手向老師辭別……

初來乍到,舉目無親,繁華熱鬧的咸陽城讓李斯見識了什麼叫做大都市。賣糖葫蘆的,賣爆米花的,烤地瓜的,鐵板魷魚,臭豆腐,冰激凌——各式各樣的吆喝聲,夾雜著南來北往的地方口音,聲聲入耳;踩高蹺的,變魔術的,玩把戲的,鋼管舞,瑜伽功——五花八門的表演,讓人目不暇接。

李斯心想,要是能在這城市買套房子,哪怕是兩室一廳的,哪怕先交個首付,按揭貸款。也算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城市人,每天的生活都如此精彩,那該多好。

正在思想著,忽聽一陣馬蹄聲亂,遠處來了一隊人馬,穿的是官服,戴的是官帽,敲鑼打鼓的向咸陽城城門走去,後面跟上來一大群看熱鬧的百姓,李斯也很快被捲入了其中。

原來是,當今一手遮天炙手可熱的秦國丞相呂不韋剛剛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編纂完成了一部史學界的重要著作《呂氏春秋》,丞相自認為已經寫的非常完美,無可挑剔,便把這本書懸於咸陽城下,讓天下有識之士共同商榷。凡是能在這本書中增加一個字,或是減去一個字的,賞賜千金!

天下人才何其多,有小隱隱於林的,有中隱隱於市的,也有大隱隱於朝的。但是,幾天過去了,就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對這本書指點指點。究其原因,倒不是這本書真的寫的天衣無縫,完美無缺,而是因為呂不韋的權勢太大,就連當時還未成年的秦王嬴政也只是個傀儡,何人敢對其指指點點?聰明的李斯當然明白了這個道理,看來要想在這秦國混出個名堂,非要憑藉丞相呂不韋的影響力不可。這樣,李斯便毛遂自薦來到了求賢若渴的呂不韋門下,做了一名門客。

默默無聞了多年,也算是磨蹄奮發蓄勢待飛吧,對於有準備的人,機遇總會是如期而至。幾年間,秦國政壇發生了風起雲湧的變換,長大成人的秦王嬴政,鋒芒初露,以鐵血的手腕扭轉了不利於統治秦國的局面,仗勢欺人的權臣嫪毐被滅三族,呂不韋畏罪自殺,這為李斯日後的出人投地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秦王嬴政掌權以後,對內對外進行了洗心革面、大刀闊斧式的變革,加速了一統天下的步伐。

從秦孝公起用商鞅變法,開始勵精圖治,有席捲天下,統一四海之意,經秦惠王、武王、孝文王、莊襄王,至秦王嬴政,六代人的苦心經營,深耕細作,終究大功告成。

秦王嬴政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大業,秦王嬴政自認為功績超過了傳說中的三皇和五帝,所以讓人稱其為皇帝。

車同規,書同文,統一錢幣、度量衡,不再分封皇親國戚,而是中央集權,實行郡縣制——這些政策被以後的歷朝歷代所沿用,一直到今天。如果按照論事不論人的原則,從功績的角度上來看,秦王嬴政的功業的確是冠絕古今,他所開拓的疆土約為今天中國版圖的三分之一,而且為後來的中華民族的大統一奠定了基礎,所以稱他為皇帝並不過分,他也能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中穩居第一。

一直以來來,作為為秦王出謀劃策的李斯,已在秦王嬴政身邊侍待了二十多年,秦國的一統天下有其不可替代的功勞。所以,嬴政登基稱“始皇帝”後,李斯身居要職,後來拜為丞相。

終於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睥睨天下,揮斥方遒,炙手可熱的人物。對於一個追求事業功名的人來說,這似乎已是到了人生輝煌的頂點。

但在輝煌的頂點之上,還會有更大的輝煌。一向被後人認為殘暴無情的秦始皇,在處理朝政大事上其實是大為謙卑的,事無大小,事必躬親,皆與丞相李斯商議之後再做決定。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案件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李斯,而非秦始皇。

名滿天下的李斯,這時也許忘記了,他師從的是儒家思想,執行的卻是法家的手段。自古法家無情!幾百年前,他的前輩商鞅——同樣是為秦國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功臣,連太子都不放在眼裡,最後卻是死於自己的法律。歷史不會重蹈覆轍,但會出現驚人的相似!在蛛絲馬跡沒有顯露之前,誰也不願相信自己的前途會走下坡之路。

李斯的兒子都身居要職,娶的都是秦國的公主,李斯的女兒,嫁的都是秦國的公子。

有一次,李斯的長子——三川太守李由回到咸陽,李斯在家設置了酒宴,朝廷裡的百官大臣們紛紛前來祝賀,門前停的車輛數以千計,雖然沒有現在的奔馳、寶馬、勞斯萊斯,但在當時肯定也算得上豪華級別的名牌馬車!

李斯看著這盛大的場面,不禁突發感慨:當初隻身來到咸陽時,只是一個無立身之地的窮光蛋,能吃得飽飯,有個安身之處就是當時最美的想法了。轉眼二十多年間,沒想到,這個小小的夢想卻被加倍的實現了!

李斯又想起了他的老師荀子的一句話:物禁大盛!聰明的李斯當然明白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含義,但人往往在舒適的順境中難以做到激流勇退,捨不得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斯就是這樣。

如果說這時的李斯真能聽從他老師對他說過的那些話,或許他就不會重蹈商鞅的覆轍,避免人生的悲劇,但他只是說了句“吾未知所稅駕也!”——他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讓馬車停下來休息。

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厚亡!權勢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成了一副空架子;金錢多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成了一個數字。遺憾的是,李斯還沒來得及理清他的數字是多少,他人生的架子就迅速的坍塌了,比秦王朝的坍塌還要迅速。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勤於政事的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然暴斃,讓所有人都沒做好心理準備,卻讓小人宦官趙高鑽了歷史的空子。先是脅迫李斯逼死皇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把名符其實扶不起的阿斗胡亥推上皇位,後又藉助胡亥的手,把對自己不利的李斯斬草除根。李斯,這個曾在吞併六國的征戰中經得起大風大浪的人,最終卻是死於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之手,現實似乎是一個笑話!

從最初隻身一人來到京城,到最後一個家族的灰飛煙滅,李斯算是在歷史的舞臺上畫了一個圈。只是,這個圈並不是一個圓滿的圈,而是像一個人生的“大鴨蛋”!

千古艱難唯一死,

傷心豈獨息夫人。

如果道路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我想李斯還是希望自己呆在那個屬於自己地盤的小縣城裡,朝九晚五的工作,週末還可以帶老婆孩子到河邊捉魚摸蝦,放個風箏,默默無聞卻又自得其樂地度過一生,永遠也不會想到大都市裡做無謂的拼搏發展。

如果道路不可以重新選擇的話,那就在臨刑之前再溫習一下老師曾經說過的話吧:不論你將來爬的有多高,走得有多遠,都不要忘記來時的路,只要你肯回頭,那條路就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