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昨天,大众终于正式发布了ID系列电动车型的第二款量产车型——ID.4。在平平外表的外表下,ID.4具备为大众铺平电动化之路的能量吗?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单看名字,“ID”就已经以西式语境的口吻发散地隐喻了这个系列量产车的设计思路:在欧美消费者眼中,智能设计(intelligent design)、个性化(Identity)这些词汇都很容易与它产生强联系,而后缀一个数字的做法又与大众在战后一段时间起家时的命名规则类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生。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和名字中带有“ID”二字的其他大众电动车型一样,ID.4同样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结构上的灵活性为它带来流畅简洁的侧面,长轴距则保障了足够的车内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隔壁本田的“MM”理念似乎被它歪打正着地来了出广告,只是主角变了而已。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与去年11月大众在国内放出的预告版车型——ID.初见(上图)相比,ID.4的外观设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或者说这次发布干脆就是I.D.初见换个涂装而已。大众表示,ID.4将有常规和Coupe两种车身造型风格,这倒是很符合前面提到的个性化一词。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单看大众暂时放出的规格配置,ID.4在三大主要市场的地位可能会稍有不同。视版本不同,ID.4在WLTP规程下最大500km的续航对于欧洲市场绝对绰绰有余,但在面积大、通勤距离长的中国和北美,这一点并没有太多优势,两个市场如今也有不少具备这个技术能力的新势力。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或许是出于能量效率方面的考虑,ID.4的早期量产版本将只提供后驱版本,这和刚刚发布不久的奥迪e-tron S“大部分情况不动用前电机”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随着时间推移,“更强大的四驱版本”也将问世,不喜欢后驱SUV的买家可以等到那时再做定夺。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另外,和奥迪e-tron一样,ID.4也在强调整车寿命的“碳中立”,即终它从生产到报废的一生,其碳排放都能被生产自己的茨维考工厂的各种措施,以及大众为其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充电抵消。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听起来只是在走被验证过的旧路?理性来想,这可能正是ID.4为铺平大众电动化道路所做的最大贡献:考虑到价格问题,ID.4想走量自然要比定位即旗舰的奥迪e-tron容易得多。因而,在力推电动化的欧洲和国内汽车市场大环境下,彰显环境保护的做法自然会引来更多政策上的青睐和优待

ID.4真的来了,它能成为大众新体系的又一块基石吗?

一旦有市场政策保驾护航,大众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尽情研发自己想做的电动化车型,

这对于目标市场,以及大众本身,无疑是一次双赢。换句话说,如果ID.3是为大众开辟了一条新路,那ID.4就是加大大众押宝胜算最有力的筹码。最后多提一句,ID.3和ID.4已经确认会分别被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国产化,ID.4预计年内就能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