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以来,你认为最好吃的一种美食是什么?

LING清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美食,而且自己处的阶段不一样,肯定也不同,下面我说一下自己不同时期最喜欢的美食:

1.童年:在这个阶段感觉最好吃的就是秋天和小伙伴在地里面去找红薯,就是别人把红薯拔出来以后,可能没拔干净,遗漏的,直接在野地里挖个坑,烤出来的红薯,表皮都已经黑黑的了,里面的红薯简直是人家美味,至今想想都觉得好吃的不得了。

2.青年:这个阶段最盼望的就是过节,最喜欢的美食,就是中秋节奶奶分给自己的鸡腿,是自己认为最好吃的美食。因为鸡是自己从春天一点点养大的,母鸡留着,公鸡到中秋节前杀一只,在中秋节当天晚上,给长辈送过去,奶奶一般都会给自己留一个鸡腿,那个时候啃那个鸡腿,真的超级香。

3.中年: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哪种是最好吃的了,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工作上了。


阿威美食


十几年了,我依旧认为胡辣汤是最美味的!

身为一个河南人,每天早上喝一碗胡辣汤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老北京人喝豆汁,如果几天不喝一次就浑身难受,馋的不行!

我家附近有一家胡辣汤店,从我记事起就开了,至少有20年了。我从小到大喝了十几年了都没喝腻过。

自己也会做胡辣汤,但总是做的没那家卖的胡辣汤好喝!

好了,在我心中认为最好吃的就是胡辣汤。


我是九歌


我觉得还是西红柿炒鸡蛋。个人比较怀旧,经常会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家常菜。也顺便分享一下我做西红柿炒鸡蛋的方法:

步骤:

1,西红柿洗净,在屁股花十字刀,用开水烫一下,去皮,然后去蒂切块,备用;

2,鸡蛋打散,加一小撮盐(两个鸡蛋加2克差不多了,反正宁少勿多,少了一会还能加~);

3,取一个不粘锅(为了可以少放点油,炒鸡蛋也不容易粘),先放点油,中火加热30秒左右,倒入鸡蛋,等底层稍凝,慢慢炒开成块(喜欢老一点,香一点的,炒到鸡蛋表面带焦黄色),盛出;

4,调小火,锅内放一点油,加入番茄,慢慢煸炒出沙(注意:受时令、品种影响,不是所有番茄都能优秀出沙的)如果翻炒30秒左右,还没出沙迹象,就加点水,开中火煮到番茄软化,加点盐,加点糖,可适当加些番茄酱,煮到汤汁浓稠;

5,把炒好的鸡蛋加入锅内,与番茄酱汁翻炒均匀,关火出锅。

就是这样啦!



大小西瓜田


我是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小时候,奶奶把莴笋的叶子弄来吃,因为味道有些苦,我心里很拒绝,所以很少吃,现在我长大了出门在外,却时常想起儿时不喜欢的味道,不同的是,它成为了我最想念的味道!爷爷奶奶还帮我守着家,我却不能经常陪伴在侧,在此我希望爷爷奶奶健健康康!


黑鲨姥爷


还是小时候的东西最好吃,可能承载着纯真的记忆,尽管那时候生活都比较贫瘠,物质也非常溃乏,但也最容易满足,不会有太多的贪念。一粒糖可以甜好久,还记得我把糖掉地上踩一脚,外公还捡起来吃掉。最好吃的食物应该是和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一起分享才算美食吧,这样的画面才够温馨,洒脱,浪漫。




梦里水乡8520


记得那是小时候吃过一次外婆做的荠菜花卷吧,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忘记。

那种美味好像一直停留在在心间,记得好像是野荠菜,猪油,做成小花卷然后贴在锅边,待有熟透了揭锅每个都黄亮香味十足!后来和老妈说过多次,老妈也做过几次可是始终做不出儿时外婆的那种味道,也许以后也吃不到了!!就像一份特别的记忆被加深了,被自己美化放大了。


拾荒者之邢少


这么多年以来,我觉得还是蛋炒饭最好吃了。那是儿时的味道,那时候用的还是电炒锅,每天早上起来忙着去学校,就是一个鸡蛋一碗饭炒成蛋炒饭,金黄的炒鸡蛋和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炒香,最后还撒上一点葱花,少许盐调味,有时还要炒点青菜沫在里面,简直色香味俱全,又有营养了,现在想着都流口水。直到现在我都还经常吃,方便快捷营养美味!


自食其乐


从前写作文时,总爱用的一句就是“时光如白驹过隙”。电视剧《潜伏》里也有一句台词:时间就像一头野驴,一跑起来就停不下来。“是驴也好,是马也罢,都过去了。

旧时光的很多事都模糊了,可能有些事被我选择性遗忘了。只有那些或冒着热气的,或冰凉,或酸甜食物,让我久久难忘。

童年最渴望的,一是走亲戚,二是跟会(就是赶庙会,官方称谓应该是“物资交流大会”“),那都和吃有关。如果我舅家或者是我姑家村子有庙会(一般都在农闲时),就会捎信来叫我们去跟会。

一般都会请戏班来唱秦腔,如果这村子的庙是有些灵验且香火旺盛的,那规模就会大的多,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会赶来,家里炕上地上都坐满了人,多么的热闹。

孩子们不用叫早早就起了,换了柜子里抬着的新衣服,丝光袜子套着新的塑料凉鞋,就等着出发。大人们拉上架子车,或是给28加重自行车横梁上绑上一个铁丝扎的儿童座椅,这才收拾停当准备出门。如果是和他爷他婆,就只好走路了。

这也常常是有好处的,因为会带着你慢悠悠的走小路或着是水渠边的路。就会碰上卖梨瓜的人,在路边的树荫下,老远就看到了。我疑心是我记错了,还没走近,香甜的味道就闻见了。一片金黄的麦草上,摆放着一堆花皮的梨瓜。那是老品种,如今已不多见了。(现在水果店里售卖的“羊角蜜”,称上两个就是三十多元,味道香气却远远比不上。)不用刀子,用拳头一砸,汁水就顺着胳膊淌下来了。别人都要把中间的籽扣掉,我偏最觉得香甜,我婆说吃下去肚子里会长树苗我也不怕。

到了亲戚家,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早就在等我了。于是就飞奔去庙会上了,远远就听见大喇叭里不是《周仁回府》就是《三娘教子》。也许正戏还未开始,早有老汉老婆拿着小板凳候在戏台下了,如果再有本事请来丁良生或者李爱琴孙存蝶等名角,那就更轰动了。

会场上人头攒动。汗味儿,牲口集上飘来的气味儿,旱烟味儿,尘土麦草味儿,各种吃食的气味混合在一起。闻着是那么的熟悉,那么踏实。走近面皮摊子,就会招呼你:他姨来给娃吃一碟儿面皮,面皮是又软又劲道,辣子放红醋给你放酸,快来坐。我婆买一碟面皮,边吃边喂我,我故意嚷嚷着嫌辣,她就会问摊主要一小块没有调料的面筋给我吃,几乎回回如此。

一路看过去,还有翻滚在油锅里的麻花和油糕,旋成长条状的凉粉,扒了皮摆在盘子里等着浇浇上蜂蜜的粽子,用一片黄铜勺子舀在碗里的豆花,辣子油碗里总有两个核桃大小的东西,总在想那是不是核桃。

如果是我爷带我去,就会奢侈一点吃一碗羊肉泡。为什么都是老汉卖羊肉泡,是因为像老中医经验丰富吗?一口大黑老锅里翻滚着羊肉汤,看不出颜色的桌子上一摞一摞都是粗瓷大老碗,碗底有一圈颜色略深,可以泡锅盔,也可以泡麻花。锅盔我爷爱吃,因为他的牙齿已经大部分脱落了。我则爱吃有韧劲的麻花。羊肉泡其实并没有多少肉,可大部分几乎都喂给我了。想起这些,我有些后悔。

送我回家的路上,我爷背着我。手里提着半边沙瓤西瓜,我趴在他背上,手里抱着一牙西瓜,边吃西瓜水边顺着胳膊往下淌。

如果我没有跟随父亲离开农村,如果在旧时光里,我老了,也早早掉光了牙。剃了头,穿一身黑布裤褂,噙着一根石头嘴儿的旱烟袋,坐在门口的拴马石上晒太阳。








娱眼看人生


食物是带着记忆、打着深深的童年烙印的。我是70后,在记忆的深处,我们本地产的青辣椒带着一种特有的清香气息,在油香的激发下,释放出冲天呛鼻的辣味。而本地红椒,辣中带甜,色泽诱人,为了达到色香味俱佳,也有人在做这道菜时,放一点红椒点缀。

比较经典的辣椒炒肉是这样的:瘦肉切丝或薄片,用一点酱油(也叫老抽,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生抽老抽的说法,只有这一种酱香浓郁,色泽深黑油亮的酱油)抓匀腌制10分钟。锅烧热,下入少量猪油(小时候我们吃的都是猪油,那时候没有植物油),化开后小火将肥肉丁炒至金黄,同时也炼出不少猪油。这时转大火,迅速滑入腌好的猪肉,炒至猪肉刚刚变色盛出备用(也有在滑入猪肉前爆香蒜粒和豆豉的)。转中火,倒入切好滚刀块的辣椒,翻炒时用锅铲压一压,撒入少许盐让辣椒入味,等听到锅内因为辣椒籽的爆裂而噼啪作响时(或辣椒起虎皮时),倒入炒好的猪肉快速翻炒几下,加入盐、味精,再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以上做法是我从一位湘菜厨师那里学来的,如果大家有兴趣,也不妨试着做一下。这是一道能够入魂的菜,就连汤汁,都会被大家争抢,汤汁泡饭,那个香,想想都口水流一地。

我深爱着这道美食,更无比热爱我的故乡——湖南。




龙舞九天


辣子鸡,也是我拿手菜,分享下步骤,"【原料】鸡300克,干辣椒50克,花椒粒1汤匙,葱15克,姜15克,蒜15克,绍酒1汤匙,酱油1"勺,盐味精鸡精白糖1、把鸡洗净,剁成小块;把干辣椒剪成段;葱切成段,姜拍成块、蒜切片。"2、把鸡块用绍酒、糖、盐、葱段和姜块腌上,至少半个小时。"3、炒锅置旺火上,倒入半锅油,烧至五六成热时,下鸡块炸;要把鸡块表面的水分炸干,待鸡"块收缩颜色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控干待用,并捡去葱段、姜块。"4、炒锅里留4汤匙油(50克左右),烧至五成热,放入干辣椒段、花椒粒、葱、姜、蒜炒香,"马上投入鸡块炒匀,烹入酱油,滴入香油,最后下味精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注意鸡块不要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