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彼時的清軍還處於舊時代軍隊體制,沒有專門的戰地醫療機構。很多受傷士兵由於得不到及時治療,竟至於喪失了生命,這本不該發生的。


一些在華外國人出於人道主義考慮,自發組織了戰地醫院救治受傷清軍。開始清軍還對這個外國救治團體抱以戒心,覺得說洋人怎麼可能這麼好心。後來發現人家確實兢兢業業救人,並無其他目的,這才放心了。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和清朝老百姓


清軍還注意到,這個外國人組成的戰地醫院總是掛著一面紅十字旗。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從煙臺到天津到東北,只要發生戰鬥的地方總能看到這面紅十字旗。


大多數中國人這才第一次得知,原來他們是國際紅十字會。


現代意大利是一個年輕的國家,1861年才宣佈成立,那時意大利的大片領土還處於奧地利帝國的統治之下。接下來近十年時間,意大利都在為統一亞平寧半島而努力。這其中如果沒有法國的幫助,恐怕意大利也很難統一。


而就在意大利成立的兩年前1859年,法國甚至直接出兵幫助意大利王國的前身撒丁王國。


1859年6月24日,法國-撒丁聯軍與奧地利軍隊在一個叫索爾費裡諾的小鎮開戰(位於意大利米蘭和維羅納之間)。僅僅一天時間,竟約有4萬名雙方戰士在戰場上死傷。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索爾費裡諾戰役


19世紀早期的戰爭還不流行挖戰壕,雙方兩堆人就這麼硬衝,那可是熱兵器啊,一炮就得轟死好多人……美國南北戰爭時發明了加特林機槍,簡直是屠殺武器,再這麼硬衝的話,就跟砍麥子似的,一波一波的都倒下了。於是後來的戰爭才開始挖戰壕,得先保護好自己,再殺死敵人。不能再那麼傻的往前衝了,血肉之軀畢竟不是噠噠冒藍火加特林的對手。


索爾費裡諾戰役的慘烈被一個叫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目睹。看到一場戰爭死傷這麼多人,讓他感到震驚,看到受傷戰士的痛苦以及無法得到救治,杜南決定要做點什麼。


杜南動員當地老百姓,無論雙方戰士,對受傷者都進行救治。這一切的開支都由他來支付。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亨利·杜南,1828年-1910年


後來杜南還寫了一本書《索爾費裡諾回憶錄》,記錄了戰爭的殘酷,呼籲發展國際公約,為在戰場上受傷人員、救護人員和戰地醫院提供保護,並保證他們的中立性。


1863年,杜南與另外4名瑞士上流人物在日內瓦創建了“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同年10月,“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在日內瓦舉行國際會議,有18個國家政府、6個非政府組織加入了該組織。並以“白底紅十字”作為組織旗幟,這是對瑞士國旗的一種致敬(瑞士國旗為紅底白十字)。


1876年,委員會採用了新的名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這一名稱沿用至今。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甲午戰爭時中國人才知道國際紅十字會,但當時清政府也並未重視,統治者對一切外國組織都心存疑心,怕會動搖其統治。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兩個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打架,受傷的是中國老百姓,東北許多老百姓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沒有吃的,沒有住的。


清政府無法出手拯救人民,因為這會被解讀為參與戰爭,有破壞中立之嫌疑。戰爭打起來就是這麼不講理的,雙方都殺紅了眼,任何清廷官方組織機構膽敢插手一下,肯定會被日俄抓住把柄。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19世紀末國際紅十字會救護車


那麼這就需要一個政治上處於超然地位、得到國際認可的組織出現,來幫助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國際紅十字會就滿足這一條件。


上海社會活動家、慈善家沈敦和站了出來,他發起成立了“東三省紅十字”。不過我們要注意,當時的“東三省紅十字”跟國際紅十字會沒有關係,更沒有得到承認,可以說它是一個山寨版國際紅十字會。所以日俄兩國都不買賬。


沈敦和找到英國人李提摩太,請他出面邀請在上海的各國士紳,大家共同成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這樣日俄總該承認了吧。


於是,以沈敦和為首的中、英、美、德、法五國名流合辦的“上海萬國紅十字會”成立了。這個組織跟國際紅十字會也沒關係,但它畢竟是多個國家人士組成的國際性組織,日俄總算認可了。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沈敦和,1866年-1920年


“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第一期籌款便籌到了十萬兩白銀,在東北遼寧牛莊、山海關等地設置救助站,為老百姓發放糧食、棉衣、藥物等等,據說至少有46萬老百姓因此得到救濟。


現在我們認為沈敦和是中國紅十字會的締造者,正是對他創建“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以及一生所做的慈善事業的肯定與崇敬。


日俄戰爭結束後,“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做了重大改組,剔除外國董事成員,完全成為中國自辦的紅會組織,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成為半官方性質的機構。晚清洋務派代表人物、“中國實業之父”盛宣懷被推舉為會長。總部遷往帝都北京。山寨別人也不行啊,得正式加入國際紅十字會,以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大清駐英國大使專門前往瑞士日內瓦,到國際紅會總部將“大清紅十字會”加入國際紅十字協會,正式成為紅會一員。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分裂為南北,北方仍處於清政府統治,南方是一票臨時革命政府。紅十字會也由此分裂成南北兩個。沈敦和在上海發起中國紅十字會,與“大清紅十字會”分庭抗禮。


按照國際紅十字會的理念是要在政治上超然,分裂的中國紅十字會顯然無法超然了。在戰鬥中,清軍甚至會向南方革命政府的紅十字會發動攻擊。


清政府被推翻後,中國紅十字會又得以合併。1912年還召開了首屆會員大會,黎元洪被推舉為名譽總會長。


有意思的是,中國紅十字會還制定了“三權分立”的原則。設在上海的紅十字會總辦事處有行政權,紅十字會“長議會”有立法權,而在北京的紅十字會總部則主要是與各級政府與外交使團打交道。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在戰場上總能看到中國紅十字會的身影。兵災之外的天災,中國紅十字會也在發揮著巨大作用。1917年的華北地區大水災和江浙一帶發生瘟疫,中國紅十字會到處募捐,將一批批物資運往災區。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對於外國的災難,中國紅十字會也都及時伸出援手。1919年十月革命後,俄國許多難民湧入東北,中國紅十字會為其捐物資,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中國紅十字會還派出救護隊趕赴災區。


那麼說,當時中國紅十字會的錢主要從哪裡來呢?


首先是向富人求捐,那時候的富人也大多願意捐款,因為所有捐款人都會被登報感謝,有錢人對名聲很看重的。另外還有大量的華僑捐款。海外華僑身在異國,心繫祖國。


此外,中央及地方政府每年也會給中國紅十字會撥款,錢雖不多也是錢嘛。還有一些社會團體每年也會給中國紅十字會繳會費,可能是這些社會團體需要“掛靠”紅十字會之下,便於運作。


外國的其他紅十字會也會經常給中國紅十字會捐款,這也是一筆收入。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官方加強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管理控制,會長、副會長等人選需要政府審核許可,有時甚至直接任命。抗戰爆發後,中國紅十字會已基本成為國民政府的一個官方機構,杜月笙、宋子文等都當過紅會副會長。

抗戰期間,中國紅十字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救治傷員、捐款捐物……無數紅會成員在日軍的炮火中犧牲。1940年日軍飛機在浙江、湖南等地散佈鼠疫桿菌,許多在一線的紅會醫療隊人員都不幸染病身亡了。

抗戰勝利後中國在國際上地位大大提高,國際紅十字會對中國紅十字會也愈加重視。中國紅會總會長蔣夢麟被選為國際紅會執行委員,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際紅會中任高等職務。


中國紅十字會的坎坷前史:從民間組織到官方機構

蔣夢麟,1886年-1964年


蔣夢麟此人曾當北京大學校長十幾年,民國響噹噹的人物,尤其跟蔣的私人關係很好。蔣夢麟原本是浙江一所中學的校長,蔣上臺後直接聘請他為北大校長,連升好幾級,這得多硬的關係啊!


1949年蔣夢麟帶著一批中國紅十字會成員去了臺灣。留下的一批紅會成員派代表赴北京,請新政府接管。


周總理親自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規定紅會是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衛生救護團體。中國紅十字會從此在法律意義上正式成為官方機構。


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成為新中國紅十字會的第一任會長。


好奇心驅使,挖掘史料逸聞——【好奇挖掘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