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引言

魯迅先生的筆下有很多人物是虛構的,或者虛實結合,如:孔乙己、阿Q等形象,把多不同的特性集中在一個的身上。在魯迅先生寫的雜文和散文裡有些人物則是寫實,範愛農就是其中的一位。

範愛農的結局是悲慘的,但他不像孔乙己那樣是被科舉制度毒害的一代知識分子,範愛農是新文化的知識分子,見識過外面的世界,曾經有著與常人不同的冷靜思考能力。在封建社會滿清時代,這批知識分子是被專政的對象。然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而以範愛農為代表的這批知識分子,依然被舊的勢力所迫害,範愛農是千萬個知識分子中的一員,都為當前社會所不容。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魯迅先生在文章中通過範愛農的遭遇,無聲的控訴著當時的社會對知識分子的迫害。

魯迅對範愛農從厭惡到成為摯友,再到失去摯友而萬分悲痛,敘述出這樣一類知識分子的命運和遭遇。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魯迅與範愛農邂逅

與範愛農的邂逅很奇特,他們雖是同鄉留日學生,在日本住上好幾年,只在同鄉會上見過面,而且是在一種比較特殊的場面相遇,就是因為國內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就擒,被用令人髮指的方式處決一事,留日的學生們自然義憤填膺。

“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麼屁電報呢。”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而範愛農一句不太合適宜的話引起大家關注。因為魯迅主張發電報回去譴責當局,而範愛農則認這樣做於事無補。兩人的立場竟然是相對立的。範愛農給魯迅的第一印象其實非常不好,甚至是厭惡。因為範愛農是徐錫麟的學生,按正常邏輯,他應該反應最為強烈才是,結果卻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當時就覺得這傢伙不配做人,自己的老師遇害,連發一封電報都不敢,也不承擔寫電文的義務。以至於魯迅先生產生了:“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範愛農除去。”這種想法。

雖說範愛農的行為有報復的主觀在裡面,實際上還是相當理性的,至少說明他並非頭腦發熱容易衝動的那種類型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剛毅有餘,缺少圓滑處事方式,這也為範愛農後面的結局打下了伏筆。

而回國後,二人再次相遇在故鄉的一家小酒店裡,二人一笑泯恩仇,同時也揭開了當年範愛農為什麼與自己對著幹的謎底。而這個謎底也正說明:“範愛農是一位正常的知識分子

”。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然而就這麼一個正常的知識分子在滿清時期,極不受待見,沒了學費,只能輟學,回來後,被當局輕蔑,排斥,迫害,無處容身。只能在私塾教著幾個小學生餬口。讀到這裡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味書屋》裡的先生,也是滿腹經綸卻報國無門,只能在私塾裡自我陶醉誦讀: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而範愛農這位現代知識分子也只能如此謀生,當時社會是什麼樣一種現狀,讓這些人都無法容生,根本不需要費過多的筆墨去描述。

寫了範愛農的為人,雖有些怪,卻令人覺得可愛。無論是紹興重聚時的一見如故,還是日後喝酒時談的“愚不可及的瘋話”都揭示了,範愛農和魯迅先生一樣痛恨封建社會,對殘酷殺害革命者的行徑憤努之極, 另一方面對魯迅早期因為“繡花鞋一事故意抬槓”,另一方面對發電報作用表示懷疑,所以不贊成發電報。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一個正直、愛國、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便出現在讀者的眼前。一個黑暗的社會也呈現在眼前。

魯迅、範愛農一直從事的革命,隨著武昌起義的打響,滿清終於落下帷幕,民國會好一些麼?

“老迅,我們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復的紹興。我們同去。”

範愛農當時對革命是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辛亥革命換湯不換藥

“滿眼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內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紳所組織的軍政府,什麼鐵路股東是行政司長,錢店掌櫃是軍械長”

了了幾句,就道清楚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只是換了一張皮,骨子裡還封建社會的反動勢力。

這裡有一個人王金髮,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中國近代革命史一位革命者。1905年冬王金髮在日本與魯迅初識。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倆在紹興有過一段從親密合作到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交往過程。

辛亥革命最初的幾個月裡,軍閥橫行的時代,城頭變幻大王旗,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國內一下子冒出很多都督,王金髮當時就任紹興都督。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王金髮當了都督以後自然門庭若市,當地大小人物先後拜訪他,也包括是當地革命黨人和知識分子,魯迅和範愛農就是其中之一。魯迅當紹興一家中學任監學。見到魯迅,王金髮很高興,委任他為山會初級師範學校監督。

範愛農也有了正常的工作,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除了那件布袍子,改變了很多,不喝酒了,也不閒談。他辦事兼教書,非常勤快。這一爭,魯迅都是以飽蘸感情的筆觸,寫出了自己的興奮和讚佩。而這一切,又都是為寫範愛農的不幸作了鋪墊,使讀者在看到範的死訊時,也和作者一樣悵然若失。

然而,在那種環境下人是會變,周圍全是一幫溜鬚之徒,王金髮逐漸走向背離革命的方向。

魯迅等革命黨人辦了一張《越鐸日報》本想監督軍政府,語氣比較激烈,已經搖身成為當權者的革命者,與真正的革命者之間的矛盾開始爆發。魯迅後來在談起他們當時為什麼要辦報時,曾說過是害怕王金髮走向腐敗,要用輿論監督他。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當權政府已經失去當初心,他們對於教育不重視,而且因為魯迅有學生在辦報,在不停地揭自己的短處,更是不高興。 魯迅辭職去了南京,範愛農會怎麼樣呢?也隨之被清理出了學校。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正直的知識分子悲劇結局

當時南京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部長,招魯迅去幫忙,匆匆往南京,這兩位朋友只聚會了兩個月光景,又復永遠分別了。

範愛農失業後,在紹興杭州間飄泊了幾時,終於落水而死,魯迅那篇文章便是紀念他而作的。

實際上,僅讀魯迅先生的某一篇文章,也是很難完全理解,因為在文中對魯迅去了南京後,範愛農的生活狀況沒有具體的描述,只是寫到範愛農的學監也被孔教會會長的校長設法去掉了,生活逐漸窘迫,自己想幫忙卻沒有合適的機會。最後落水而死。

具體的情形是範愛農確確實實被驅趕出學校的,連行李也被扔出校外,這位反動校長在幕後動員幾個教師,和一些不明真相及思想糊塗的學生,對範愛農進行圍攻、漫罵。所以範愛農的名聲就很“壞”,自然在當地就很難生存下去了。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中國是一個經受封建主義長期統治的國家。雖然到近代,封建主義日益走向崩潰,但它的勢力還十分頑固,而其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在很大程度上還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作用。

世界上還少有其他國家像中國這樣封建主義盤根錯節,根深蒂固。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封建勢力總是千方百計維護其反動統治,特別是對於不肯合作、敢於反叛的人和知識分子更採用各種手段,其中有有形的和無形的,有鋼刀子和軟刀子,加以打擊和迫害。在魯迅看來,範愛農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它充分暴露了反動階級的罪惡。

魯迅認為,範愛農的死也暴露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的軟弱性,也當代正直知識分子悲劇產生的根本原因。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總結

這就是魯迅先生文章的特點,描寫範愛農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性格,也只是比較含蓄地敘述了這樣一類知識分子的命運和遭遇。

自始至終沒有通過直白式議論和述評,卻把他要揭示的問題深深印入讀者腦中,讓讀者自己去咀嚼,回味,思考出文間所要揭示的社會問題。

如同說故事、敘家常娓娓道來,整篇文間行雲流水,平淡中凸顯奇特,在具體的現象包含深刻的意義。

只通過了東京爭執,故鄉邂逅,學校共事,落魄沉水,就把範愛農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雖然僅僅幾件事,但先生所要表達的結果,讓讀者讀起來不言自明。


範愛農,這個有骨氣的文人,如此結局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結果


“第二天打撈屍體,是在菱蕩裡找到的,直立著”。

一方面表明範愛農絕對不是失足落水,另一方面體現出範愛農身上文人的骨氣。“直立著”這三個字!就把人物的悲劇性格,把範愛農孤傲剛直和為世所不容的特點,高度集中起來,把整篇文章的悲劇氣氛推向了高潮,在讀者心中真是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範愛農死了,儘管他至死一身清白,但終於被舊勢力擊敗,被黑暗社會吞噬,孤獨地、寂寞地離開了人世。對此,魯迅在哀痛之餘,是不無惋惜,不無遺憾的。在後面寫《哀範君三章》詩第二首中所問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表達的就是這種複雜的感情。人都是正常,他們的結局是社會一手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