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孤獨何嘗不是一種榮耀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寫道:“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她說的不僅僅是她那個年代的實際,也非常符合當下實際,當今的中年男人肯定會感同身受。這似乎令人傷感,好像是中年男人的宿命。然而,這其實何嘗不是一箇中年男人的榮耀呢!因為你能為那麼多人分憂,解難,擔責,多麼光榮偉大!

去年十一假期回老家看叔叔,並幫他辦理和解決危房重建和養老外包等事宜,好在一切順利。晚上叔侄兩個人喝酒,叔叔內心高興,酒喝得猛,乘著酒興,他忽然感慨地對我說,侄子,你想要照顧的人太多了,現在你也不小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聽了這話,當時我真的既感動,又感慨,又很吃驚。因為這是至今為止,這是我聽到叔叔對我說的最動情,最一本正經的話。以前聊天多是家裡家外的面上的話,沒有這樣走心。

叔叔一沒子嗣,二沒有文化,三沒有到外面打過工闖過世界,是個本分,老實,甚至木納的地道農民,能說出這樣的話,很深情,也很深刻,也許是我的這次幫助,解決了的後半生的後顧之憂他,他打心底開心。他的感慨,或者說是提醒和教誨,一下擊中我內心最柔軟的那一點,因為他說的這個事實,連我自己也沒在意到。回想從工作至今,幫助,照顧的人,除了自己的親人,還有很多鄉里鄉親,有的僅一面之交,甚至有的是陌生的人,就是因為我自己遇到了,碰上了,覺得只是盡一點微薄之力,不以善小而不為也。如果要是把所做的好事一一列舉出來,我想肯定不比雷鋒做的少,因為雷鋒畢竟二十多歲就犧牲了,說這些話也許自我表揚吧。但再回想自身,常常一年下來很少為自己添置行頭,從不買高檔的奢侈品,感覺適合,清爽,乾淨,就行。照顧好自己,看似自私,其實則是對自己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更好的對親人,朋友,社會,負好責,不然你不僅沒有那個青山,更沒有多少柴來幫助他人。

中年男人時常會覺得獨,原因是在於肩上的責任只有自己扛,沒人與你分擔,同時,遇到任何現實問題,思想問題,也只能自己解決,自己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美文在《狗日的中年》中一語中的: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後來就發現激情對中年人是一種浪費,夢想對於中年人是一個牌坊,守得住忠烈,還要做得好婊子。

當然,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外面的世界再繁華喧鬧,我們也要守著心中那塊孤獨的淨土。越是喧囂就越是感覺孤獨,一種不被這個世界認可的孤獨,一種內心無法安放的孤獨,一種被兒女情長所迷茫的孤獨,一種為生存所累的孤獨。中年男人的孤獨何嘗不是一種難以拒絕的榮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