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的一大挑戰?管好你的手,別讓它亂摸

防控疫情的一大挑戰?管好你的手,別讓它亂摸


防控疫情,有哪些小技巧是可以施行,從而避免感染的勤洗手、別摸臉、別揉眼,肯定是其中之一。據各類衛生專家說,做到這三樣,再搭配上佩戴適宜口罩,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的傳染。

不過2015年,悉尼一所大學對那裡的醫學生們的一堂課進行了錄像,來記錄他們摸自己臉的次數。錄像當中,26位未來的醫生,平均每小時摸了23次臉。

摸的這23次裡,有將近一半(44%),涉及摸眼睛、鼻子、嘴巴。

因此,應對疫情,不許摸臉?說的可比做的簡單。

防控疫情的一大挑戰?管好你的手,別讓它亂摸


世界各國的衛生防疫人員都在強調,在疫情發生的時候,很有可能是由於指尖上的微生物,通過手指觸摸臉龐,從而接觸了人的眼睛、嘴巴、鼻孔,並進一步引起感染。因此不要摸臉其實真的非常有必要。

病毒要想感染人體,往往需要通過人體口腔、鼻子、嘴唇的粘膜進入人體,從而感染呼吸系統。如果沒有做到足夠的注意衛生,人們往往很容易被感染。

但我們幾乎無時不刻的在摸自己的臉,停住這個壞習慣確實非常難。

前不久就有個視頻,一位衛生官員在鏡頭前告誡人們,為了預防感染,不要用手摸臉,然而她身後的某個人就很快摸了一下臉,這位官員自己還摸了一下舌頭。

防控疫情的一大挑戰?管好你的手,別讓它亂摸


就連特朗普也不能免俗。“我已經一禮拜沒摸過自己的臉了,我都有點想它了。”然後就被人抓拍下來他摸臉的鏡頭。

正如許多其他動作一樣,摸臉行為 始於兒時,而隨著時間推移,它們就成為了人的習慣。人們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去摸臉。一項研究表明,摸臉可以緩解壓力、釋放不安情緒。

研究稱:遇到壓力時,人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摸臉,這一行為幾乎每天、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這些行為並不屬於交流行為,通常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

如果你就是禁不住想摸臉,也沒關係,還有其它方法來幫助你降低感染幾率。

首先是養成對於“摸臉”這一行為的意識。記住那些會誘發你摸臉的原因:打噴嚏?感覺鼻子癢癢?這種時候,手邊有點紙巾就好了,用紙巾碰臉肯定比用手指碰來的划算。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時刻記得洗手,20秒的洗手時間比較合理。如果並不方便洗手的話,用酒精消毒液消消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手上肉眼可見的髒的時候,最好用肥皂什麼的洗手,特別是在上廁所、擤鼻涕、打噴嚏、咳嗽之後。

想想那些每天你都會摸到的、暗藏著各種各樣細菌的東西吧!手機,鑰匙,門把手,電梯按鈕,或者是塞成一團的零錢。然後再想象一下,這些東西上的細菌,由於接觸了你的手指,然後再順著你的手指,經過你的粘膜,進入了你的身體,而你自己還完全沒意識到這件事兒。


這要是還不能讓你停下來別亂摸,那我也不知道還有啥可以了。


文章內容基於知識共享協議編譯。文中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免版權網站,已保留原圖地址。

文中任何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後臺處理。

【覺得文章內容有趣?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