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陷入管理的圈套

思考的起因是一篇申訴:《你為什麼從阿里巴巴集團離職》。


千萬不要陷入管理的圈套

作為管理者,在為下屬評定績效時,做好公平透明就能避免衝突了嗎?

為什麼職場上會有這樣激烈的衝突,並非簡單的績效不公平透明的原因,而是因為雙方情感不對稱。此事很難客觀的評價是非,身在職場的大家肯定感覺到了,事件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矛盾一定長期積累了。申訴的下屬沒有做好上級管理,管理者沒有做好員工管理,才導致衝突爆發。

管理者不是習得了管理知識,就能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了。員工不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能得到領導歡心了。無論你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者,都會從下面找到你的答案。我先引領大家從管理者的視角看待此問題。

一、公司的本質

管理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麼?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就犯了方向性的錯誤。

公司的本質是將資源彙集起來以滿足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公司就能躺贏,人才麼只不過是一種可以用資金置換的資源而已。

你作為管理者,公司需要你致力於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麼,不需要,只要能把事做好,自己不捅簍子,團隊不捅簍子就好,大家好,公司好。所以有很多公司,壓根都沒想提升團隊工作效率,做的課程培訓也只不過無關痛癢,滿足某些領導的KPI而已。

所以說,在很多公司裡,管理能力的提升並非第一要務,你的管理能力提升了,自己部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協同部門的工作效率跟不上,這樣還會引起公憤,上下級關係搞不好,弄不好還會影響你的前程。因此千萬不要把事情放在管理本身,那管理要把事情放在哪裡呢?要放在人上,領導上,自己身上,員工身上!

二、管理的本質

管理的本質,是管理人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心是亙古不變的。我先講一下這樣做的好處。把心放在員工身上,如果你的招聘做的還不錯,那麼你的成員都是比較有進取心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需要成長,為了以後能跳槽,能力達到領更多薪水的程度,這樣一來你就會努力幫助他們成長,無論是切身指導還是打造學習氛圍,他們就會感激你,這樣你的員工就不會捅簍子了;把心放在自己身上是第二重要的,因為你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技能成長,多留心眼,多謙虛學習,長江後浪推前浪不是蓋的,這樣自己也不會捅簍子了;把心放在領導身上,搞好跟上級的關係,上級覺得你和你的團隊都不會捅簍子,大家都舒心。

這也是為什麼所謂的情商高的,會搞關係的能平步青雲,員工開心,自己安心,領導放心,大家舒心。所以,你急需認識到這點,做出轉變。

三、組織能力

那麼,組織能力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不然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管理經典影響著人們,改變著人類的進程。我們來看看當前各種經典管理學上,都教給大傢什麼管理知識:認識組織能力的楊三角,做好管理者的角色轉變;如何履行好管理者的四大基本職責;目標執行與覆盤;商業模式;如何打破部門牆等等。當你投入了大把的金錢與時間,學習並不遺餘力的應用在了實際的管理中,對提升團隊的執行力、提高組織的凝聚力變得超級有信心了,既而就能在公司平步青雲了;那麼,恭喜你,你成功的陷入了管理的圈套。

為什麼不能學以致用這些知識呢,因為組織能力不是能靠你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決定的,而是從上至下,依靠公司的CEO的努力改變而改變的,你能做的只是適應,也不需要你改變,強行提升會造成大家都不舒心。

四、總結

因此管理者做好自己的三心是最最重要的,其他的適應好組織就行。再跟大家強調一遍,做好三心就是做好了管理:一員工開心,二自己安心,三領導放心。普通員工就要做好二心:自己安心,領導放心。這樣大家都舒心,矛盾也就不會積累爆發了。

學習一些管理知識對不對呢,進取心是對的,但卻跟錯了方向。學習了的千萬不要後悔莫及,沒學習的也不要心存僥倖。理論是對的,用起來就是另一番面貌了。下面我會跟大家解剖一下每項管理課程的正確理解,以及要避免的坑。

深知自己水平有限,但我願意分享,願意和大家交流成長的點點滴滴,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