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

我們知道,華為成立於1987年,從成立之初,華為就從事電信產業領域,但當時的華為沒有資金、沒技術,所以只能靠力氣,做電信設備的代理,自己搬貨運貨擔任物流角色,然後進行出售賺取收益,或許就是靠著華為的這種毅力,當時華為是這些代理商中做得最好的,但也就是因為做得太好,上游提供商擔心華為做大做強對他們不利,最終斷供了華為,所以華為在這方面早就有了經驗。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也正是因此,華為才下定決心要走上自研的道路,做自己的供貨商,但這條路又何其的艱難呢?當年愛立信CEO就對此問過任正非,其表示當時中國在電信領域如此的落後,電信領域的門檻又如此之高,你們為什麼要知難而進?任正非的回答很簡單也坦然,因為華為沒有退路。

要知道任正非並非電信專業,當年任正非學習的是建築工程,跟通信八竿子打不著,但任正非一句“沒有退路”,就解釋了一切,沒有退路就意味著不是知難而進,而是迎難而上,但要在門檻如此高的通信行業立足,要活下去,就要依靠真本事,自然就需要掌握核心技術。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因此我們看到,華為一直以來都在研發方面不餘遺力的投入,任正非之前就表示過,在華為最初賺了錢之後,沒有拿著錢去享受,而是繼續投入到研發中,而華為選擇不上市的原因也是如此,因為華為要在很多方面投入到未來,不能只注重短期利益,而近日,歐洲專利局就發佈了2019年專利指數,其中華為以3524件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之前華為在5G核心必要專利方面的數量,也依然是排名第一,所以這次是又“中獎”了,而且華為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在5G核心必要專利方面數量突破3000的企業,比美國英特爾和高通的5G專利總和還要多一千多件。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說到柳傳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一直以來,柳傳志都是聯想的掌舵人,在企業家裡,柳傳志也一直被譽為前輩,在去年第二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暨京津冀青年經濟領軍人物創新發展大會上,柳傳志的發言中曾經說到:今天的中國確實不是科技強國。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上面我們提到,歐洲專利局發佈的2019年專利指數,華為的專利申請排名第一,但是中國的總體專利申請量卻只有12247,也就是說,華為一家就佔據了中國全部申請量的約29%,因此雖然華為排名第一,但是中國的排名卻是第四。

而在企業排名中,排名第二的是三星,要知道三星的營收佔據韓國GDP的20%,但卻依然在專利申請量上不敵華為,這也從側面驗證了華為在研發上的實力,但是我們再回過頭來品讀下柳傳志所說的:今天的中國確實不是科技強國,大家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觸呢?

歐洲突然宣佈,華為又“中獎”了,柳傳志的話被應驗

很顯然,雖然華為排名第一,但是在國家排名上,美德日分列前三甲,這說明我們需要更多的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才能做強,我們常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是科技的背後是技術的支撐,是專利的支撐,否則都是空中樓閣。

寫在最後

雖然華為這次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中佔據了近三成的份額,但筆者認為這都是暫時的,隨著華為的成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對基礎技術的研發中來,例如阿里巴巴成立的達摩院就是如此,因此對於未來我們還是可以充滿期待,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發表您的獨到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