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呂碧城(1883年——1943年),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中國近現代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資本家。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呂碧城


在書香門第長大的呂碧城,自幼酷愛讀書,加上呂父為進士出身,少年時期的呂碧城很快就奠定了較好的國學功底。雖說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晚清社會仍舊有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但呂碧城依舊自信滿滿地步入了文學創作及“事業”發展的康莊大道。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青年時期的呂碧城


呂碧城在文學上有《呂碧城集》《信芳集》《歐美漫遊錄》《曉珠詞》《雪繪詞》、《香光小錄》等作品問世,最終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而再看她的事業,則更是如同璀璨的明珠,在中國近代史上熠熠生輝:呂碧城不僅是民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第一個女編輯,而且是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和女權運動發起人之一。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呂碧城


然而,看似光鮮亮麗的背後,呂碧城的人生之路卻是鮮花與淚水同在,聲名與坎坷齊飛,其中又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十里洋場


12歲時,呂父黯然離世,呂氏家族以呂母未曾生育男丁為由,不分其任何財產。無奈之下,呂母只好帶著呂碧城四姊妹來到塘沽投靠呂碧城的舅舅嚴鳳笙。但,有著激進思想又提倡女權主義的呂碧誠根本不受因循守舊舅舅的待見。於是,20歲的呂碧城只能離開舅舅家,孤身一人勇闖天津。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民國天津塘沽老照片


在天津《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的賞識下,呂碧城受聘為該報的第一位女編輯。在這個崗位上,呂碧城的文學才華不僅得到了充分施展,還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在此期間,呂碧城發表了一系列格律嚴謹、文采斐然的詩詞作品。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呂碧城與《大公報》


就在呂碧城在撰稿與編輯的路上前進開拓的時候,仍舊積極投身於自己執著的婦女解放運動。於是,在唐紹儀的支持下,呂碧城經多方努力,終於籌辦起了北洋女子公學,並在兩年後擔任其校長。至此,呂碧城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的先河。一時,呂碧城聲名鵲起,意氣風發,成為了文壇、女界的一顆冉冉新星“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北洋女子學堂


此外,呂碧城還與秋瑾相識成為了閨蜜,兩人相約要共同投身婦女革命,時稱“女子雙俠”。1907年,秋瑾遇難,無人敢為其收屍,而中國報館“皆失聲”,呂碧城設法將其遺體偷出掩埋,又在靈前祭奠。她後來南遊杭州,又拜謁了秋瑾墓,並作一首《西泠過秋女俠祠次寒山韻》,以追懷這位志同道合的摯友。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秋瑾


接著,呂碧城出任為袁世凱總統府機要秘書,但因呂碧城反對袁世凱復闢,旋及,又轉到上海馳騁於商界從事外貿生意,憑藉聰明的腦子和國人的智慧,幾年間就在十里洋場收穫了第一桶金,積累了百萬財富。可在其35歲時,呂碧城因母親過逝,辦完喪事後,傷心的呂碧城毅然中止經商,轉而奔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袁世凱稱帝


四年後,39歲的呂碧城學成回國。此後,她積極宣傳動物保護理論,創辦了中國保護動物會,中間去參加了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還受邀去維也納參加世界大會。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留學期間的呂碧城


1926年,43歲的呂碧城再度出國,期間漫遊歐美達七年之久。50歲時,呂碧城決意回國選擇不問世事在家修行。從此皈依三寶,法號“曼智”。無人知道她經歷了什麼。

香國奇才呂碧城:“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為何要皈依佛門

呂碧城


61歲時,呂碧城在香港九龍寫下絕命詩,不久與世長辭:護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績忍重埋。匆匆說法談經去,我到人間只此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