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

棒奔霸


農村辦喜事時,客人隨禮200元全家都去吃,為何主家還很高興?這種現象在農村非常常見,下面我來說說。

人多,喜氣多

現在在農村辦喜事,主要就要圖一熱鬧、高興,農村裡現在流行誰家擺的酒席臺數多,證明其人氣旺、面子大。誰家大張旗鼓的做個喜事,來的人不多,冷冷清清,那就缺了這份熱鬧勁了。

不以斂財為目的

有的地方,特別喜歡辦酒,以各種各樣的名義來辦酒,比如母豬下了惠、買了新車,修了院壩等等,他們辦酒的目的主要是斂財,所以名堂很多。而像小編這邊辦酒,主要就是以高興為主,因為客人隨禮不會太多,而且都是去一家人吃一天,所以我們這邊就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辦酒席基本上都是做虧本生意,要麼就不辦,而準備辦就要做好虧本的準備。

結後語

其實現在農村的留守人員都是很少的了,現在就算全家去吃二天,也多不了多少人,因為部分年輕人都在外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而且現在有許多地方都禁止大操大辦,於是乎,有的地方又開始流行起,有錢就辦酒(虧本的),人越多越熱鬧圖高興,無錢就不辦的風氣。


壞男人說小龍蝦


我們這農村辦喜事,鄰居基本上全家都來了,寫了200元錢,熱熱鬧鬧的吃了3天,主人發帖子請的,心裡自然高興,喜慶嗎。別的地方有啥風俗我不知道,我說說我們這裡辦喜事是啥樣。

比如給兒子結婚,頭幾天就得請幫忙的,支客的是頭,大家都得聽他指揮,他讓你幹什麼活你就得幹什麼活,有往桌上拿酒的,端盤子的,寫禮賬的,收錢的,大家提前在東家喝一頓酒,幹啥聽支客的安排好了,等到正日子那會各負其責。

馬上給兒子結婚的頭一天,殺豬宰羊,遠處的親戚朋友都來了,附近的臨居全家都來了,高高興興的吃上一天,第二天就是結婚的正日子了,大家繼續吃一天,第三天遠處的親戚朋友大部分都走了,東家給這些幫忙的抽席,就是在喝一頓結束酒。

為什麼我寫了這些與錢沒關係的事呢,是為了算賬做準備,一般農村普通人禮不太大,有的100元,稍微有點親戚的200元,這些人寫這點錢吃了3天咋算咋合適,比下飯店強多了,主人靠這些人的那點錢有房子都得賠上地,那為什麼主人還要辦呢?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最親的人拿錢多,有2000元的,有5000千元的,沒有這些人拿錢就得賠死。

話又說回來了,那些寫100元,200元的主人為什麼麼熱情接待呢?是這麼個原因,農村人講究人多熱鬧,好攀比,人來的越多證明自己人緣好,高興,農村家家都這樣,習以為常了。

就這樣,農村辦喜事,客人寫點禮全家都來吃,主人也高興。


肖為華


去年我本家一個侄子結婚,我隨了一百元錢,我與我老伴足足吃了七個酒席。春節後我侄子帶媳婦來給拜年,我老伴給他媳婦一百元的拜錢,我侄子說啥也不要。其實農村人就是圖個熱鬧,錢多少不重要。城市人則不然,我家小妹是城裡人,給兒子辦婚事,隨禮一佰元的不記帳,氣的我家小弟差點與其斷絕關係。農村人也就是圖個熱鬧。


顏6868668


就是要熱鬧,桌席越多越熱鬧有人氣大氣,主家一講就有面子,

我有一個堂舅舅他母親過世,自己也是基建公司大老闆地方有名氣的人,他四兄弟,母親過世他說一人當事,那三兄弟你們全家只來呷,並且還幫我到處去請客包括外地打工的做生意的,收廢品的都請來不收禮,結果連開4天席,每天40多桌,正餐80多桌。總共花了40多萬。


長流水中的白石頭


我的老家也是在農村,我們這兒一樣,遇上有喜事的時候,大部分也就隨個200元錢,有年齡大點的就隨一百元,隨五十的也有,尤其是趕上禮拜天,那真是全家出動,有的都帶上自己的孫子外甥,一大家子來吃飯,但是,喜主還是很高興的,現在都不差那一百二百的,主要的是看人場,我們這有個壞習慣,可能是最近幾年才有的,當你來喜主家吃飯幫忙時,會有人專門看你家來了多少人,當他家有事的時候,他家就去多少人,弄得太現實了,不過也說明了,隨錢多少無所謂,主要的是看看你來了多少人,來的越多,越高興越給他面子,這也是他們最為看重點。

不過我從心理上老感覺彆扭,哎,還得找人專門盯著記下多少人,多多少少少了些人情味。

現在人是最重要的,你光隨了錢,人不去,當你有事的時候,基本上也就光收到錢,別人也不會來的,當別人有事的時候還是積極的去參加吧,哪怕請假,不上班也要儘量去吧,別到你有事的時候,連個幫忙的都沒有。

說到這我就說說我們村一個真實的事,這戶人家在家裡從來不幫忙,不論你家是喜事還是白事,他都一律不參加,也就光隨個錢,有一次,他的孩子結婚,結果響門那天一個人都沒有來幫忙的,你知道他是怎麼辦的麼,我想一般正常人辦不出來這事,他挨家挨戶給人家磕頭,求人家來幫忙,太丟人了!!誰讓你平時不去給人家幫忙。

有一句老話說的很對,狗改不了吃屎,說的很對,當他孩子的事辦過之後,別人家有事他們家還是依然的不去幫忙,這樣的人,就不能給她們發善心,等他再有事的時候,你就是再磕頭估計也沒人去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吧。





泥人夢


在農村,宴請是很常見的。兒子出嫁,必宴請;女兒出嫁,必宴請。建房要設筵席,裝修房屋要設筵席。我兒子已經被大學錄取了。他必須舉行宴會。可以說,在農村,各種宴會比比皆是。

在農村,舉行婚禮時,客人只需付200元作為禮物,但全家都可以吃。為什麼主人很高興?

這應該是老一輩人的習慣。像我父親那一代,親戚請我們家吃飯時,我父親會給我們100元錢吃。我們家有喜事,他們也給100元吃。他們不需要支付超過100元的費用。這只是一個想法,通常是101或108。然後全家人都會吃,他們很開心。

但在我這一代人中,我的同學或朋友都是100多年前的人,現在都有200多人了,這不是很熟悉。我媽媽說有這麼多的海豹,但似乎如果你不封200只,你就不能帶走它們。全是心理學!

此外,在農村舉行婚禮時,要設宴請客。通常,他們收到的紅包不足以支付宴會上的花費。但農村人辦酒席,不是掙多少錢,而是熱鬧。主人吃得開心,走得開心,是最幸福的事

如果客人帶全家去吃飯,主人會非常高興,這意味著他們準備的菜不會浪費,他們也會受到足夠的歡迎和重視。在農村,如果兩人關係不太好,客人不會帶全家去吃飯,一個會尷尬,一個會怕八卦。這些照片是在網上安排的。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般


陝西多年前農村隨禮每家是十塊,也是全家八口人一起上,後來慢慢的漲到50,100了,現在都是100-200,這是多年以來的習俗,每家過紅白喜事都有個四五十桌以上的賓客,去鎮上買一車肉菜,回來請來廚師,自家人幫著洗菜切菜好不熱鬧。


無力挽留z


這很正常不過的事啊!我老家也是這樣的呀!小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吃喜酒,那簡直是孩子們的節日。

這種方式是有傳統的。每家辦喜事都要請一下,請的都是同一個村子裡的,每家都是全家去,平時吵架幹仗的也得去。其他村的按邀請參加,邀請的對象是有講究的,有需要還禮的,有重要客人的,也有新朋友的。

同村人吃喜酒所掏的禮金不多,屬於禮尚往來的,還禮而已。你要是不去吃這喜酒,主人家才生氣呢。那是比深仇大恨還重的仇恨。

掏多少禮金是有講究的,每年都不一樣,物價不同啊!老一輩的人要在一起議論,討論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數字。數字大了,主人開心,但有些人家不開心。數字小了,主人不開心。所以這個禮金不是你想交多少就多少那麼簡單。

農村的禮金是一個大學問


三木黃


村裡人辦喜事是為了昭告全村,我家有喜事,而不是商業化的為了錢


唐叄臧


不要以為辦酒席,別人都想著吃回去,現在誰都過的不差,不是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了。

我家就很不喜歡吃酒席,關係不遠不近的人,可能就隨個禮錢,人就不過去了,或者去一個人充充場面。

關係比較好的,人家也希望你家裡人都來參加酒席,本來也就是難得聚一聚,人多了更加開心,再者說,酒席上的菜從來只有多,很少見到不夠吃的,也就不用擔心,吃的人多了,主家也希望客人打包一些比較完整的,不然剩太多菜,主家也吃不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