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心態不好的人在困境面前容易喪失理智?

jh周星星


精神喪失的背後,困難是主因嗎?

相同的困境對於不同的人而言,其影響程度也是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把困境看做是一個引線,而非真正的原因。

如果我們把心理影響分為主觀和環境兩種因素,我們來看一下,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於困境的應對方式會有什麼不同。

第一種,主觀上缺乏合理的認知;

這種情況就會造成低水平自我評價以及責任逃避,對於這種類型的人,遇到困境無法脫離就意味著自我被否定,就會造成自責、焦慮等等負面心理狀態。

由於我們的潛意識會形成自我防禦的機制,為了保護我們不受到此類影響,就有可能造成逃避的心理,例如:把困境全部歸於他人、環境、社會等等除自己以外的因素。

但是,由於環境因素並非主觀可控,所以在不斷逃避與怪責外界的影響下,困境就會被無限方法,造成精神喪失。

第二種,主觀的認知比較客觀、合理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待困境與自我的關係,並且,能夠找到影響因素中自我和環境的合理因素,並做出調整和對策。

舉個例子:一個人工作上遇到一些困境,因為沒有做好被領導批評了。客觀和合理認識看待這個問題就是,我雖然被批評了,是因為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困境,並沒有否定我自己本身,所以,我需要專注於解決困境本身以及客觀認識到發生問題的各個因素並做出改進。

所以,通常這類人會比較容易從困境中走出來並及時調整,同時,由於發現了工作方式、人際關係或者其他的問題,也在實際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這就是認知方式的區別造成的心態差異。

認知方式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建立?

認知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處理情緒、行為、思維的一個習慣,這種習慣通過成長環境、父母影響以及個人的領悟水平都會有所不同。

合理認知方式的建立就需要打破一些原有的模式,這個建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會有點掙扎,但是其對於我們本身的意義是重大的。所以,我有幾個建議可以對此有幫助。

1、自我覺察;如果你能夠站在一個超脫自我之外的角度來看自己,就會發現有一些平時很合理的模式其實並不是如此。

就像是你生氣一件事情,你以為的原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或者說,你只知道自己有情緒了,卻不知道情緒從何而來;還有,你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傷害了別人時,你卻沒有意識到。

所以,我們需要在發生一些情緒、行為之後,再次回溯事件,來看看整個過程中我們本身,事件與我們的關係。

2、重建模式;經歷了自我覺察這個步驟之後,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開始針對一些問題建立更為合理的方式。當然,建立過程中會和原有的模式反反覆覆,但習慣的建立就是如此。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抗爭,但是,我們需要秉持一個目標,就是無論好與壞,真實的自我就是這樣,認同是改變的根基,否則,會很容易因為自我衝突加劇而放棄。

以上的兩個方法一旦形成習慣,就會成為自動化運作的方式,就沒有那麼耗費精力了,並且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較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中得到更加平和的心態以及積極健康的生活感受。


飛翔心理研習社


是的,心態不好的人,面對困境確實更容易喪失理智……
所謂的理智就是一個人成熟的過程智商,面對發生的問題,我們有穩定的情緒狀態可以來面對和處理……往往具有以下的7個品質,分享給您
1 全責性
發生問題,是我的責任
發生痛苦,一定是我自己哪裡做得不夠/不到位,是在告訴我學習的禮物是什麼
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我如何可以生活得更好
2 盡其所能的不發作到外在世界
破壞人際關係/破壞身心健康/破壞事業財富
3 找到適當的方式釋放/發洩(成熟生產)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跑步/唱歌/活力靜心
4 給自己內外在的時間/和空間
內在整合:擁抱內在的小孩
外在流淌:凍結的孩子可以釋放一部分
允許自己時間和空間處理
5 歸零的學習力
謙卑的/空杯的狀態
6 學會買單
我為自己的人生負起100%的責任
7 決策的優先順序


面對現實的問題有些解決
祝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c92270b63964702b7fe792401ae8df2\

樂培心理張老師


心態不好的人最害怕的是刺激。一旦刺激,容易走極端。就算你是懷著好意想安慰他們。但是要記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個詞不當都會變成火上澆油。而對於心態不好的人的建議是面對困境要學會緩解!先放一放!死不了人的!人的思緒會不斷升級的,在放一放的這段時間裡,你一定會想到很多如何解決困境的辦法,從中篩選出最穩妥的方案。


最多喝2兩


是這樣的。因為心態不好的人容易走極端,看問題比較消極悲觀。只有心態平和才能冷靜理智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德悅晴心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喪失理智是結果,心態不好是思維境界不夠高,改變思維,找到應對困難的方法,找到根本源頭,就會有更好的結果了。


有友商訊


我認為是的,心態不好,對事物和人的判斷就容易偏激,產生不理智的想法,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


鄺樂樂


容易更悲觀吧 建議找人傾訴一下 憋在心裡時間久了 沒準就極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