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1963年,冷军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他没有经受过正统的绘画训练,只是对画画很感兴趣,父亲便找了一位美术老师业余指导他。冷军回忆说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对着练习册画画。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父亲在一处电影院工作,电影院经常张贴海报,后来冷军就去看那些海报,先记住一个部分,再回家把这个部分按照脑海中的样子画出来。有时候突然哪个细节忘记了,他就会跑个十几分钟回到电影院再看仔细,而不愿随意画上。也许,那个时候在冷军的思维中,就已经有了写实主义的影子。

如今,冷军是我们国家超写实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一幅画可以被拍出天价。但是人人都只看到他的作品如此价值连城,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冷军作画时的热情与严谨。相反,倒是有不少人质疑冷军。就如同他在学习的时候,导师告诉他的,如果选择超写实主义,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超写实画派不是如今的主流,很可能要面临长期的质疑。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冷军顶着高度近视的视力,一作画就是连续好几个小时。他的作品逼真得如同照片一样,比如他的代表作,以妻子为模特做出的《小姜》,就拍出了7015万的高价。在这幅画作中,女子的神态安静、含蓄,她身着绿色毛衣,冷军甚至将模特的肌肤纹理,头上的一些碎发,还有毛衣上的线球都画得像真的一样,似乎伸手就能感受到。

当然,他受到质疑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此,有的人说,如此逼真的画作有什么意义?想要逼真,用相机记录就是最好的,何必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经历来画画呢?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如果说想要从冷军的作品中看到更直观的思考与价值,那么《世纪风景》系列就是绕不开的作品。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就迅猛发展。可是,钢筋水泥取代了红砖绿瓦,蓝天白云也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这是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冷军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创作。

“干裂”与“枯竭”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不就是工业革命光鲜的背后,人类需要面临的景象吗?冷军以我们熟悉的世界地图为载体,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早在几年前,冷军还有一些类似的引人深思的作品,其中《文物》、《丰碑》都是代表作。其中《丰碑》描画的是一个生锈的发动机,被泥土包裹。发动机是工业革命的象征,被泥土包裹、生锈等元素就是冷军思考之后的艺术加工,也就是在人们的思维中被抛弃的很多东西。人们借助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飞速发展,因此,发动机就是这个时代的丰碑。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世纪风景之三》在一场拍卖会中拍出了4370万的天价,这也是冷军创作生涯第一次达到这样的高度。在作品中,一件件色彩鲜艳的儿童玩具被钢筋水泥包裹,被砖石瓦砾压在下面。那些玩具代表的是弱小的人类,而钢筋水泥、砖石瓦砾等元素依然是工业革命的代名词。这件作品让人们思考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们是如何的弱小与无助,生活受到了怎么样的影响。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世纪风景之三

作品同样是世界地图为背景,这部作品也叫做《地球》。有的人拿出放大镜来观察这部作品,发现这幅画上全是“垃圾”。这并不是冷军创作得不严谨,而是他过于严谨的表现。使用放大镜,我们就能看到儿童玩具受到挤压而破损,看到钢筋水泥变得黝黑生锈。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确实是谁都用不上的垃圾。但是,这不就是悲壮的世界倒影吗?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冷军创作的时候,一幅画需要连续画上几周的时间。在绘画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需要重头开始。而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痛苦,也是最有趣过程,就是创作思路与寻找灵感的过程。

冷军画了一张世界地图卖出四千万,网友不理解,专家:放大仔细看

比如一个梦境可能就会启发他的创作灵感,有时候梦中的灰暗正是他激发灵感的重要途径。或者是一些社会新闻事件,比如之前韩国一座大厦倒塌,这样会让他思考生命之渺小,进而运用到创作中来。他的作品引人深思,让人对于社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