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

連於慧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但絲毫無損中國半導體制造大舉投入的熱情,日前繼 CIS 芯片設計公司格科微將在上海建立 12 寸廠,業界傳出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可能會參與日前浮出檯面的廣州南沙 8 寸和 12 寸 IDM 晶圓廠項目。


問芯Voice 詢問張汝京本人是否將參與廣州項目?目前正坐鎮青島廠的張汝京獨家回應問芯Voice 表示,“考慮當個掛名的顧問。”

張汝京也對廣州南沙項目的團隊背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他指出,這批團隊人員主要來自海外,包括美國、歐洲、臺灣、日本等地的行業高手齊聚,預計 4 月份會正式對外公佈細節。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張汝京:從未疲憊創業路

張汝京 2000 年在上海成立中芯國際,當年號招海外 400 名大軍一同創業,為今日中國晶圓代工產業奠定基礎。

隨著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陷入漫長的營業秘密官司訴訟案,最後臺積電要求和解的條件之一是張汝京必須要離開中芯國際。他便於 2009 年退出中芯的經營,之後待過 LED 產業,後來一度到大硅片供應商上海新昇擔任總經理。

當前,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張汝京又做下一個重大決定,他放下過去擅長的晶圓代工路線,重新為中國開創 IDM 模式,成立芯恩集成 IDM 項目。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業界非常欽佩張汝京在國內半導體產業中,始終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願意為 “中國芯” 不斷奉獻畢生經驗與傳承後輩。

只是,張汝京到青島至今快兩年,雖然該項目持續推動著,但一直傳出政府的支持度“猶疑不定”。因此,前一段時間業界傳出他的團隊到廣州南沙進行評估,讓業界揣測他是否有另起爐灶的打算。

若他未來在廣州南沙的項目上,是先掛名 “顧問” 角色,可能是還不想這麼快浮上臺面,畢竟他仍是肩負著青島項目的推進,但廣州南沙項目有張汝京的“輔佐”,自然是難掩光芒。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寧波、廣州、青島,芯恩一路波折

根據廣州南沙區政府披露的消息,在該處成立的公司將從事集成電路研發生產,以 IDM 模式建設年產不少於 30 萬片的 8 寸晶圓生產線及年產不少於 5 萬片的 12 寸晶圓的生產線,預計 18 個月內建成廠房並投產。

更重要的是,該處競得人的核心技術團隊須具備實現 40nm、28nm 芯片的技術能力,具有建設運營不少於 5 座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工廠的經驗。


張汝京領軍的芯恩集成在創立初期也一直想在廣州落地,當時芯恩是鎖定青島、廣州兩個據點同步開發。

芯恩在 2017 年時曾與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預計投資 68 億元打造 IDM 項目的 8 寸和 12 寸晶圓廠,只是雙方簽約之後,就沒有進一步發展和消息了。

在廣州之前,芯恩也考慮過在寧波建廠,但後來廣州、寧波的項目都無疾而終,經過一番折騰後,張汝京最後將芯恩集成的重鎮落地在青島。

張汝京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指出,因為 IDM 模式在青島是很合適的,因為青島有很大的智能家電產能,需要很多芯片,另外還有新能源汽車的工廠也在山東,未來這些都是潛在的合作對象。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CIDM 模式在中國將崛起

被稱為 “中國半導體教父” 的張汝京是從晶圓代工 Foundry 模式起家,已經年過 70 歲的他,步入了所謂 “從心所欲不逾矩” 的年紀後,為什麼會開始從 Foundry “逾矩” 到迥然不同的 CIDM 模式?

所謂的 IDM 模式是指集芯片設計、製造、封測等多個環節於一體,例如三星在 DRAM/NAND Flash 芯片就是典型的 IDM 公司,英特爾的 CPU 芯片也是,都是自己設計兼製造。


早期 IDM 模式非常盛行,有設計能力的半導體都向往要有一座晶圓廠,沒有公司甘於做 Fabless。當時半導體產業的名言是:有晶圓廠才是真男人!

終結 IDM 時代的企業就是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出的 Foundry 純晶圓代工模式,成功扶植全球重量級的 Fabless 公司崛起,像是高通、Nvida、AMD、博通等,從此之後 Foundry+Fabless 就成為半導體產業的主流。

IDM 時代的光環褪去後,目前僅剩下三星(DRAM+NAND Flash)、英特爾(CPU)、東芝(NAND Flash)這些少數的半導體公司得以繼續 IDM 模式。


可以看出,IDM 模式比較適合標準化的產品,像是 CPU、DRAM、NAND Flash 就是屬於高度標準化、商品化的芯片。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張汝京投入的 CIDM 是指 Commune IDM,就是共有共享式的 IDM 公司,他認為這是中國半導體制造的另一個希望之翼。

有別於數字芯片追求極低功耗、晶體管的數量要多、線寬極小,適合在臺積電這類的半導體廠推進至高端的 7nm/5nm 工藝技術,模擬芯片是特別適合 IDM 模式。

模擬芯片不需要最高端工藝,但對技術非常敏感,需要設立固定參數,因此通常是設立一條專門的生產線來製造這類產品,因為晶圓代工廠也不可能為了某一類的小訂單量產品,而去開發新的工藝技術來配合。

這類芯片產品以 IDM 模式生產,比現在 Foundry 模式適合。例如 5G 通訊中用到的氮化鎵(GaN)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這種高功率芯片的供應商如 Skyworks、Qorvo 也都是 IDM 公司。

一般 IDM 公司需要有很龐大的芯片設計團隊在背後支持,估計至少是 1000 人以上的團隊。

不過,短期內集結這樣龐大的設計研發團隊難度十分高,因此,才會催生 Commune IDM(共享共有 IDM)這樣的概念出現,也就是找不同的設計公司一起加入共享產能。

另外,像是車用電子芯片也蠻適合 IDM 模式,根據需求量身定做芯片,由車廠和半導體廠跨界合作,包下一條生產線專門做相關芯片。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廣州後起之秀,IDM廠陸續進駐

這幾年半導體制造行業在各個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幾乎成為遍地開花。

芯謀首席研究分析師顧文軍指出,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很擔心政府可能會把建設半導體產業上的錢轉移或減少,但現在看來還是遍地開花。他也開玩笑指出,“政府太有錢了,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半導體制造最早的據點當屬上海,再來還有北京、深圳等,這幾年武漢、合肥、南京、廈門等 “芯片之城” 陸續崛起,廣州雖是後起之秀,但非常積極。

中芯國際創辦人張汝京或將揮軍南下,“輔佐”廣州12/8寸廠項目

目前廣州在半導體制造的代表作當屬粵芯,其首席執行官陳衛早期任職於華虹宏力副總裁,身為廣州人的陳衛選擇故里再出發,地緣上有著特別的情感與意義。

粵芯於 2017 年 12 月在廣州開發區中新知識城設立,是一座虛擬 IDM 廠,更是廣州第一條 12 寸芯片生產線。

粵芯計畫打造月產能 4 萬片的 12 寸生產線,產品包括微處理器、電源管理芯片、模擬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朝物聯網、汽車電子、人工智能、5G 等應用的模擬芯片佈局。

如今廣州又將加入新的 IDM 廠,且可能是由張汝京親自 “輔佐” 和“督軍”,相信會讓廣州成為中國半導體制造的另一個重要據點,或是中國的 IDM 重鎮,預計也將讓當地芯片設計公司和供應鏈更為聚集和活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