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二戰中,美軍士兵的鋼盔上,一定要套個“漁網”?

美國軍隊正式使用鋼盔這件事,在時間上,相對於歐洲國家,要晚上不少,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後進者。可能是因為美國偏居在美洲,自南北戰爭之後,就沒有再大規模打仗了,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老牌帝國的士兵,一個一個都已經開始大規模列裝鋼盔,進行自我保護之後,美國這邊則一直都難有動靜,帽子依舊是以保暖、裝飾為主的氈制軍帽。

為什麼在二戰中,美軍士兵的鋼盔上,一定要套個“漁網”?

直到1917年,美國正式宣佈參與戰爭,必須擔當起派駐大量士兵,前往歐洲戰場的責任之時。

美國高層為了讓自己士兵死亡率稍微可以降低點,才注意到了“帽子”的問題。而立馬設計,在時間上,又趕不上部隊出征。

於是美國人用了個“借”字,他們借用了英軍的M1915型鋼盔,這種鋼盔有著典型的“鍋”形狀,看著傻傻的,不過從性能上,相對氈制軍帽,更能抵擋住流彈了。

為什麼在二戰中,美軍士兵的鋼盔上,一定要套個“漁網”?

但是英國人的這個帽子,由於直接靈感,依舊沒有逃脫“拿著鍋頂頭上,戰地廚師保住性命”的創始故事,在人體功能上,是有很大的欠缺處,僅強調能防住就好,頭和鋼盔內部的緩衝處,體驗感卻極其的不好。

造成頭頂這個鋼盔,簡直是頭頂巨石的活受罪。所以美國士兵在戰場上,稍微有休息的間隙,都會把鋼盔取下。

基於這種無奈,美國本土是想盡辦法改進,先後經歷2號試驗型,5號試驗型,5a號試驗型,最終在戰爭末期,得以研發出了M1917A1鋼盔,這個鋼盔最大優勢,就是讓鋼盔內部的皮革襯墊更加優質了,緩解士兵佩戴後的不舒適感。

但是M1917A1鋼盔只是改進,緩解了士兵的不適應,沒有徹底解決鋼盔佩戴不舒服的問題,直到1941年M1鋼盔開始正式列裝,問題才隨著設計的進步而好轉。

為什麼在二戰中,美軍士兵的鋼盔上,一定要套個“漁網”?

M1鋼盔從外形上看,它從鋼盔傳統的“鍋狀”變成了“碗狀”,內部的襯墊,在設計之時,被賦予可以調節的功能,如此一來,不同頭型的人,不再必需去硬擠標準碼了,解放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頭部擠壓力。

當然M1也並非是完美的,他的重量較重,戴久往往都會有壓迫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影視劇中,美軍士兵,在實際操作中時,往往都不會把護鄂繫上,以此保證自己隨時可以減壓。

為什麼在二戰中,美軍士兵的鋼盔上,一定要套個“漁網”?

至於鋼盔上面的“漁網”是什麼?他的作用是什麼?小袁回答2個字“偽裝”,“漁網”被人稱呼“偽裝迷彩”,主要的偽裝手段,分為了2個。

第一個是做加法,網子的存在,可以方便士兵在叢林中時,能夠很是方便的將葉子、樹枝插在頭上,強化自身的隱蔽性。

第二點則是做了一個減法,減少被發現的幾率,鋼盔是鋼材質的,雖然塗抹了綠色顏料,但是若遇到強光,依舊可以反光,而這極有可能要了士兵的命。

“漁網”的存在,即可以減少可反光面,進減少反光的幾率,提高士兵不被發現的幾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