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漢罵”?


前一段時間,微信上出現了幾段“漢罵”視頻。”漢罵”就是用地道的武漢話罵人。有罵物業的,有罵超市的,也有在方艙醫院罵人的。在全國人民都在救援武漢的情況下,一邊是那麼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們在為武漢獻身,另一邊卻發出這些極不和諧的聲音。對此,我做為一個武漢人,對此表示感慨頗多。


有一個人罵超市的菜貴,而且是AB套餐。在這非常時期,菜貴一點,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只要不是太過分,都是可以理解的。超市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會比平時大多少倍,因為要分袋打包。一個超市周圍一般都有好幾個小區,成千上萬人。如果每家都要按自己的要求買東西,那再多的人也忙不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實行套餐反而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而且超市的工作人員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出來加班加點的上班,為市民提供服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還要苛求?


還有那個在方艙醫院“漢罵”的,她嫌菜不合口味,有人看不過去說了她,她就罵起來了。一個方艙醫院,動輒幾千人,這麼多人的飯菜,而且還要一日三餐,不僅要做,做好了,還要打包、運送。這個飯菜有的吃,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多工作人員在這種疫情爆發的情況下,還堅持為方艙醫院的病人和醫務人員做飯做菜,難道他們就不怕嗎?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現在有些人的行為完全背離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讓我們重拾這些美德。其中老子的《道德經》就能給我們很多的智慧和美德。


如果這些人都來學一下《道德經》,情況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道德經》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就是說聖人沒有固定的想法,以滿足老百姓的想法作為自己的心願。我們雖然都不是聖人,但是我們學習《道德經》,就是要學習聖人的言行。對於一般人,“老百姓“就是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我們為人處世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多考慮別人的利益、需求、想法,難處。如果想到了這些,怎麼罵得起來?之所以罵,還罵得理直氣壯,還認為自己百分之百的有理。人人都認為自己有理,真的有理嗎?

現在電視臺有許多調解類節目,連親人之間都這麼難以相處,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人們不會”以百姓之心為心“。只要我們學會了這一句就能解決非常多的矛盾。這樣夫妻之間和睦了;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融洽了;兄弟姐妹之間親近了;朋友之間友愛了;鄰里之間理解了!


把《道德經》裡這七個字做到了,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是另外一個模樣。人只有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裡,身心才能夠健康。如果大家都去做到這七個字,哪裡還有什麼“漢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