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的丈夫:他说有应酬,我却亲眼看他进了旧情人家门

撒谎的丈夫:他说有应酬,我却亲眼看他进了旧情人家门

秦淮碧要嫁给蒋山青了,这桩婚事掺杂了很多原因,但绝不会是因为蒋山青喜欢她。

1

秦淮碧喜欢蒋山青,从小就喜欢。

可蒋山青有自己喜欢的姑娘,不是秦淮碧。

他喜欢的姑娘叫陶仪,是一众公子小姐里最出挑的那一位,不仅容貌生得好,嗓子也是万里挑一的。

幼年上学堂时,每次有什么歌唱朗诵比赛,蒋山青和陶仪就负责在台前光鲜亮丽,而秦淮碧就负责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椅上一脸痴汉地看着蒋山青。

“啧啧啧。”傻气的小姑娘穿着花纹复杂的米白色小洋裙,蹬着锃亮的酒红色圆口小皮鞋,一边鼓掌一边流口水。

那时,她便想,“秀色可餐”大抵说得就是蒋山青和陶仪这种人。

想着想着她又开始难过,明明是她先认识蒋山青的,可为什么跟他出双入对的人却又是陶仪呢?

2

秦淮碧记得,她第一次见到蒋山青应当是七岁。那个时候是冬天,她记得很清楚。

秦重在大厅候客时,不经意间瞥见了她的鹅黄色小袄,就将藏在翠绿屏风后的秦淮碧揪了出来,抱于自己膝上。

秦重敲了敲女儿的额头,连眼角都是快要溢出来的盈盈笑意。他说:“阿碧在瞧什么呢?说来给阿爹听听。”

院外是纷纷扬扬的小雪,她顺着视线望过去,竟发现连树的枝桠上也铺满了白蒙蒙一层,倒颇有一番不同于平日的清冷。

“吱哑”一声,抱着一小束红梅的小郎君推门而入。红梅白雪,如画少年,惊艳了她的眼,也惊艳了她此后所有的岁月。

紧接着,轻微的一声咳嗽将愣神的秦淮碧拉了回来,入目是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男子,岁数跟她阿爹应该差不多,只是比起来,少了一丝英气,多了两分温柔。

“犬子无理,让秦兄见笑了。”

“哪里哪里,令郎倒是颇有几分你的风采。”

秦重把秦淮碧轻轻放在地上,自己再从椅子上起来,拉着阿碧缓缓走到那对父子跟前,然后蹲下指着小少年对秦淮碧说:“阿碧,这是你蒋哥哥。”

少年自知刚才无理,此时正躲在他父亲身后,只探出了一个脑袋。

“阿碧吗?你名字可真好听,我是蒋山青。”

3

相熟之后,阿碧私下总是偷偷问蒋山青,那个时候为什么会选择送一束红梅给她呢?

彼时,小小少年歪着头说:“阿碧,冬天的红梅傲霜凌雪,很美。我想,秦家的小丫头应该也是很美的。”

可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秦淮碧都快要忘记了。

后来,蒋山青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阿碧,你是个好姑娘。”是啊,是个好姑娘,却不是他喜欢的姑娘。

少女愚钝,只知道自己见了他就心里愉悦,却不清楚别人是否也存了同样的心思。

那个时候,秦淮碧总是跟在蒋山青后面。

先生授课时,她就爱坐在后排偏着头看他。就连老师走到她跟前,她也浑然不觉,只知道一个劲地傻笑。

先生虽刚正,脾气倒也还好。只会让阿碧站起来复述一遍他刚刚说过的话,若是阿碧不知道啊,他也只会摇摇头,再叹口气,反正就那么一回事,阿碧是深谙此道的。

蒋山青还总是因此打趣她来着。他说:“阿碧,你知道先生为什么不责罚你吗?因为啊,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

阿碧恼得紧,又怕蒋山青看透她的小心思,便作势要去打他,可放在心里的人,又怎么真的下得去手呢?

不过有次上国文课时,秦淮碧倒是难得认真了一次。先生讲的是元朝诗人萨都刺的《满江红·金陵怀古》,这首诗其实很长,而且很悲哀,寓意也不大好。

但秦淮碧却将一整诗都背了下来。只因为诗面里有一句:“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他们之间再没有旁的人了,这委实让阿碧很开心。

可后来,阿碧才知道,她和蒋山青之间还隔了一个陶仪,任凭她再怎么努力也跨不过去的陶仪。

4

陶仪是个有想法的姑娘,大概她也是真心实意地喜欢过蒋山青的。

只是,情爱哪有名利重要,她想活得光彩四溢,她想被人捧在手心,她想有挥霍不尽的金银,所以,注定她会弃了蒋山青。

一张去往国外的船票,是一个人的洒脱,两个人的痛苦。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蒋山青的眸子不再澄澈透亮,身旁的女子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夜夜流连于舞场醉生梦死。

秦淮碧知道蒋山青是心里难过,可看着他这样难过,阿碧心里也不好受。

她跑去问秦重,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忘了另一个人。

秦重心疼女儿,眉眼间俱是藏不住的疲倦和哀戚。

他说:“阿碧,爹也想知道这个答案。这样,我宠在手心的小姑娘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求解无果,她甚至怕蒋山青会想不开,日日跟在他身后,就像小时候一样。

有一次,蒋山青醉酒后伏在路灯下呕吐。

橘黄色的光线打在他脸上,瘦削的脸庞看得秦淮碧心里一紧。

她在心里问自己,阿碧,你怎么就喜欢上了他呢?

大概也是没有原因的,不觉间手拂过脸颊,己是两行清泪落下。

眼看前面的人影就快要倒下去,秦淮碧急急跑前去扶住了他。终是忍无可忍,她抬手给了蒋山青一个耳光。

她逼着他看着她,将多日以来的委屈怨怼通通倒了出来。

她说:“蒋山青,陶仪她不喜欢你。你这般情深,又做给谁看呢?”

蒋山青微微愣神,良久才缓缓出声:“阿碧,对不起。”

5

秦淮碧真正走进蒋山青心里,应当是在陶仪去往英国的第三年。那个时候,也是冬天。

银装素裹的宛城分外美丽,下一场大雪,似乎就掩盖了所有的血腥和肮脏。

蒋家的生意出了纰漏,新运回的烟草里被人发现藏了整整十二吨的鸦片。

偏偏新上任的宛城督军是个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主,生平最恨这种坑害同胞,牟取暴利的龌龊勾当。

不过短短两天,蒋家负责此次烟草采办和交接的人就全都被抓了起来,其中就有蒋山青。

秦淮碧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修剪院子里的红梅,它开得极好,一如当年蒋山青送她的那一小束一样艳丽张扬。

阿碧心一颤,捻着一枝红梅的手指就撞上了锋利的剪刀刃,磨出一条红印,火辣辣地疼。

不行,蒋山青虽然莽撞,但这种事情是绝做不出来的。这边心急火燎,又听闻狱中折磨人的手段不少,秦淮碧一连好几天食不下咽。

她觉得那个她相识于幼年的人,她应该要救他出来。

期间,秦淮碧去看过蒋山青一次。

她说:“我会救你的,也会救蒋家。”

简简单单一句承诺,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

是秦淮碧四处求了商贾联合为蒋家求情,其间有人冷眼相待也有人对她动手动脚,但只要一想到蒋山青,她就能咬咬牙坚持下来。

她还记得有一位富商的女儿不忍看她如此劳累奔波,在给她递水时还轻声询问她来着。

“姐姐,你就这样珍视他吗?珍视到不顾尊严不顾脸面?”

是啊,秦淮碧珍视蒋山青,珍视到不顾尊严不顾脸面甚至不顾姓命。

光有求情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证据,只有找出谁是真正的罪人,才能免除对蒋山青和蒋家的责罚。

其实阿碧很蠢,幼时连背一篇古文都觉得甚是困难,可如今考虑事情却是如此详略周全,大抵也是真的爱惨了蒋山青。

也是秦淮碧仔细核对账单,亲自去了交接处寻找证据才于细微之处觅得了端倪。

真正利欲熏心的人是蒋山青的堂弟蒋涯。

在去端州取证的时候,秦淮碧差点死在和蒋涯互相勾结的人的枪下。

只是,这些她不会告诉蒋山青。

那时,她还是有几分期许的,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她想,或许经此一难,她和蒋山青之间会有不同。

6

蒋山秦出狱时,刚好是除夕夜。

秦淮碧不禁有些觉得恍若隔世,这几天过得委实是太过漫长了,长到她害怕,长到她不敢面对。

她看着身侧的人,缓缓又落下泪来。

“阿碧,你哭了。我记得自幼时起,你便是个小哭包,就连蔡家铺子里的梨花小酥卖完了这种小事你都要哭上一哭。你瞧,我该拿你怎么办才好?”

“这几日我想了很多,老是想到我们小时候。那时,你很是顽劣,上课又不爱听讲,极爱与人玩闹。我记得有次顾淮生说你是个小夜叉,结果隔天他的课本就被扔在了臭水沟;还有一次,忍无可忍的先生让你去外面罚站,结果你追着一只小橘猫跑了一上午,满头都是大汗……”

“你呀,还老是喜欢把心思花在旁的事情上。放风筝春游这种事才是你最最上心的,还总想着要好好出一出风头,每次都要穿你的小花裙子。”

“……”

秦淮碧默不作声,心里却是一动,原来这样的小事他还记着啊。

哪里是想出什么风头啊,不过是想从陶仪身上分得他两三分目光罢了。

只是这些隐晦的小心思啊,蒋山青从来都不知道。

“我们结婚吧。婚礼你想办中式的还是西式的?”

7

秦淮碧嫁给蒋山青的时候是在来年春日,

大概这份婚姻掺了些感恩报答之心,也可能是出于良心不安,也可能是由于父辈施加的压力,但绝不会是因为蒋山青喜欢她。

这一点,秦淮碧知道得很清楚。但她拒绝不了,因为他是蒋山青。也只因为他是蒋山青,是秦淮碧心里的蒋山青。

秦淮碧选了中式婚礼,她自认识蒋山青起就没有一日不幻想着自己身着凤冠霞披嫁给他时是何种模样。

行过六礼,拜过高堂,阿碧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

十几年岁月变迁,秦淮碧的心境也不复从前简单无忧。她发现父亲和蒋伯父的头上也添了不少银丝,哦,不,不是蒋伯父,如今也应该改改称谓。

世道不太平,忧心事经历得多了又有谁能够不体现在外观上呢?

8

婚后,蒋山青待秦淮碧很好,珠宝首饰、胭脂水粉都没有亏待了的。

但阿碧最喜欢的东西却只有两样。第一样是蒋山青带她去新做的一身白底红梅的绣花旗袍,穿着她身上更是平添了几许韵味。本就是个妙人儿,自然叫蒋山青多看了几眼。

那是三月前的事了,宛城城南新开了一家裁缝铺,听说手艺精巧,得了不少太太小姐喜欢。秦淮碧也是无意中提了一提,却在某日午后被蒋山青硬拉着说要去做一件。

暖暖的日光映在蒋山青身后,依旧是俊朗英气的模样。他朝着她笑,浅浅的梨涡让人心神一晃,竟让阿碧生出恍惚之感,这样的美好似乎太不真实了呢?

做旗袍的是个面善和蔼的女师傅,也有一把年纪了。秦淮碧记得,她挽着蒋山青的手臂甫一进入裁缝铺,阿婆就刚好仰起头对她笑了笑:“夫人是来做旗袍吗?想要个什么样式的?”

秦淮碧望着蒋山青笑着回答道:“是呀。我想要做一身绣着精致红梅的白色旗袍,因为年少时有人送了我一小束红梅,就让我把他放在心上了许多年。”

第二件物什是一张黑白照片,是初结婚后秦淮碧央着蒋山青去照的。

那时,她想的左不过是有这么个东西能够日日瞧着,倒也能叫自己确信秦淮碧已经嫁给了蒋山青这件事。

其实蒋山青原本不喜欢这些西洋人传进来的东西,但看着秦淮碧一脸的憧憬向往,他竟也鬼使神差地同意了。

照片上的秦淮碧笑得开心明媚,一如从前。照片上的蒋山青笑得局促腼腆,也一如从前。

那大概是他们最好的时光了。

9

即使是现在,秦淮碧回忆起来都会整个人变得柔和起来,连嘴角都会不自觉上扬。

她想,如果她能自欺欺人,那么这一辈子也能这么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地过下去。但这太悲哀了,不是吗?

当初,是因为陶仪的选择她和蒋山青才有可能,可如今陶仪回来了,便就都该是她的了吗?这不公平啊!

秦淮碧初次发现不对劲时,是在蒋山青的言辞闪烁间。

他说:“有留洋的朋友回来了,我想去看看她。”

“好。”那时,秦淮碧就已经猜到是陶仪了。

其实她是想拦着他的,可一直被蒋山青藏在心里的人,她又怎么才能拦住他不让他去见她呢?

她穿上外套,换了鞋子,就急急忙忙跟在蒋山青后面出了门。

人啊,总是这样,明明已经猜到了会是怎样的情意绵绵你浓我爱,却还是想要再亲眼去看看这残酷现实。

可除了给自己找些不痛快,又能怎么样呢?

秦淮碧看着眼前的车子一路小拐,到底是进了陶家老宅。

10

如今的陶仪不同往日,本就是人间绝色,气质出尘,又因在国外进修学习了这么些年,甫一回国就被影视公司相中做了明星。

大抵也算是圆了她想要在人前活得光鲜亮丽的梦。

可当时既然弃了,又何必再回来惺惺作态呢?

蒋山青唯一能够给她的,也就只有利用蒋家的人脉和钱财去抬一抬这昔日的旧情人。

这些,都没什么。街头巷尾的太太小姐暗里明里嘲讽她留不住男人,她也并不曾放在心上,只是敛了性子做出一副清心寡欲的样子,倒真真像是忘记了她还有这么个丈夫。

可表面上看着云淡风清,心里倒底也还是难过的。

就像是做的这一场美梦,临了,竟发现溺于其中的只有她一人。

这么多年的付出和陪伴,竟还是比不上旧情人的一句问候,一个浅笑。

情之一事,可真是消磨人。

11

世事无常,真正压跨秦淮碧的,是秦重突如其来且又来势汹汹的风寒。

她甚至都不敢相信,那个躺在病床上行将就木容色疲倦苍老的人是她的父亲。

是昔年在杏树下抱着她轻唱歌谣哄她入眠的父亲;是从前教她画画下棋陪她放纸鸢的父亲;是她每次打架闯祸后替她清理赔罪道歉的父亲……

秦重是真的重情,芸娘福薄,跟着他一生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家境富裕起来,临了,留下了一个阿碧就撒手而去。

如今,秦重仿佛又看见了妻子坐在房间里正绣着阿碧的小手绢,眉目温慈又娴静淑良,抿在嘴角的浅浅弧度是他此生见过最好看的风景。

他将泪流满面的阿碧唤至跟前,试图抬手擦干秦淮碧的泪痕。试了几次都使不上力,最后却也只能牵强地扯出一个笑。

“阿碧,你别哭啊。爹爹是要去见你阿娘了,这是好事啊。她素来是极爱美的,你说,也不知道我这衰老破败的样子她见了是否还会喜欢。我其实挺害怕的,嘿嘿。”

“你和蒋山青的缘分是浅了些,若是……,罢了,你好自为之吧。”

秦淮碧知道阿爹想说什么,若是她活得不那么通透,或许她和蒋山青之间还是有可能的。

那算什么呢?是怜悯吧。

12

半月后,秦重还是去了。

秦淮碧蓦然就觉得很冷,这世间大概就只剩她一个人了。

她回蒋家,走的是蒋山青迎娶她时花轿所走的那一段路。如果人生能像路一样重走,那她还会选择再嫁给蒋山青吗?

大概还是一样的选择。

是夜,她做了许多小菜,还温了一壶小酒。

加热多次后,她终于等回了蒋山青。

她看着他,缓缓出声:“这么些年,终究是我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陶仪在你心里的分量。如今,左右我孑然一身,不妨就把自由还给我吧。”

似是终于做出决定般,秦淮碧叹了一口气:“蒋山青,我们离婚吧。”

“阿碧,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再给我一点时间。”蒋山青似乎被秦淮碧的话所震惊到,一时竟再也说不出别的话。

“哦,是吗?”秦淮碧抬起头望着他,眼睛里毫不掩饰鄙夷和嘲讽。

视线那端,是她自幼时起就放在心尖尖上的人,是她满心期许想要嫁的人,是她自以为是的良人,可如今,怎么就走到这个地步了呢?

13

蒋山青没有同秦淮碧离婚。

阿碧想,大概是同情她孑然一身无人可依吧,亦或是旧年恩情不得释怀。

自那以后,她不再满心期许地盼他回家,不再将饭菜一遍又一遍加热,不再日日抚摸着白底绣梅的旗袍和黑白照片出神落泪……

依旧是恬淡温柔的模样,不过,冷漠和疏离却是从骨子里散出来的。

有次蒋山青挡住她的去路,她也只是端了一个没有丝毫差错的笑,轻轻淡淡地问了一句:“蒋先生这是要做什么呢?”

蒋山青气极,紧握的拳头上青筋突起。最后,努了努嘴,什么也没说,只侧身给她让了路。

此后也再没唤过她阿碧,似是小孩子玩闹赌气般,只一口一个秦小姐。

秦淮碧学会抽烟也是那个时候。看着一圈又一圈的烟雾,她似乎觉得很快乐,似乎就能忘了现实生活中的烦忧。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他们成亲后的第六年,昔日辉煌璀璨的明星陶仪转眼就入了狱。(原题:《山青不见淮碧》,作者:江羡鱼。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 ,看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